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到底有多厲害?

一個人的歷史


諸葛亮被視作古今完人,他本身所具有的仁德正直,忠心耿耿,智謀過人,處事公平,以身作則的優秀品質,以及它對歷史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使他至今仍受到人們的敬仰,而最早記錄這些的就是陳壽所著的《諸葛亮傳》。


名門之後,志向高遠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陽都縣人,他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他的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任泰山郡丞。諸葛亮很小就失去了父親,叔父諸葛玄被袁術暫任為豫章太守,帶著諸葛亮和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去赴任。正好趕上漢朝廷另選朱皓來接替諸葛玄,諸葛玄素來與荊州牧劉表交情很深,便到荊州去依附於劉表。


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親身在田間耕作,喜歡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那樣的人物,但當時沒有人認同他的說法,只有博陵人崔州平、潁川人徐庶與諸葛亮相交友好,認為確實是這樣。

三顧茅廬,如魚得水

當時劉備駐紮在新野,徐庶去見劉備,劉備非常器重徐庶。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個人,才是一條臥龍,將軍是否願意見見他?”劉備說:“您帶他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只可以到他那裡去求見,不能委屈他自己來,將軍應當委屈大駕前去拜訪他。”因此劉備便去登門拜訪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見。於是劉備讓隨從人員退下,說:“漢室衰微,奸臣竊奪皇權,主上流亡在外。我不能正確估量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為天下伸張大義,但由於智謀短淺,因此屢受挫折,到了今天還是這樣。然而我的志向仍然沒有改變,你認為該如何辦呢?”
諸葛亮回答說:“自從董卓作亂以來,群雄並起,佔有跨州連郡大片區的人,數都數不過來。其中曹操與袁紹相比,名聲低微而兵力寡弱,然而曹操最終能夠打敗袁紹,使自己由弱變強,不僅僅是因為佔了天時之利,恐怕也是因為發揮了自身謀略的長處。現在曹操已經有上百萬的人馬,挾持天子來向群雄發號施令,這種情況確實沒辦法與他一決高低了。孫權佔據江東地區,已經歷了三位君主,擁有長江天險,百姓真心擁護,賢能之士樂於為他效力,像他這樣可以作為外援,卻不能盤算去吞併他。荊州北面有漢水、沔水可以依據,南面可以直通南海,東面與吳郡、會稽二郡毗鄰,西面與巴郡、蜀郡二郡相通,這是一個適於施展武力的地方,而它的主人看起來不能守住他,這或許是上天用來幫助將軍的,將軍是不是有意呢?益州地形險要,四周有高山阻隔,物野千里,物產豐富,是天府之國,早先漢高祖就是依靠它而成就了帝業。益州牧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又在北面虎視眈眈,人口眾多,物產豐富,但他卻不知道撫卹百姓,身懷智慧才能的人都想得到明主。將軍本身是皇族的後代,信義的名聲又著稱於四海,廣納天下英雄,思賢若渴,假若同時佔有荊、益二州,憑藉險阻保住領土,與西面的各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對南面的少數民族進行安撫,對外與孫權交好結盟,對內修明政治。天下局勢一旦出現變化,就命令一位大將率領荊州的軍隊向宛縣、洛陽進軍,將軍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東進,百姓誰不能簞食壺漿來迎接將軍呢?如果真能出現這樣的局面,那麼您的霸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就可以復興了。”



劉備說:“好!”於是與諸葛亮的情誼日益深厚,關羽、張飛等人為此不快,劉備對他們解釋說:“我有了諸葛孔明,就如同魚兒得水一樣,希望你們不要再說什麼了。”關羽、張飛這才不再言語。

聯吳抗曹,天下三分

不久劉表去世,劉琮聽說曹操前來進攻,派遣使者去向曹操求降。劉備在樊城聞知這個消息,率領手下將士向南撤退,諸葛亮和徐庶二人一同跟隨,被曹操追上擊潰,曹操俘虜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指著自己的心向劉備辭別說:“本來想與將軍共建王霸之業,是因為這個方寸之地可以出力,現在已失去老母親,我的方寸亂了,對你的大事不會再有幫助,請從此與您告別。”於是去投靠曹操。



劉備退到夏口,諸葛亮說:“事情緊急了,我請求奉您的命令去向孫將軍求救。”當時孫權統帶大軍駐紮在柴桑,觀望曹操與劉備雙方勝敗的形式,諸葛亮勸孫權說:“天下大亂,將軍起兵佔據江東地區,劉豫州也在漢水南岸集聚人馬,與曹操一起來爭奪天下,現在曹操剷除北方群雄,大體上已經平定,於是進軍攻佔荊州,威震四海。英雄已經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逃避到這裡,將軍可以估量自己的力量來作出選擇,假如能夠依靠吳越地區的將士與中原抗衡,不如早早與曹操斷絕關係。假如不能與他抗衡,為什麼不放下兵器捆束盔甲向曹操俯首稱臣呢?現在將軍表面上服從曹操,而內心卻在猶豫觀望情況,情況緊急而不作決斷,災禍馬上就要降臨了。”


孫權說:“如果像您說的那樣,劉豫州為什麼不去臣服曹操呢?”諸葛亮說:“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個壯士,尚且堅守大義不受屈辱,何況劉豫州乃皇族後代,英才蓋世,眾多人士仰慕他,就像水歸大海一樣,倘若事情不能成功,那是天意罷了,怎麼能反向曹操低頭呢!”

孫權勃然奮發,說道:“我不能手握整個吳國之地、十萬雄兵,去受制於人。我的主意已經定了,除了劉豫州沒有人能夠抵抗曹操,但是劉豫州剛剛打了敗仗,怎麼能抗拒如此強敵呢?”

諸葛亮說:“劉豫州的軍隊雖然在長板打了敗仗,但現在迴歸的戰士及關羽水軍還有精兵一萬人。劉琦集聚在江夏郡戰士也不下一萬人。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疲憊不堪,聽說他追擊劉豫州時,輕裝騎兵一天一夜行軍三百餘里,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強弩之末,他的力道連魯縞都不能穿透’那樣的情形。所以兵法忌諱這樣做,說這樣做‘一定會使主帥受挫’。況且北方的人不熟悉水戰,而且荊州的百姓歸附曹操,是因為武力的威脅,不是真心服從。現在將軍如果真能命令猛將統帥數萬雄兵,與劉豫州同心協力,一定能夠打敗曹操的軍隊。曹操軍敗,必定要退回北方,這樣荊州吳地的勢力就會強盛起來,三方鼎足之勢也就形成了,成敗的關鍵,就在今日。”


孫權非常高興,立即派遣周瑜、程普、魯肅等人率水軍三萬人,跟隨諸葛亮去見劉備,合力抗擊曹操。結果曹操大敗於赤壁,率軍返回鄴縣,劉備於是攻取荊州下轄江南諸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讓他統領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徵調賦稅,以充實軍用物資。

安定兩川,輔佐幼主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派遣法正到荊州迎接劉備入蜀,讓劉備進軍攻打張魯。諸葛亮與關羽留下鎮守荊州。劉備從葭萌回軍進攻劉璋,諸葛亮與張飛、趙雲等人率軍循江而上,分兵平定沿途各郡縣,與劉備會合,一同圍攻成都。成都平定,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署理左將軍府的事務,劉備外出時,諸葛亮強留下鎮守成都,提供給前方補充的兵力和軍糧。劉備繼皇帝位。策命諸葛亮為丞相,諸葛亮以丞相的職位錄尚書事,假結。張飛去世以後,諸葛亮又兼任司隸校尉。



章武三年春天,劉備在永安病重,從成都將諸葛亮招來,把後事託付給他,對諸葛亮說:“您的才能十倍於曹丕,一定能夠安定國家,最終完成恢復漢室的大業,假若劉禪可以輔佐,您就輔佐他,假如他沒有才能,你可以取而代之。”

諸葛亮流著眼淚說:“臣甘願竭盡輔佐大臣之力,報效以忠貞的節操,直至以死來報答!”劉備又修詔書告誡後主說:“你與丞相一起共事,對待他要像父親一樣。”

建興元年,後主劉禪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又讓他設立丞相府處理朝廷政務。不久,諸葛亮又兼任益州牧,國內政事無論大小,都由諸葛亮來決定。南中地區各郡,一同起兵叛亂。諸葛亮因為剛剛遭遇劉備的喪事,所以沒有立即出兵征討,暫且派遣使者出使吳國,建立起友好親善的關係,於是與吳成為盟國。

建興三年春天,諸葛亮率軍南征,當年秋天將南中地區全部平定。從南中取得許多軍用物資,國家因此而富足,於是練兵講武,準備大舉進行北伐。

北伐中原,匡扶漢室

建興五年,諸葛亮率領眾軍北上,駐紮在漢中。建興六年,諸葛亮對外放出要從斜谷道進攻郿縣的風聲,派遣趙雲、鄧芝二軍為疑兵,佔據箕谷,魏國大將軍曹真統帶全軍來抵禦。


諸葛亮親自率領眾軍進攻祁山,軍容齊整,賞罰嚴明而號令清楚,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背叛魏國響應諸葛亮,關中地區大震。魏明帝西至長安親自坐鎮,命令張郃抗擊諸葛亮,諸葛亮派遣馬謖統領眾軍為前鋒,與張郃在街亭開戰。

馬謖違背諸葛亮的部署,處置不當,被張郃打得大敗。諸葛亮遷西縣人口一千餘家,回到漢中,處死馬謖以向眾人道歉。

諸葛亮又上書,請求將自己的職位貶黜三級,以懲罰自己的過失。於是後主劉禪任命諸葛亮為右將軍,代理丞相職權,總統軍政大事同以前一樣。

木牛流馬,天下奇才

建興九年,諸葛亮又出兵祁山,用木牛運送軍糧,因軍糧用盡率軍返回,與魏將張郃交戰,將張郃射死。建興十二年春天,諸葛亮統率全軍由斜谷道進兵,用流馬運送軍糧,佔據了武功水附近的五丈原,與魏國司馬懿在渭水南岸相持。

諸葛亮征戰多年,常常擔憂軍糧供應無法保證,使得自己的志向難以實現,因此分出一部分兵力在當地屯田,作為大軍長久駐紮的根基。屯田將士與渭水之濱的百姓混居在一處耕作,而百姓照常安居樂業,軍隊沒有侵擾百姓以謀私利的行為。


魏蜀兩雙方相持百餘天。這年八月,諸葛亮病重,在軍中去世,時年五十四歲。等蜀軍撤退後,司馬懿巡視蜀軍的堡壘營寨,稱讚諸葛亮說:“天下奇才呀!”

秉公無私,克己奉公

諸葛亮臨終前命令將自己埋葬在漢中定軍山,藉助山勢修建墳墓墓穴,只要容下棺材就可以,用與時令相符合的普通衣服裝殮,不要用器物陪葬。

當初諸葛亮自己給後主上表說:“臣在成都家中有桑樹八百棵,薄田十五頃,子弟們的衣食,已經富足有餘。至於臣在外任職,沒有其他的徵用收取,隨身的衣食用物,全部仰仗公家供給,不另外經營家業,去追求增加財富。到臣死去的那一天,將不讓家內有多餘的布帛,官任上有富餘的錢財,從而辜負陛下。”等到去世時,諸葛亮做的和當初所說的完全一樣。

巧思妙想,傳承有為

諸葛亮生性擅長巧妙的構思,改造連弩,製造木牛流馬,全都是出於他的創意。又推研演練古代兵法,作八陣圖,都能抓住其中的關鍵。諸葛亮的言論教令,書信奏章大多值得一讀,另外編為一集。

景耀六年春天,後主劉禪詔令在沔陽為諸葛亮立廟。秋天,魏國鎮西將軍鍾會征討蜀國,來到漢川,到廟中祭祀諸葛亮,下令軍士不得在諸葛亮墓地左右放牧牲口、割草打柴。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官至長水校尉,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繼承了父親的爵位。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首先可以明確且非常確定的一點,諸葛亮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發明家,但絕不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他的軍事才能甚至都不如劉備!

只因為三國演義的神化色彩,才把諸葛亮吹鬍的神乎其神,實際當中他並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戰績

咱們先拿三國演義幾處重頭戲,和正史對比下,泡絲剝繭般的先把諸葛亮神化的外衣脫下,看看他的軍事才能,為什麼要先說軍事呢?因為諸葛亮在軍事方面被虛構的最多!

一,火燒博望坡,火燒博望坡是劉備的手臂,而不是諸葛亮的,要知道火燒博望坡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

二,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虛構最多的地方,只因為這場戰役太精彩了!

說赤壁之戰,首先就得先說舌戰群儒,事實上正史並無此事,諸葛面見孫權而已..

還有草船借箭,這更是扯,要知道真正的草船借箭是孫權向曹操借的見,而且是發生在赤壁之戰五年以後。

根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與孫權對壘濡須。初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堅守不出。一天孫權借水面有薄霧,乘輕舟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軍部署。孫權的輕舟行進五、六里,並且鼓樂齊鳴,但曹操生性多疑,見孫軍整肅威武,恐怕有詐,不敢出戰,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隨後,曹操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吳船。不一會,孫權的輕舟因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有翻沉的危險。孫權下令調轉船頭,使另一側再受箭。一會,箭均船平,孫軍安全返航。曹操這才明白自己上當了。

還有借東風之流的,一看就知道是神話色彩,不必解釋。

反正要記住一點,整個赤壁之戰,都是周瑜一人的功勞,諸葛亮只是個外交使臣,在旁協助而已。

三,計借荊州:與諸葛亮無關,實乃魯肅之計以劉抵曹,是魯肅主張借給劉備的,要知道如果不借給劉備,孫權就要面對曹操東西夾擊的危險,借給劉備,就是為了讓劉備幫助孫權抵擋西面的曹操進攻。

四,八陣圖退陸遜:陸遜退兵是因為魏國要攻打吳國,陸遜怕腹背受敵才退兵

五,火燒上方谷:即是孔明差點燒死司馬懿和魏延那回,純屬虛構。歷史並無記載。

六,空城計:虛構靈感應該來自趙雲的空營計(諸葛亮只是在最後一次北伐時才與司馬懿相持於渭水。但作者寫空城計又是有所本的,這個“本”就是《三國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衝三事”,但它是假的。因為諸葛亮屯兵漢中陽平時,司馬懿還是荊州都督,無緣與諸葛亮抗衡。當時諸葛亮駐今陝西安康縣,司馬懿屯今河南南陽,如此之遙遠,何談空城計?)

還有一點,可能有人要說,諸葛亮的隆中對,對天下形式的分析,以及最後三國的形成,足以看出諸葛亮的軍事戰略眼光了。

可是卻少有人知道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是魯肅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而魯肅提出這三分天下時,諸葛亮還“高臥隆中、笑傲風月”呢。

說這一點的原因,我只是想說,在三國那個時代,稍微有點頭腦的都能分析出當前的形式,只不過最後諸葛亮的語言成真了而已。

但魯肅的語言不說成真,但也差不了多少,畢竟當時劉備還沒成氣候,遂沒有把劉備算進去....

當然還有很多細枝末節,就不一一說了,在說就成湊字數了。

要知道用兵之道,主要在於一個奇字?奇謀,奇計,奇兵,只有出奇才能制勝,只有出其不意才能以少勝多,而諸葛亮用兵卻正好缺乏於一個“奇”字,諸葛太穩了,他習慣性的穩紮穩打,雖不能出大錯,但也絕不會大勝,就如同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沒有才拿,就可以看出來諸葛亮的用兵之道了,所以可以肯定諸葛亮絕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事家。

說完諸葛亮的短處,在說一說他的長處,實話,就是治國。

先說政治

《三國志》: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全篇什麼意思呢?說白了,就是賞罰分明。

在看這句“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治理國家的實力,他絕對是一個治國的奇才。但是就這樣一個奇才,卻有著一個致命的缺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說好聽點,就是太敬業了,到了事無鉅細的份上,說難聽點就是獨攬大權,不肯放權,所以現在才有人說蜀國後期無人可用,都是諸葛亮導致的,就因為什麼事情他都要親力親為,所以才導致很多人才都沒有事做!

而就是這樣一個治國奇才,不在家好好的搞政治內勤,非搞軍事,還親自率兵,北伐五次(人說六次北伐,有一次是魏國來犯,不算北伐。)

如果當時諸葛亮放權的話,把北伐的任務交給魏延。讓魏延獨自帶兵,而自己在家認認真真的搞內勤,政務,也不會讓蜀國落得一個窮兵黷武的地步。

如果諸葛亮把權利分化下去,自己也不會死那麼早,蜀國的後備人才也不會那麼少了。

最後可以這麼說吧,諸葛亮對蜀國的建立有功,但蜀國的滅亡,諸葛亮也脫不了關係。


詩酒魔劍


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同時他更是中國古代士大夫心目中最完美的道德偶象,為了報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他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是諸葛豐的後人。諸葛亮幼年時父親諸葛珪就去世了,跟隨叔父諸葛玄。諸葛玄曾在袁術手下做官,後來投奔了劉表。諸葛玄死後,諸葛亮便隱居起來,耕種田地,他身高八尺,喜好吟誦《梁父吟》。他常常自比管仲,樂毅,而當時的人都不這樣認為,只有少數的有識之士才知道他真的有這樣的才能。劉備屯兵新野的時候,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劉備於是到隆中見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見到。這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諸葛亮最終加入了劉備的軍事集團,在回答劉備的詢問時,他總結歷史,預測形勢,向劉備提出了一個轉弱為強的戰略,也就是《隆中對》。

當時,曹操率軍南征,劉表就不得不倚重劉備防守新野,但劉備的軍隊只有幾千人,根本擋不住曹軍的進攻。劉備為這事很發愁。諸葛亮出山後,解決了這個難題。諸葛亮對劉備說:“其實荊州地區的人口並不少,就是有好多人沒有登記戶籍,如果只按戶籍徵兵,在籍的人不多。”他建議清查沒有登記戶籍的遊戶,讓所有的遊戶都來登記,根據登記來徵兵,就可以解決兵源的不足。經過了登記徵兵,劉備的軍隊一下子增加到了幾萬人。

劉表的長子劉琦也十分看重諸葛亮,劉表不喜歡劉琦,這讓劉琦很惶恐,他多次向諸葛亮求救,都被諸葛亮拒絕了。劉琦就想了個辦法,他請諸葛亮到家中後園遊玩,登上一座高樓,宴飲的時候,讓人撤去了梯子,然後對諸葛亮說:“現在你我上不至天,下不至地,您說出的話只有我一個人能聽到,現在能教我了嗎?”諸葛亮回答道:“公子不見晉國公子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生嗎?”一下點醒了劉琦,找了個機會離開了荊州治所,避開了災難。

後來,曹操佔據荊州後,發兵攻襲劉備,劉備逃到夏口。諸葛亮就對劉備說:“如今形勢緊迫,我願意親自去江東,向孫權求救。”於是諸葛亮就去了江東,針對孫權觀望不決的態度分析形勢,智激孫權。諸葛亮說:“現在曹操已經統一了北方,又攻破了荊州,提兵朝江東而來。孫將軍考慮一下自己的力量,如果能夠對抗曹操,就應該馬上和他斷絕關係;如果不能對敵,應趁早投降。現在孫將軍外託服從之名,內心卻猶豫不決,緊急關頭卻做不出決斷,恐大禍就要臨頭。”孫權聽後很不高興,臉色大變,譏諷說:“照你來說,劉備為什麼不投降呢?諸葛亮趁機接著話茬說:“劉將軍是大漢王室的後代,英才蓋世,天下人仰慕他就好像江河歸大海一樣。如果事業不成,只是天意,劉將軍怎麼能夠跪拜在曹操腳下呢?諸葛亮這一席話既是刺激孫權,同時又是警告他不能屈抑劉備。要聯合必須是平等的聯合,共同對抗曹操,就要承認劉備是荊州的主人。諸葛亮最後分析敵,我,友三方的實力,指出……成敗的機會,就在於今日。孫權對他的這番精闢分析深表贊同,大悅,於是便撥精兵3萬,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領軍隊和劉備會師,共同抗擊曹操。”

建安十六年,劉備應劉璋的邀請,帶兵進駐益州,留下諸葛亮和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在葭萌關和劉璋開戰時,諸葛亮和大將張飛,趙雲等人率兵渡江,佔領了很多郡縣,然後和劉備會師,共圍成都,逼迫劉璋投降。平定成都後,諸葛亮被封為軍師將軍,劉備外出征戰時,總是留下諸葛亮鎮守成都,而諸葛亮總是能為劉備提供充足的糧食和軍備。

章武三年,劉備在永安病危,臨終前託孤給了諸葛亮和李嚴。劉備死後,劉禪繼位,封他為武鄉侯。蜀國政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由諸葛亮一人裁決。諸葛亮治理蜀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東吳重新結盟,解除了後顧之憂。之後,諸葛亮率兵南征,平定了西南的叛亂;七擒七縱孟獲,使其真心降服,平叛了南中的叛亂。平定了南中以後,又經過了幾年的休整,蜀國很富饒,諸葛亮就將治國重點放在了軍事上,為北伐中原做準備。建興五年,諸葛亮駐軍漢中,揮軍北上,臨行前上表後主,也就是名篇《出師表》……諸葛亮的一生中最突出的品質就是他的這種獻身精神以及忠貞的氣節。


歲月3680959321817


雖然三國演義裡面有點神話諸葛亮,但歷史中的諸葛亮也是相當厲害的人物。主要表現在他的政治才能上面,蜀漢政權從無到有諸葛亮是中流砥柱。

一、幫助劉備入主荊州益州

劉皇叔一直都是四處逃亡,很想擁有自己的根據地,但是一直沒有很好的機會。在諸葛亮的建言下,抓住劉表病逝的機會,佔領第一根據地荊州,經過赤壁之戰後漸漸在荊州站穩腳跟。之後以保護益州的名義,率兵攻打成都,幫助劉備成為漢中王。

二、出色政治才能

漢中的土著大族並不歡迎劉備集團的到來,和劉備集團的矛盾非常多。但是劉備集團作為執照政權,不得不想辦法緩和局勢。作為丞相的諸葛亮,實行嚴刑峻法,依法治國,是外來利益集團和本地大族和衷共濟,共同治蜀。


誠者恆遠


諸葛亮的功勞被演義無限誇大,諸葛亮中謀劃和管理,前期對劉備統一西川有貢獻,後期為蜀國建設發揮了管理才能。但是,軍事上其實是他弱項,以至於劉備入川和攻吳都不帶他一起(這個史實羅先生篡改不了)。劉備死後,諸葛亮偏偏管起了他不拿手的軍事,連年征戰,以致蜀國國力日漸凋敝。所以說,諸葛亮建蜀有功,亡蜀有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