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又泉口述:天爺廟裡挑捻子

清末同治年間,安徽北部天災人禍,民不聊生,餓死了很多人。為保命,年輕力壯的人就外出討飯以求活命。

有些大戶人家為富不仁,捨不得給他們一口飯吃,餓得沒辦法的時候,有些饑民覺得怎麼死都是死,就吊死在大戶人家門頭上,這叫給大戶“貼門神”。按照清朝律例,死在誰家門口,誰就得吃官司。饑民們就以此要挾大戶,不給吃的就在他家“貼門神”。

饑民們先是一個兩個的討飯吃,後來總結出了經驗,人多了反而更好威脅大戶,要飯更容易些,他們就結夥去要。就這樣,饑民們就像麻繩捻在一起一樣,集合起來,越捻越多,他們自稱捻子。後來,捻子不滿足於要飯吃了,他們要分大戶的糧、佔他的房、搶他的錢、殺他的人了。

太平天國起義,洪秀全下令招募、組織、整頓、訓練這些捻子,他們搖身一變,成了捻軍。太平天國北伐,捻軍成了皖北一支重要抗擊清軍的力量。捻軍攻下亳縣,再向西準備攻打鹿邑,因為敬畏太上老君,就繞開鹿邑,轉向柘城,接著佔領淮陽、周口。清政府派僧格林沁的騎兵前來鎮壓,捻軍節節敗退、死傷慘重。

僧格林沁就把在周邊地區戰鬥中被俘的捻軍集合到鹿邑縣城西六公里渦河北岸一個叫王河灘(今屬賈灘鎮)的地方,除了隨軍的婦女和孩子外,其他捻軍通通處斬。

留下的婦女和孩子,又被拉到鹿邑縣城北關,集中關押在關爺廟(關帝廟,現在的縣高中東側高中旅社處)。清軍貼出告示,鹿邑人誰家娶不上媳婦,可以來領一個婦女當媳婦。如果家裡缺少丫鬟、女傭,也可以來領。那些小捻子,誰想要,就來領,沒有兒子的可以領回家當兒子,沒有孫子的可以領回家當孫子,也可以領回家當長工、僕人用。

就這樣,一批捻軍的隨軍婦女和兒童被鹿邑人認領走,重新組建了家庭。

(本文摘編自潘又泉口述、周西華整理的《我的前世今生—潘又泉口述回憶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