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可成才,期待江蘇教育開出朵朵絢麗花

  7月27日,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江蘇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在規劃藍圖裡,到2020年,我省教育基礎性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群眾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緩解……

人人皆可成才,期待江蘇教育開出朵朵絢麗花

  教育話題不僅事關公民個人未來,也關係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甚至是家族的前途。作為一個江蘇人,一個曾經的學生,一個現在的學生家長,對江蘇教育、教育改革、教育發展有太多的話要說。接下來,就簡要說幾點看法,也可以說是建議吧。

  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應實現均衡、公平分配。全國範圍內都有這樣的一個現象,鄉鎮農村學校學生數量每年都在減少,學生減少有自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人為因素,流失的學生都向城區學校集中了。家長們為什麼願意費心費力費錢把孩子送到離家更遠的城區學校,舍卻離家很近的鄉鎮農村學校?原因無他,無非是城區學校辦學質量更好,孩子未來更光明。事實上,鄉鎮學校硬件實施這些年得到很大改善,但和城區學校相比,差距依然明顯,有的不是在縮小,反而在擴大。政府部門在分配教育資源時,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應本著恰當、公平、合理的原則,名校和普通學校(尤其是鄉鎮農村學校)一視同仁,讓各個地方和學校的學生都可以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有可能的話,優質教育資源還可以向鄉鎮學校傾斜,打破鄉鎮學生逐漸向城區集中的現象。

  應該堅持“因材施教”。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張“因材施教”,自古以來中國的教育界賢達都遵循這個傳統。近年來,教育部門在管理形式上抓得很嚴格,比如一刀切禁止學校分快慢班、不允許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搞成績排名、不允許宣傳中考高考狀元等,在管理內容上卻乏善可陳。為什麼不可以分快慢班?將學習刻苦、成績好的學生分在一個班,讓不願意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呆在一個班,這樣的“因材施教”有什麼不好?分快慢班,可以讓刻苦者更刻苦,自身潛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動態分班模式也能夠讓迎頭趕上者有進步的空間。素質教育提了很多年,但中考、高考現在拼的還是分數,既然錄取主要還是從高分到低分這樣一個順序,為什麼學校平時的測驗不能搞成績排名?說成績排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我覺得這是過慮了。弱肉強食是自然法則,沒有人能夠改變。要想自己強大,就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成績排名的本意,不是去傷害學生,其實這點大家都很清楚。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長處,如果努力了文化成績還是不好,可以在其他領域發展,體育、繪畫、音樂、舞蹈等等,行行都能出狀元。有人說成績排名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我不敢苟同。學習的過程中確實有很多樂趣,但學習本質上是一種態度,刻苦嚴肅應該是學習的標籤。只有刻苦學習,沒有快樂學習。有些家長想把自己的孩子放在溫室裡成長,見不得孩子受一點委屈,到最後不僅會害了孩子,也會害了自己。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累,沒什麼大不了。

  應該建立健全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教育不是教育部門一家的事,教育部門既要履行好職責,又不能越位。一句話,該管的要管好,不該管的要放手。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也許沒有明確的界線,可以探索,可以嘗試。改革,就是探索嘗試的過程。但那種一邊高喊“減負”口號,一邊給學生書包裡添磚的事,不能再幹了。科學的教學管理機制,就是遵循科學規律,讓人人皆可成才。

  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人人皆可成才——當然,前提是肯努力能吃苦。有夢想不是做夢,不努力就能成才,那是做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