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止咳的聖藥,但二者卻是一字之差、各有不同!

以前看到一些名老中醫開中藥處方的時候,我總會為處方箋上的一些生僻的中藥名和一些同名但不同藥材的中藥給搞混淆。比方說牛膝,牛膝分為川牛膝、懷牛膝和土牛膝,又比方說貝母,貝母分為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有比方說茯苓,分為赤茯苓、白茯苓和土茯苓……諸如此類的中藥,相對來說這些中藥在處方箋上出現的頻率也是較高的。

它們是止咳的聖藥,但二者卻是一字之差、各有不同!

事實上,有很多人是分不清楚這種藥物的具體作用以及相互之間的區別的,所以對於病人所喝的中藥,一但出現了藥物不對症的偏差,將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當然了,治療效果肯定是會大打折扣的。

我們今天主要來講一講貝母,關於貝母,前面已經提到,它分為川貝母、浙貝母和土貝母,不過在臨床中,經常用到的是川貝母和浙貝母,而且它們之間是有些細微的差別的。

首先談談川貝母,川貝母味苦甘而性微寒,歸於肺經和心經。它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的功效,多應用在虛勞咳嗽、肺熱燥咳、瘰癧、乳癰、肺癰等病證上面,因它的質味甘而潤,能潤肺止咳,所以它比較適合內傷久咳、燥痰、熱痰之證。

它們是止咳的聖藥,但二者卻是一字之差、各有不同!

在配伍上,陰虛勞咳,處方時與沙參、麥冬以潤肺化痰止咳;對於肺熱、肺燥的咳嗽,則是配伍知母以清肺化痰、潤燥止咳。另外在治療痰火鬱結的瘰癧,川貝母常常配伍玄參、牡蠣等等;對於熱毒壅結所致的乳癰、肺癰,則常與蒲公英、魚腥草配伍。

下面再介紹浙貝母,浙貝母性寒味苦,也同歸心肺兩經。它具有清熱化痰、散結消癰的功效。關於浙貝母的應用上,浙貝母主治風熱、痰熱咳嗽、瘰癧、癭瘤、乳癰瘡毒、肺癰。浙貝母偏苦洩,長於清熱化痰、降洩肺氣,所以它多用於治療風熱咳嗽(桑葉、牛蒡子)及痰熱鬱肺的咳嗽(配瓜蔞、知母);浙貝母在應用上可治療瘰癧、癭瘤等等,它的配伍相對浙貝母來說區別是較大的;比如說治療癭瘤時配伍海藻、昆布,治療瘡毒乳癰時配伍連翹、蒲公英,治療肺癰咳吐膿血時配伍魚腥草、蘆根、桃仁。

它們是止咳的聖藥,但二者卻是一字之差、各有不同!

《本草綱目》以前的歷代本草都統稱貝母,但《本草匯言》說貝母以“川者為妙”;川、浙兩藥的功效基本相同,但川貝母以甘味為主,適用於虛勞咳嗽;浙貝母以苦味為主,適用於風熱犯肺或痰熱鬱肺的咳嗽比較適宜;對於清熱散結的功效,川、浙都有,但浙貝母更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