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近代上海滩第一家族是盛宣怀家族?盛家都有哪些著名人物?

我是妙女郎


一个家族称望族,至少应该满足两个条件,

要么家族名人足够多、要么足够重要,而盛氏称之为近代上海滩第一家族,虽可能有夸大之处,但盛氏家族绝对称得上望族。依据《龙溪盛氏宗谱》,盛氏是江苏地区望族,为明初名将历城侯盛庸后裔。盛庸是靖难之役中朝廷重要将领,朱棣攻破北京之后,率军投降,但最终因被弹劾、忌惮而于永乐元年(1403)自杀。有三子,长子延一,即龙溪盛氏始迁祖龙溪盛氏人口繁盛,至第四世分长房、次房和末房,其后又有分支,如长房有大分、二分、三分,末房有大分、小大分、小二方,盛宣怀即属于长房三分。其从第十世云瑞公,也即盛宣怀高祖开始,盛家开始兴盛起来。

盛云瑞,九品衔,例授登仕郎,貤赠文林郎,浙江湖州府安吉县知县,晋奉直大夫。盛云瑞有两子,长子洪仁,乾隆乙巳岁捐赈,叙议九品衔,例授登仕郎,无子,以弟林长子隆嗣;次子林。

盛林四子,长子隆(榜名荣,也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名字),嘉庆庚午科寄宛平籍中式举人,官至知州;次子瑸,候选从九品,例授登仕郎;三子松五,国学生,候选县佐;四子运昌。可知这一代只有一个举人,其他多是小官职

至盛应一代,有十人,盛家开始整正崛起。盛应,隆长子,道光癸卯科举人,官至知府,因太平天国运动而牺牲,世袭云骑尉,入昭忠祠;盛康,隆次子,道光庚午科举人、甲辰科进士,是盛家第一位进士,曾以布政使衔掌湖北盐法武昌道,竭力帮助朝廷筹集军费;

盛廉,隆三子;盛赓,隆四子,国学生,因为赈灾捐了不少,所以准以通判选用,官至知州,加四品衔;盛膺,瑸子,军功七品顶戴,例封登仕郎;盛广,松五长子,国学生,候选县佐;盛镜善,松五次子,廪贡生,官至知县;盛庆,松五三子,廪贡生,钦加五品衔;盛唐,运昌长子;盛庭,运昌次子。盛家十人,有进士、举人,也有贡生、国学生等,官至高低不一,并且借助天平天国运动的机会,盛家这一代有很多人有军功。

接下来就是盛家最显赫的一代,这一代与上一代不同,以军功为官的渐多,纯粹走科举的反而没有了。盛宇怀,应长子,贡生,捐知县,后加三品衔;盛赞熙(原名宪怀),应次子,国学生,官至知县,候补知州;

盛宣怀,康长子,监生,他也是盛家权势最盛的人物,其事迹就不多说盛寯怀,康次子,贡生,候选郎中;盛星怀,康三子,监生,候选知府;盛善怀,康四子,附生,光禄寺署正;盛富怀,廉子,官知州,总办鄂川滇黔四省电线总工程,总办九江电报局等盛宙怀,赓长子,官至知府,加三品衔;盛实怀,赓次子,早殇;盛麟怀,赓三子;盛荣怀,膺长子,国学生,军功六品,代理典史;盛宿怀,膺次子,官巡检,钦加五品衔;盛定怀,膺三子;盛寅怀,广子,国学生,官知县;盛宗怀,镜善长子,国学生,候选主事;盛宾怀
,镜善次子;盛宸怀,庆长子,候选从九品;盛宫怀,庆次子,国学生,从九品;盛宜怀,庆三子,国学生,官至知县;盛安怀,唐子,五品衔,候选知县;盛宠怀,庭子。

再下一代,继续延续盛家的辉煌,但因人丁渐多,这里就略过不再统计

此外,再用另一个数据来侧面说明

表格数据均据族谱统计而来

而据清代规定,封赠有十八阶

正一品授光禄大夫,从一品授荣禄大夫;正二品授资政大夫,从二品授奉政大夫;正三品授通议大夫,从三品授中议大夫;正四品授中宪大夫,从四品授朝议大夫;正五品授奉政大夫,从五品授奉直大夫,俱授诰命。正六品授承德郎,从六品授儒林郎,吏员出身者宣德郎;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宣义郎;从七品授徵仕郎,正八品授修职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正九品授登仕郎,从九品授登仕佐郎,俱授敕命。

由此来看,不算追赠的,盛家五代,正二品三人、正三品一人、从三品一人、正四品一人、从四品二人、正五品三人、从五品四人,正九品三人、从九品二人(有重复者均从最高),共计20人,约占总人数(38人)的52%,这其中又多是五品以上,且主要集中在盛隆一支。而若加上追赠的,还有正一品、从一品数人。上述还只是统计晚清的数据,民国时期,还未算入

综上,盛家既有重要人物如盛宣怀,支撑起家族,又有数量较多的其他族人从旁辅助,此外,盛家还通过婚姻等关系联结其他家族,确实称得上望族。


楚邾


晚清出过两个“首富”级的红顶商人,一个是胡雪岩,另一个是盛宣怀。在民间,胡雪岩的名气比盛宣怀大,但论成就和结局,盛宣怀则远在胡雪岩之上。

胡雪岩,归根结底只是游走在政商之间的商人,表面风光,背后其实尽是万丈深渊。在天朝,这类商人往往逃不出“养肥了待宰”的宿命。

而盛宣怀却不同,虽说他本质上也是红顶商人,但他却是亦官亦商,生意一路做大的同时,官位也是一路高升到了邮传部尚书的高位。

胡雪岩那种赏赐来的红顶子归根到底只能拿来装点门面;盛宣怀的红顶子却货真价实的掌控着洋务运动下的经济命脉。

正因为如此,盛宣怀才能在晚清创下“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除此之外,他还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手里握着如此实业,又身居高位,说盛宣怀是上海滩第一名门望族那是丝毫不为过的。在盛宣怀鼎盛时期,盛家可以说是要权势有权势,有银钱有银钱。

更让人感慨的是,盛宣怀打破了天朝商人“盛极必亡”的宿命,甚至可以这么说,盛宣怀靠着清廷养肥了自己,非但自己没事,清廷反倒让自个给玩完了。

辛亥革命怎么爆发的?正是盛宣怀回收路权的政策引发了四川的保路运动。而清廷为了镇压保路运动,又将驻扎在武汉的清军抽调到了四川,从而让革命党人抓住了夺取武汉三镇的历史机遇。

清廷彻底崩盘后,盛宣怀逃去了日本,虽说盛家在江浙一带的产业多少也遭到了没收、破坏,但因各方势力都想对这位实干大人物加以笼络、利用,因此盛家离抄家破产的境地实在是差的很远。

1916年4月27日,“一手官印,一手算盘,亦官亦商,左右逢源”的盛宣怀撒手人寰,留下了庞大的家业。

按照盛宣怀生前遗嘱,遗产一半分给五房子孙,一半拿出来建“愚斋义庄”,救济盛氏家族贫苦人家,并从事社会慈善事务。

当时清理出可分的遗产有多少呢?

除去盛庄夫人得70万两颐养费,萧姨太太得30万两赡养费,七小姐盛爱颐和八小姐盛方颐各得6万两出阁费,另有一名孙辈的小姐盛毓蓉得3万两出阁费,共有可分遗产1160余万两银元。

其中,五成分给五房盛氏子孙,每房各得116万两,另五成捐入愚斋义庄。

有巨额财富加持,问盛家后来出了哪些著名人物?二代实在不怎么样,除了在上海滩制造些扯眼球的无聊新闻,几乎全都一事无成。

倒是三代中出了几个让人竖大拇指的人物。

讲到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下盛家三代中很出色的一位,盛毓邮,盛宣怀的孙子,盛老四的大儿子。

盛毓邮出生在1911年,这一年盛宣怀官至邮传部尚书,风光之极,因此这位盛家三代得了个“毓邮”的名字,盛宣怀亲自给取的。

遗憾的,这样的好彩头并没给盛宣怀带来多大的好运气,在邮传部尚书的高位上仅仅坐了十个月,一场辛亥革命就将他掀翻了台。

值得说的是下面这事。

1920年,盛家分家的时候,年仅9岁的盛毓邮竟然也分到了116万两银的家产,这其中包括三新公司、客利房产的合股,沁园房屋、泰吉里、郑家木桥、东有恒路地块的房地产,还有上海、南京、汉口、武昌等地的空地,以及中国通商银行和扬子公司的股票若干。

按说他是盛老四的儿子,分家产应该轮不到他这样的三代头上呀?

实在是因为盛毓邮有财运,因为盛家老三盛同颐早逝无子,盛毓邮就过继给了盛同颐,于是就继承了三房的那份。

一个九岁的孩子,名下就有这么些资产,又是在十里洋场上海滩,这样的富三代怎能不成纨绔子弟!

事实上,盛毓邮还真就不是这样的纨绔子弟,倒是他亲爹盛老四纨绔奢靡的不行。

一说到盛老四盛恩颐,世人都知道这是汉冶萍公司的总经理,上海滩顶级富二代,上海滩第一辆进口奔驰,车牌4444,就是他的。

此外,此人不好正事,只好挥霍大烟和女人。

可即便如此挥霍,到1949年的时候,盛老四在苏州还有九十九间房子,可见盛家留下的家产有多大,有多经“造”。

说回盛毓邮。

在成为9岁大富豪后,盛毓邮最头疼的就是他亲爹打着各种旗号来找他“借钱”,但这最终也没能动摇9岁大富豪的人生规划——先在上海读书,然后到英国留学攻读商科,学成后自个帮自个打理继承来的那份家业。

事实上,盛毓邮接下来的人生轨迹的确也是这么走的,只不过他没能料到49年后的大风大浪。

49年后,9岁就是大富豪的盛毓邮一夜之间变成了落魄的“无产者”。

但并不像其他富家子弟一遇挫折就彻底颓败那样,盛毓邮不畏苦难,韧性十足。在随后的十年里,他去过香港、新加坡,做过小买卖,当过老师,1960年,他最终去了日本。

先在弟弟盛毓度创办的留园饭店帮了一段时间的忙,站稳脚跟后,他终于在日本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开出了新亚饭店。

在他的饭店里,有一项店规特别提劲——中国人不洗碗!用盛毓邮的话说,洗碗的事让日本人干去!

富贵不过三代!三代能有这样的白手奋斗,虽说未必著名,但还是很让人钦佩的。

要说著名,同样是富三代的盛毓度比盛毓邮要著名的多。

比起哥哥,盛毓度作为富三代的境界和水准似乎要高一些,他很会打盛家的这张名门牌。

因为早年就在日本留学,加之祖父盛宣怀和日本政商界渊源很深,1950年代初,同样变成无产者的盛毓度没有选择颠沛流离,而是拿着一份商业计划书直接去了日本。

因为是盛宣怀的孙子,盛毓度靠一个“要开一家精致的中国料理店”的创意,结果就拿到了八幡制铁、富士制铁、日本矿业、三井银行、三菱商事、野村证劵、日铁矿业和大泽商会的联合投资,金额7亿5千万日元。

有了这笔钱之后,当时东京最高档的中国宫廷式高级饭店——留园饭店在盛毓度手里诞生。

创业成功的盛毓度,后来继承了祖父议政的爱好,并写过《对日本的忠告》、《新汉民族到大和民族》等著作,为中国与日本恢复邦交大声疾呼,因此享有“国士”之誉,并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政论家之一。

1975年,周恩来总理指示,邀请盛毓度全家回国参观、探亲,由中日友协廖承志会长出面邀请。

所以评论起盛家的后人,很多都认为在日本创业的两位“毓”字辈的成就最佳。

当然,除了这两位“毓”字辈的,盛家还有几位也值得说上一说。

盛家二代的男人几乎都不争气,要么有纨绔气,要么有窝囊气,总之只能上当时上海滩的八卦新闻。

在这其中,盛老七的老婆后来竟成了孔祥熙的儿媳妇算是最轰动的了。

倒是盛家的几位闺秀很是当年上海滩的一道风景。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盛七小姐,盛爱颐。

这位名门闺秀为当年的上海滩奉献了三大新闻:一是和宋子文无疾而终的恋情;二是和三位家兄、两位侄子打遗产争夺战,并且赢了;三是创办了上海滩的百乐门。

第二个要说的是盛四小姐,她为民国制造了一个美男子,她的大儿子邵洵美。

在二三十年代的文坛上,邵洵美有“孟尝君”之美誉。为文艺,为朋友,他最肯花钱,甚至卖房卖地。他创办的“新月书店”更是汇集了一大批文化名人,胡适、林语堂、沈从文、梁实秋、潘光旦、罗隆基、叶公超、梁宗岱、曹聚仁、卞之琳等等都是当时的“新月”成员——

总体而言,盛家后人虽没有特别显赫的,但看点还是有的。对此,盛家四代,邵洵美的大儿子曾洒脱地说过:“六十年风水轮流转嘛,盛家和邵家的风水,大概已转到别人家去了。人家说‘富不过三代’,盛、邵两家到我这一代的上半期,已富了四代了,再往上一代也算是富有的,所以严格来说,我们已富了五代人了,大概应该吃点苦头了吧?人家说‘便宜不可以沾尽’,到了我们这一代,大概就该着把便宜还给人家了……”


黑句本


盛宣怀和胡雪岩都是清朝晚年著名的大商人,二人的身后都站着两座大靠山,一座是李鸿章,一座是左宗棠,不过最后当两座泰山对决的时候,李鸿章赢了,所以清朝末年波涛汹涌的商战之中,盛宣怀也取得了对胡雪岩的胜利,他自此成为了真正的晚清第一商人。

不仅如此,盛宣怀这个商人也是手握着巨大权力的,他的靠山李鸿章是这么评价他的:一手拿着钱袋子,一手握着官印子,财权两不误。


因为有着金钱洪流的支撑以及权力打着铺垫,所以盛宣怀的家族在后来自然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上海第一权势家族,他们的荣光一直从晚清穿透到了民国,虽然民国时期他们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了,但第一家族的地位却仍然是保存的。

其实不只是盛家,晚清的很多遗老遗少、权贵后代都凭借着祖上遗留下来的财产在民国过上了非常优越的生活。

宋子文和盛家七小姐盛爱颐初步相识

1916年是一个非常巧合的年代,在这一年袁世凯因为尿毒症发作去世了,而盛宣怀也比袁世凯早两个月离开了人间,在盛宣怀的四儿子盛恩颐掌握了盛家的大权之后,一个在日后绽放着强烈光芒的年轻人也在这一年进入了盛家,成为了盛恩颐身边的秘书。

这位年轻人就是日后大放光芒的宋子文,宋子文在担任盛恩颐秘书的期间,他认识到了盛家的七小姐盛爱颐。

宋子文是留洋美国的先进人士,有着非常大方的谈吐以及过人的见闻,并且还有着很强的财政能力,在担任盛恩颐秘书期间展现了自己非常出色的能力。

(宋子文)

虽然宋子文当时的地位不是很高,但是他的能力以及谈吐无不使他成为了一朵飘荡在盛府中的璀璨焰火,深深的吸引住了当时同样非常优秀的盛爱颐。
盛爱颐就如同那扑火的飞蛾,无法经受火焰诱惑地扑向了当时还是一个小人物的宋子文,二人自此展开了一段感人的爱恋。


(左一盛爱颐)

宋子文和盛爱颐的感情化作飞燕两分飞

不过在二人都以为这段感情能修成正果的时候,盛爱颐的母亲却因为宋子文父亲的背景嫌弃起了宋子文。

盛爱颐的母亲毕竟是前清第一商人盛宣怀的夫人,眼界自然就比较刁钻,她在调查过宋子文的背景之后,发现宋子文的父亲宋耀如虽然是一名比较成功的商人,但在此之前竟然在国外为别人拉过小提琴、当过传教士,这就让盛家的夫人很不能接受了。

(宋耀如)

当时毕竟不比现在,在那个年代的人看来,拉小提琴这种技艺绝对算得上是下九流的卑贱职业。

盛爱颐的母亲怕自己的女儿嫁给宋子文之后,自己会因为这件事情遭受到别人的笑话,所以就无地拒绝了宋子文的要求,而为了防止宋子文再继续地与盛爱颐接触,她就让她的儿子将宋子文打发到外地,阻止了二人感情的升温。

后来,宋子文前往广州投靠了孙中山,开始用自己的能力为孙中山建立了一套很完善的财政系统,在走之前宋子文是想邀请盛爱颐一起去的。

不过盛爱颐在犹豫不决下,她拒绝了宋子文的要求,这一次的拒绝,也使得二人彻底劳燕分飞,最终变成了不可能。

盛爱颐等待了宋子文多年,最后宋子文功成名就回到上海时,身边却有了别的女人

宋子文最后成为了孙中山的财政大员,在孙中山去世后更是为汪精卫主掌起了财政大权。

在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之后,宋子文也被蒋介石挖到了身边,成为了蒋介石身边第一号财政人物,与他的姐夫孔祥熙一同帮蒋介石打理起了钱袋子。

在此刻的宋子文是集金钱和权势于一身的,而当他再度回到上海的时候,他的身边却有了一名和他相伴一生的女人。


(宋子文夫妻)

而盛爱颐之前不想和宋子文走是因为她没有下定决心,她的人留下了,但是心却随宋子文飘走了,所以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等待宋子文,等待着自己都变成了一个大龄剩女都没有出嫁。

当她看到宋子文的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女人时,她的内心突然遭受了重创,她面若寒霜的看着宋子文,连个招呼都不打,直接扭头就走了。

宋子文经受过上次盛爱颐的拒绝之后,他以为自己一离开,盛爱颐会找个男人嫁了,所以他一直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才会在后来选择了另一位女人结婚。

此刻在得知盛爱颐为他等待了这么多年后,他感到了十分的愧疚,数次三番地想跟盛爱颐道歉,但是盛爱颐都拒绝了他的请求,并很快在自己母亲的介绍下,与她母亲的一名亲戚结了婚。

不过宋子文在后来还一直念念不忘着盛爱颐,在后来盛家有难,不得已求到宋子文手下时,宋子文都当即第一时间帮盛家办完的事情,可见他迟迟未忘的旧情。

盛宣怀的儿子盛升颐与宋子文外甥孔令侃之间的感情纠葛

盛家的后代中除了盛爱颐之外,还有着一名比较出名的儿子名叫盛升颐。

盛升颐有一名很漂亮的妻子,名叫白兰花,他们二人结婚多年,白兰花仍保持着非常动人的美貌,盛升颐为了与有着很大权势的孔祥熙夫妻笼络感情,于是就经常带着自己的妻子白兰花到孔祥熙的府中搓麻将。


(孔祥熙夫妻)

就是在这个搓麻将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让盛升颐后悔不迭的事情,在孔祥熙的府中,孔祥熙20来岁出头的儿子孔令侃竟然和盛升颐已经有40来岁的妻子白兰花勾搭在了一起,二人的相遇如同棉花遭遇烈火,瞬间燃烧融合在了一起。

二人经常趁着盛升颐不注意的时候外出私会,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事情最后还是让盛升颐知道了,因为孔家的权势太大,他不敢上门去闹,所以就和白兰花在家中吵了起来。

最后忍受不了的白兰花请求孔令侃带她走,孔令侃也向自己的父母亲提起了这门亲事,不过却遭受到了强烈的反对。


没办法的孔令侃在潜伏了数年后,最终借出国的时机用偷天换日之法将白兰花送到了菲律宾,最后二人在菲律宾结了婚,虽然二人有着巨大的年龄差,但最后还是携手相伴度过了晚年,一直不曾发生过波折。

而盛宣怀的儿子盛升颐却在这个事件中被扣上了一顶巨大的帽子,一生都挥之不去。

所以说盛家的后代中比较出名的我觉得是盛宣怀的女儿盛爱颐以及他的儿子盛升颐,他们二人的身上都发生了一段历史上留名的感情纠葛,他们的感情一段是令人遗憾、惋惜的,一段却是让人膛目结舌的。至于除了他们二人之外,盛家也出现了不少著名人物,不过在此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孤客生


盛宣怀在清末政局中已经是呼风唤雨,清末新政期间,最终担任邮传部尚书,不可小觑。

盛宣怀家族是近代上海的第一豪门,盛宣怀本人及其家族几代人均生活在上海,见证了近代上海的沧海桑田,起起伏伏,陵谷兴替,潮起潮落。一个家族的经历,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独家记忆,其中盛宣怀是这个大家族的核心,近代中国工业之父,洋务干将,一生走实业救国之路,创办了近代中国历史上11个第一,对中国近代化贡献良多。

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盛宣怀家族的兴盛开始于盛家的典当事业,早在咸丰年间,就以其巨额财富闻名乡里,至晚在同治七年(1868)盛家,盛家已经有典当行27家,但是到了清末民初,辛亥革命后盛家的典当行遭到了重创。盛宣怀的产业包括典当行都被政府军接管或查封,自此以后,盛家的典当再无先前那么风光。盛宣怀一生亦官亦商,亦中亦洋,创造了当时无人能企及的巨额财富,可谓是富可敌国。

他的儿女又多与豪门联姻,相互攀附,就形成一个以盛家为中心的上至京官大员、下至江南富豪的庞大家族网络,成就了盛的光辉岁月。

虽然盛宣怀一生有八儿八女,但是能够存活下来的儿子只有三个,其中真正能够继承家业的只有盛昌颐一人,但是英年早逝,1916年,盛宣怀去世了,葬礼浩大奢华。然后儿女们就分家了,从此各顾各家。其中后人最好的长时间在日本居住的大房和四房盛毓度,在日本东京的黄金地段芝公园盖了一幢写字楼,叫做留园大厦,奢华无比,外国人把它都叫坐China。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晚上看到张鸣老师去上海交通大学讲学,发的校园内的盛宣怀的照片。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盛宣怀在近代中国的威名之盛。我们更多知道的是“红顶商人”胡雪岩,而对于财富和当时社会地位要高于胡雪岩的盛宣怀所知要少得多,从出版上就能看出端倪,特别是前几年关于胡雪岩的书一本接一本,出了多本畅销书。而关于盛宣怀的书就少多了,可见两人在民间的影响力大小。


但实际上,盛宣怀在当时的财富和影响力都更盛,可以说盛宣怀是近代中国第一商人,在洋务运动时期,盛宣怀投身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世纪末期,盛宣怀控制了当时的轮船,电报,铁路,银行,纺织等一批重要企业,几乎掌握着中国经济的一半。据统计,盛宣怀创造了11项第一的业务,包括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等等。其中,盛宣怀还创办了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经济实力的大增,让盛宣怀还受到晚清政府的垂青,成为真正的权贵富豪。上海滩第一家族的称号,盛宣怀当之无愧。


而盛宣怀也成为了盛家最著名的人物,一般说来富不过三代,但那只的是一般的富翁,而对于盛宣怀这种一个时代都罕见的富豪来说,资产足够五六代子孙挥霍的。更何况盛家除了第二代有些堕落之外,像第三代就有优秀的人物出现,像盛毓邮,盛宣怀的孙子,在49年之后家族经过大的风波资产归零之后,闯荡日本开了新亚饭店取得成功。而盛宣怀的外孙中还有一位名人——邵洵美,誉为民国美男子,他在文化圈闯出了一番名堂。

你觉得目前上海滩的第一家族是哪个家族?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邵洵美


老李有刀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无论是官场还是商业都是一样,而盛宣怀和胡雪岩是晚清两个著名的商人,既然是商人就少不了很多商业竞争,所以就如同战场一样少不了头破血流,但是决定性的作用力却是来自于背后的靠山,一是李鸿章,二是左宗棠,很明显有靠山之间有商业就会涉及到利益,所以根本上是靠山的对决,而李鸿章赢了,这也就成就了盛宣怀,也就是这个上海第一家族。



但是很多人却不认同,因为很多人觉得胡雪岩势力,名气等等都比盛宣怀大,但是很多时候胡雪岩只是明面上的东西,并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加上靠山对决上的失利也就彻底的失败了。所以不应该断章取义,更应该考虑结果,还有其他的重要因素来综合考量。



盛宣怀这个人不单单只是会经商,他手中还拥有巨大的权力,而他的靠山李鸿章也说他是一手拿着钱袋子,一手拿着官印子,有钱更有势力。有着商业天赋的他,在晚清创下了11个中国第一,几乎掌握了商业的命脉,同时又有李鸿章官场上的帮衬,可以说已经是达到了官商的巅峰,拥有如此地位以及自己的商业帝国,被叫做第一家族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而在盛宣怀死后,他那庞大的家业更是叹为观止,为了清算他的遗产,请了专业人士算了两年多才搞清楚,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大概有二十多个亿了,在晚清的时候,拥有这样的家产势力的,恐怕真的找不到别的把,而盛宣怀的葬礼的花费就达到了30万大洋,可想而知,不差钱。



虽然在盛宣怀时期,家族势力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但是盛家的后人并没有因为盛宣怀留下的巨大的家产而再次创造当年的商业巅峰,不仅如此就连名气大的都没有,从这一层来考虑的话,的确只是一个人创造的神话,有一句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就是这个道理吧,就是再辉煌也不可能代代辉煌,在贫苦也不可能永远贫苦。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盛宣怀(1844—1916)是中国近代的杰出人物,其影响力不仅在官场,更在实业界,他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祖籍江阴,出生于中国常州,死后归葬江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

在内交外困、国力贫弱的清末,盛宣怀创造了十一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盛宣怀掌握和控制了当时的主要近代企业。旧中国近代化第一阶段中创建起来的主要近代工矿、交通运输和金融企业,大半通过盛宣怀之手。也就是说,盛宣怀是旧中国第一代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奠基人。盛宣怀开创的那些事业,轮船招商局、汉冶萍公司经历了100多年风雨,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津大学、交通大学培养了众多的高等技术人才;中国通商银行是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银行,打破了外资银行的垄断,还有铁路、电信……盛宣怀身体力行,历经艰辛,创办的各项实业都成为近现代中国各行业的“鼻祖”企业。

慈禧太后对盛宣怀的评价:“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

李鸿章对盛宣怀的评价:“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职敏瞻,堪资大用。”

张之洞对盛宣怀的评价:“可联南北,可联中外,可联官商。”

孙中山对盛宣怀的评价:“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

鲁迅先生对盛宣怀的评价:《从盛宣怀说到有理的压迫》:“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


他主要著作有《愚斋存稿》及《盛宣怀未刊信稿》《常州先哲遗书》《经世文续集》《林胡曾三公奏议》存世。盛宣怀终其一生都十分注重文档留存,各种文稿、信札、账册甚至宴客菜单,吉光片羽,无不悉心收藏。现主要存于上海图书馆。

对于盛宣怀家族,有人写诗道:“三代权势显赫 ,掌控大清实业。盛宣怀家族,百年豪门十年衰。”

盛宣怀家族的三代权势显赫是指:

常州盛姓中,尤以龙溪盛氏中“长房三分支派”最为著名。所谓“长三房”,是指迁常第三世盛芳有三子:用章为长房,元章为次房,顺章为三房。长房用章有三孙:长孙可仁为“长一房”、次孙可义为“长盛宣怀曾祖盛宣怀曾祖二房”、三孙可礼为“长三房”。晚清名臣盛宣怀一支即出自“长三房”。

盛宣怀之父盛康(1814—1902)字勗存,号旭人,晚号留园主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官安徽庐州、宁国、直隶诸州县知县、知府。咸丰年间任湖北督粮道、武昌道兼布政使、按察使,后移任浙江杭嘉湖兵备道、按察使。

少承庭训,生平为学不务章句,期于致用。寄情于金石、书画,留心乡邦文献,刻书甚多。设义学,义田,义等善举。光绪年间赴京参加“鹿鸣宴”,江苏抚院颁赠“望重儒林”匾额。卒于光绪二十八年,享年89岁。葬父茔之侧。

辑著《资治通鉴补》294卷、《皇朝经世文续编》120卷。

盛康生六子:宣怀、隽怀、廷怀(殇)、寰怀(殇)、星怀、善怀。

母亲费氏,费念慈的姑母。庶母富氏。

  • 大弟盛寯怀(1849-1872,椒荪),候选郎中。
  • 二弟盛星怀(1872-1894,薇荪),候选知府。
  • 范颐三弟盛善怀(1889—1925,莱荪)

  •  盛宣怀前后娶了两个夫人,5个妾,生有8个儿子,8个女儿。原配董舜畹(1846—1878,探梅署理江西粮道同邑董蓉初之女;继室庄畹玉(1866-1927)

八子八女:

  • 长子盛昌颐(1863-1909,燮臣),媳宗氏(1863—?)、陈氏(1880—1914)、沈氏、殷氏;长孙盛毓常(1897-1966);孙女盛佩玉(1905—1989),孙女婿邵洵美(1906—1968);重孙盛承懋(1941— )、盛承宪,盛毓常之子。
盛宣怀儿子
  • 次子盛和颐(1867—1884)三子盛同颐(1868—1919 艾臣),四子盛恩颐(1892—1958,泽臣),五子盛重颐(1893—— 沣臣),六子盛泰颐,七子盛升颐(1901—1964 ,频臣、萍臣),八子盛钧颐,早殇。
  • 盛宣怀儿子

  • 长女,适嘉兴姚赓韶。次女,适同乡冯敩干。三女,适无锡林志伟。四女盛樨蕙(1883—1929)。五女盛关颐,婿台湾板桥林熊征。六女盛静颐,婿刘俨庭,南浔四刘梯青长子。七女盛爱颐(1900—1983),婿庄铸九;外孙女庄元贞。八女盛方颐,婿彭震鸣,江西巨富周扶九的外孙,外孙彭国维。
  • 盛氏姐妹

    到了家族极盛期,盛公馆中吃闲饭的不下百十来人。妻妾成群,儿孙不知生活艰辛,赌马的赌马,嫖娼的嫖娼,抽大烟的抽大烟。盛宣怀从一个日本家族的管理模式得到启发。逝世前,他立下遗嘱,成立愚斋义庄基金会,遗产的一半分给各房子孙,另一半580万两银子放在愚斋义庄,本金不许动用,利息用于慈善事业,想用这个办法长期保住盛氏家族的一部分财产。


    1927年主事的庄夫人去世,再也没人能约束盛家的公子小姐姨太太,于是吵着分家的、争名分打官司的、要求继承遗产的、搞风流韵事的、闹诉讼案件的,盛家的很多事情,一度成为上海滩的街头新闻。

    1928年,离庄夫人去世不到半年,盛家子孙已在吵吵闹闹中分掉了愚斋义庄的六成本金。为了不致受国民政府阻扰,他们一致同意将其余本金捐给政府。愚斋义庄在盛宣怀去世后12年就寿终正寝。 

    盛家后人在庄夫人去世、愚斋义庄解散后便各奔东西,如今大多在海外。他的孙子盛毓邮、盛毓度兄弟后来去了日本,在东京创办了一家留园株式会社,经营餐饮和房产业,取名“留园”也是不忘祖业之意。

    此外,盛宣怀的后代们比较出名的还有三位:

    七子盛萍臣:上海足球史上队龄最长的球队——东华足球队的老板。在上世纪30年代曾有过颇为辉煌的战绩,史称“上海足球史上的黄金时代”,使上海一跃成为远东的足球重镇。

    孙子盛毓度:留学过日本,不仅是个成功的实业家,还是中日邦交史上有贡献的政治家,为中国与日本恢复邦交大声疾呼,故而享有“国士”之誉,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政论家之一。1975年,周恩来总理邀请盛毓度全家回国参观、探亲。1993年盛毓度在东京逝世,遵其叶落归根的遗愿,归葬上海归园墓园。 

    曾孙女盛勤:复旦大学教授。


老照片


盛宣怀,清末官员,洋务运动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慈善家,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盛宣怀家族被称为第一家族,是实至名归,一生经历传奇,创办许多开时代先河事业,涉及许多领域,影响巨大,中外著名。

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盛宣怀为家族创造了巨大的财富,那么他的后代各种各样,有不争气的,有纨绔子弟,有窝囊废……

盛爱颐,我们都知道和宋子文有缘无份的悲剧爱情,创立百乐门,后成为孔祥熙的儿媳妇。

接下来说说有出息的后代,盛毓度,去日本创业,开了饭店,靠着“要开一家精致的中国料理店”的创意,拿到日本多家大主的投资,全额7亿5千万日元。后继承祖父的议政的爱好,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政论家之一。


史论纵横


盛宣怀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是旧中国第一代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奠基人,他掌握和控制了当时的主要近代企业,同时还热心公益事业,其家族大多都是从他开始发展壮大,盛氏家族的兴旺与他分不开。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创造的11项"中国第一",为家族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这些都是他一手创办的,有了这些,你说他的家族怎不会兴旺?

其次,子女与豪门联姻,为家族发展做出长远计划

盛宣怀的儿女们与豪门联姻,互相依附,富上加贵,成为清末民初一支颇为庞大的家族体系,可谓近代上海滩最大的豪门显贵。盛宣怀共有七房妻妾,生有八子八女,成为清末民初一支颇为庞大的家族体系。他的后代,绝大多数人都吃老太爷留下的家业,成为一事无成的纨绔子弟。却也不乏热衷于实业,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延续着这个百年家族的未完传奇。

其三,杰出子女再续发展

四女儿盛樨蕙的大儿子邵洵美,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很有名气的诗人、翻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还曾被誉为“民国美男子”。在二三十年代的文坛上,邵洵美有“孟尝君”之美誉。为文艺,为朋友,他最肯花钱,甚至卖房卖地。当时能把实业与文学结合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开书店,办杂志,出新书等,广交朋友。

盛毓度是盛家老四恩颐的二儿子, 20来岁时留学日本。盛毓度不仅是个成功的实业家,还是中日邦交史上有贡献的政治家。他经常出席各种社团的演讲会,为中国与日本恢复邦交大声疾呼,故而享有“国士”之誉,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政论家之一。1975年,周恩来总理邀请盛毓度全家回国参观、探亲。

曾孙女盛勤,复旦大学教授,曾孙女婿著名学者钱文忠。

综上所述,这样的家族不愧为近代上海滩最大的豪门家族。


青梅煮史


近代史中,上海首富是盛宣怀家族,吓着了!这名很陌生呀!

盛宣怀,亦官亦商,小小年纪拿到了秀才文凭,且是个官二代。1870年通过乃父的关系进入李鸿章幕府,协助李鸿章的洋务运动,颇得李鸿章的赏识。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磨炼,轮船招商局、铁路总公司、天津邮电局、中国通商银行,等大宗洋务都入盛宣怀的怀中。还有湖北铁矿、汉冶萍公司也是他一手操办的。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


而在另外一面,他的官运也平步青云,节节高升!

1870年入李鸿章幕府后,到了第二年,李将他升到了知府官阶。厅级呀老兄,这官阶不小了呢!

1896年授四品京堂候补,督办铁路事务;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设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授太常寺少卿衔。

1897年5月,被补授大理寺少卿衔。

1901年11月,被赏太子少保衔。

1902年2月,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

1905年,着加恩可在紫金城内骑马;

1908年,任邮传部右侍郎;

1911年,升任邮传部大臣。

这官是越做越大,事业也随官阶上升越来越强,终于获得清末十一个第一!分列如下:

一,铁路京汉铁路;

二,轮船招商局;

三,中国电报总局;

四,内河小货轮公司;

五,中国通商银行;

六,钢铁联合公司汉治萍;

七,师范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

八,勘矿公司;

九,公共图书馆;

十,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

十一,中国红十字会。

看这些企业,家家国国也是分不清呢!不过清王朝本来就是家天下!家国不分也是正常的现象。

他的后人也有几个很有出息,分别是:

1,盛毓邮,盛家长房长孙,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来又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毕业,实业、商业搞得有声有色!

2,七子盛萍臣,上海东华足球队的老板,30年代业绩辉煌,留下上海足球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3,孙子盛毓度,留学过日本,不仅是个实业家,也是中日邦交上有贡献的政治家。被誉为“国士”,是日本最受欢迎的政论家。

文章又弄的很长很臭,十分抱歉,耽误你的宝贵时间,谢阅读!有错之处敬请指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