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我們給你一些建議:買還是不買的時候,不買。

3.15,我們給你一些建議:買還是不買的時候,不買。

3.15,我們給你一些建議:買還是不買的時候,不買。

買東西的同時,別不知不覺把自己賣了出去。今天是3.15,漫成都給大家如下建議。

首先,這是來自韓國首爾大學的一位教授的人生教訓,值得人好好想想:

吃還是不吃的時候,不吃;

去還是不去的時候,去;

說還是不說的時候,不說;

給還是不給的時候,給;

買還是不買的時候,不買。

但怎麼可能不買呢?每年的3月15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就是一個為保護購買權益而設立的特殊日期。如果人人都買得開心如意,沒有像作家六六那樣在網上怒懟某東的經歷,閉上眼睛買也買不到假貨問題貨,又何必要設立這樣一個提醒你注意保護自我消費權益的日子?

眾所周知,經過數十年的經濟發展,我們早已從一個無可消費的社會,變成了一個過度消費的社會。在四十年前的成都,你需要糧票肉票布票才能活下去;在四十年後的今天,你只需要帶個手機就能買到一切。

何止是成都?全國都一樣。

中國人早已習慣於購買。從期貨股權、到買房買車、再到買衛生紙,現代社會中幾乎再沒有人能不通過勞動交換就能活下來,而購買正是交換最主要的形式。而跟購買息息相關的金錢,早已成為了判定成功的標誌。你能買到的東西越多越貴,證明你越出人頭地卓越不凡。這是部分人眼中的勢利,卻也是大部分人眼中的共識。

消費社會的標誌,就是我們每天都在買。買家人需要的、買自己需要的、買他人眼裡自己需要的、買本以為需要買來後才知道並不需要的……跟原來提倡經久耐用不同,如今商品的優良品質不是經久耐用,而是緊跟潮流。甚至是昂貴的奢侈品出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而被淘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消費社會為商品設定的標準就是:只求此時好賣,不求一直青睞——都買一次就長久收手,利潤上漲又從哪裡來?

日本作家藤原新也,在《東京漂流》一書中,曾經介紹過日本東京大學經濟學者林周二教授提倡的刺激大眾浪費的十大戰略。雖然說的是日本,但其實每一條都可以在我們的當下找到印證:

用完即棄——想想1元錢的打火機、2元錢的礦泉水。

誇張使用——想想你為減肥而下決心購買的健身年卡,有多少人真的堅持了健身一年?

鼓勵贈禮——除了情人節還有白色情人節,除了母親節還有父親節,每一個都是促銷的黃金時段。

鼓勵收集——許多明明作家只有一本經典,偏偏要引誘你去買全套。

配件周邊——想一想你換過了多少手機殼,以及為相機添置了除鏡頭外的多少零件。

製造機會

——有雙11、有雙12、有618、有周年慶。

單一功用——每週七天、每天不同的內衣和襪子。

副用品化——第二個住宅、第二輛車或是第二個伴侶。

備用品化——以為很快就會用到,結果常常放過保質期的食品藥品。

新款式化——就算還能用,也要讓消費者覺得已經過時了,例如手機。

在跨國公司和經濟學家的合謀下,大多數人拼命地以購買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我們熬夜刷著購物網站,往購物車裡丟一堆可有可無的東西,美其名曰勵志的動力;我們不吃早飯不運動,用方便麵和外賣加班加點地透支自己的身體和精力,再用換來的金錢去滿足購物慾。我們錙銖必較地鑑別價格的細微差別、商品的微小差異而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發覺跟醫院相比,之前省下來的那些,都基本等於零。

然而不購買是不可能的。因此警惕消費主義的陷阱,不在於購買本身,而在於如何購買。花錢本身並非罪惡,無節制的花錢才是,

如下的原則也許可以作為借鑑:

一、控制慾望。古今中外的聖賢們幾乎一致同意:控制自身的慾望而非無節制地追求滿足,會讓人更加感覺快樂。控制慾望不是讓人不努力、不買房、不買車,而是要希望你在擁有事業的同時,還擁有健康的身體、放鬆的心態和平安的生活。慾望是前進的動力,但不知道控制,只會讓人不進反退。

二、物盡其用。跟廉價的友情一樣,廉價的商品也往往意味著低劣的價值。許多時候只需要用一次的物品,其實往往一次也不需要。有一條規則說過:買你買得起的最貴的東西。因此,不該省的時候不要省,跟不該花的時候不要花,是一個道理。買一件物品,就要把它用到極致,這表面上是為了你付出的金錢,實際上也是對這一件物品的尊重。

三、不必攀比。其他人需要的商品,你或者需要,或者根本不需要。人人都希望有個性——而消費時的個性,就是不因別人購買而跟風。為隨大流而買,真是最沒有個性的表現。

其實無論如何,人類都已經停不下購買的腳步了。以上的原則,不過是一條細細的紅線,輕易就可以忽略不計。只是要想生活得更有品質,實在不是僅僅依靠多花錢就能得來的。消費的智慧,也並不比其他領域的智慧更容易獲得。

然而還是多少想一下那句話吧。就算沒法阻止你,至少會讓你掏錢的速度慢下來一點點:買還是不買的時候,不買。

文:馬可

圖: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