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雨中送考生被投诉 护考引反思 感恩教育不应忘

桂林红豆网-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何秀)6月8日,全国975万考生结束了高考。高考已经不单单是考生一个人的事情,它被赋予了太多额外的意义,让考生家长的神经与考生一样敏感。6月9日,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交警雨中护送考生,反被家长投诉,巨婴式公民,请你先学会说谢谢!》一文,网友们纷纷对“过度护考”现象发起讨论。

观点一:家长过度护考,不利于孩子成长

一场高考,让家长们万分紧张,仿佛自己的孩子只会读书,生活都不能自理,这是家长过度溺爱孩子的结果。

网友“三马之家”说,这与社会各界过度保护高考学子有关。每年高考的那两天,社会各界给学子们提供了各种保护措施,如各种爱心送考。“只不过是一次考试而已,被这样放大,真的好吗?希望以后不要再过分地渲染高考。在我看来,现在对高考的保护,真的是过多了,所以才导致个别家长的出格行为。”网友“周小昌”说道。

网友“韦韦韦韦韦韦”也认为,部分家长的反应确实是过激了。高考不过是漫长人生中的一道坎而已,以后孩子们会发现,人生还有更多的坎。“高考年年有,其实没必要惊动全社会。高考被放大了,一切社会资源都要为高考让位,这是溺爱,不利于考生的成长。”网友“南湖”说道。

网友“缘缘”觉得,孩子成为栋梁之前,要先学会做人。不懂得感恩、只希望别人为自己保驾护航的人,最终也会因无法面对挫折而遭遇失败。网友“大胡滴玫瑰人生”认为:“交警很辛苦,应该感谢他们的付出!现在一些家长真的是太溺爱孩子了,不仅自己不懂得感恩,也没教会孩子去感恩。正确的教育,是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还要教会孩子懂得独立应对挫折,学会成长!”

观点二:高考不宜特殊化,不过是万千考试中的一场

“讲真,高考究竟是多大的事?它不过是人生无数个考试中的一个。现在弄得像是全民赶考一样,真让人无奈。过度的重视,过多的保护,反而会让学子们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请问家长和社会,能护他们到什么时候?很多时候,因为家长不肯放手让孩子成长,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变成巨婴一样,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跟网友“Queenie”一样,不少网友认为,高考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态,以平常心对待。

不少网友表示,当年自己高考一切都非常平常,“放羊”一般。网友“夏威夷的阳光”回忆道,当年她高考时也下雨,赶考路上她的鞋子全湿了,但依然没事一样参加了考试。考完后才到市中心去买双拖鞋替换,下午又继续考试。网友“西瓜的瓜”说:“我们高考那年,一切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和平时没一点区别,在食堂吃饭,在宿舍睡觉,在教室复习,根本没有家长送考守护。”

网友“依尘尘”也说,当年高考,由于她的考点设在距离50多公里的县城,为了方便早起考试,她和同学们便提前一天入住在考点附近的招待所,高考当天则乘坐县城公交车到考点。“照样正常发挥,哪有那么娇气?”

“现在的考生,依赖性较强,自理能力较弱,遇到事情担当能力也较差。”网友“Miss 曾Scorpio”说道。不少网友认为,最好用平常心对待高考,因为它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每个考生都应学会独立,不能凡事都依赖别人。

观点三:学会做人和感恩,孩子才能适应社会

还有网友觉得,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尊重别人,学会感恩,这比高考更重要。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感恩之心都没有,他就算考上再好的大学也是枉然。

网友“蓝天白云”认为,家长的陪读、陪考等美其名曰“为孩子好”的行为,其实是变相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以前,我们在嘈杂的环境里读书,一样考上重点大学;现在,周边但凡有点噪声,家长都敏感无比。不仅家长过度溺爱,社会也在溺爱,试问,不经历风浪,孩子怎能成大器?家长要反思,社会也应该反思。”网友“渔渔相沫”说道。

网友“White clown”称,现在大家过于看重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才会出现奇葩家长自私自利的言行。网友“星轩月宇”说,过度溺爱,会使得孩子只会以自我为中心,无法适应社会,无法承受各种挫折与压力。

不少网友提出,家长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在社会的蓝天下展翅翱翔,不再做“笼中鸟”,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会做人和感恩,学会自己适应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