「大余交警」暑期将至,孩子放假,安全不能“放假” !

在暑假来临之际,家长和老师最关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很多老师和家长呼吁,学生放假,安全不能“放假”。那么,学生假期里,哪些安全问题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危险,学生家长又该注意哪些安全隐患?我们逐一进行解读!

一.交通安全

暑假到来,孩子们没有了学校的束缚,经常会单独或结伴在街上闲逛玩耍,而暑假天气炎热,每个人都会有些心浮气躁和脑热眼昏,尤其是汽车司机。孩子在街上玩耍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家长要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要钻越、跨越人行护栏或道路隔离设施,文明出行:不搭乘无证无牌照车辆,不驾驶摩托车和超标电动自车,防止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游泳安全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孩子都会想要游泳解暑,而暑假非常容易发生儿童溺亡事件,主要原因就在于孩子安全意识薄弱,父母监护不够。据了解,全国每年在暑假都有很多孩子溺水,平均每天有约40名溺亡,而其中68.2%为小学生。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遇到紧急情况要智慧救援,立即大声呼救、寻求成人帮助。

三.用火用电安全

很多孩子在暑假都是单独在家,没有大人的看护,孩子使用煤气经常会发生意外,夜间使用电蚊香忘关,电器或线路温度过高引起漏电或电火,还有冰镇饮料或冷冻食品解冻后的水流入开关上,还有孩子经常用湿手接触电源等,都有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家长一定要注意防范,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

四.乘车安全

孩子在假期有很多时间旅行或外出,乘车安全也是孩子的一大杀手。交通事故、中途走丢、车站被拐、车厢内闷死等都直接威胁到孩子的安全。暑假也是人贩子活跃的时期,因为孩子的看护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人贩子有机可乘,一不小心,孩子就有可能被拐走。家长要加强监管,给孩子做好这方面的安全教育。

五.食品卫生安全

夏季是各种传染病易发的季节,因此要做好各种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不吃假冒伪劣食品,不吃地摊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六.基本社会安全

不交往不文明青年;不加入不健康组织,遇到不法分子敲诈,及时向家长或身边的大人求救。节假日学生单独在家要提高警惕,不要为陌生人开门,不随便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信息。警惕不法分子敲诈、骚扰等。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要在冷静自救的同时拨打父母电话或急救电话求救。

每年暑假都是孩子们的一场考验,各种安全潜伏在孩子周围,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在此提醒各位父母一定要小心身边的一切不安因素,让危险远离孩子!真正做到,孩子放假,安全不“放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