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改变命运,寒门学子“感谢贫穷”贫穷是用来改变的

读书改变命运,寒门学子“感谢贫穷”贫穷是用来改变的

1

四海之内,悠悠众国,很少见教育像我国一样,学生是那样努力,家长是那样努力。家长为子女的教育付出,子女也为自己付出很多。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读书刻苦的故事:凿壁偷光(穷)、书非借不能读(穷)、悬梁刺股(自虐)、囊萤映雪(穷)等等关于贫穷读书的故事不胜枚举。我们热衷教育学生要学习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极力发掘贫穷和苦难带给我们的价值,以至于生出一种对苦难的敬仰和膜拜!

难道贫穷真的这么好吗?值得我们感谢千年?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这名女生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这名北大学子的《感谢贫穷》的文章,戳中了人们的泪点,让人感动。

读书改变命运,寒门学子“感谢贫穷”贫穷是用来改变的

707分北大学子王心仪

2

在这篇文章中,王心仪回忆了贫穷生活的苦痛,妈妈体弱多病,姥姥因为没钱医病而去世……但末了她却如此告白:“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读书改变命运,寒门学子“感谢贫穷”贫穷是用来改变的

很多人被她的“感谢贫穷”而感动。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别人的苦难并不关心,而又容易被别人战胜苦难的事迹感动,这是一种类似的观客,一个人没有被贫穷击败而战胜了贫穷是一件多么励志,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充分挖掘贫穷带来的价值,以及战胜贫穷而产生的人生哲理。

3

但是,我想说的是有多少人战胜了贫穷,又有多少人能考出707分以上的成绩来发文“感谢贫穷”。如果一个没有考上北京大学的学子,哪怕她考上的是南京大学或者其它重点院校的学子来写此文,恐怕力度就不够。

什么是贫穷?

我们看看百度给的解释:在中文里,贫、穷两字本解作「极度不足」,日常使用里则指「缺乏钱财,生活拮据困乏」道德标准的;也有人认为可以从科学角度去理解贫穷的意思。贫穷的成因包括了多种因素,从发展经济学角度讲,贫穷就是缺乏生活机会。

读书改变命运,寒门学子“感谢贫穷”贫穷是用来改变的

贫穷是没有办法,没时间,没心情,没钱。我们可能什么都缺,最后唯一不缺的或许只有“贫穷”了,一个人人都可以拥有的“贫穷”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让人感谢吗?我们对贫穷最好的感谢就是远离他,他伤害了很多人,贫穷的确可以作为改变贫穷的动力。贫穷是丧失是遗憾,我们不想有更多的丧失更多的遗憾,所以我们要远离贫穷。

读书改变命运,寒门学子“感谢贫穷”贫穷是用来改变的

感谢贫穷,但我们要远离贫穷,否者贫穷会伴随着你一生。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贫穷不可怕,我要远离他。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贫穷,如果你也不喜欢它,就想办法远离。如果你很穷,你会感谢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