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时候朝廷是怎样发工资的,古代的工资就是银子吗?

郝兆霞


我们现代人在发放工资的时候,去财务室领个工资条,工资也直接给你打到银行卡或者支付宝之类的,也很少领现金了。但是古代的时候朝廷是怎么发放工资的呢?总不能打官员的微信钱包里吧。

在古代,三生六部制施行以后,朝廷有个部门,叫做户部,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其他的不用知道,反正官员发钱就是这个部门负责的。当然了,总不能让各地的官员都到京城来领钱吧,于是户部在各地就有了分支机构或者办事处。每到发工资的时候呢,别指望人家会给你送上门来,一般是官员拿着证明文件,到办事处或者仓库去领取自己的俸禄,而且古代的工资一般都是半年或者一年一结算的。

古代的工资类型呢,也比较的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朝代,官员的发放的俸禄不一样,数目也不一样。俸禄类型的话,一般可以分为银子、锦帛、禄米、土地以及后来出现的银票等等。当然以银子和禄米比较多,锦帛和土地比较多的是作为赏赐存在的,所以我们看电视剧一般看到的是俸禄多少两,禄米多少石。

俸禄的数目这一块,根据历朝历代的不同,最富有的应当算是宋朝了,俸禄丰厚,名目繁多,有俸禄、绫罗绸锻、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在宋朝,当官就意味着发财,拿我们所熟悉的包拯包青天为例,他在任开封府尹的时候,同时身兼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

据宋仁宗时期的《嘉佑禄令》记载,龙图阁直学士每年的俸禄是:铜钱1656贯,绫10匹,绢34匹,罗2匹,棉100两。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包拯做开封府尹每年的俸禄是:铜钱19200贯(公使钱18000贯,添支钱1200贯),粮360石(米、麦各一半),柴禾240捆,干草480捆。
包拯还分到朝廷无偿划拨的耕地两千亩,而且允许收租,不缴国税。按每年收租一石米算,一年就是2000石。

听不明白?大概换算一下购买力,再刨去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包拯在现在算是年收入过千万的人吧。所以在宋朝,即便是清官,也可以活得很自在。

我们再看看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抠门的明朝。明朝俸禄之低,就连《明史》也记载: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大概源头在于老朱是贫苦出身,深知民间疾苦吧……按照洪武年间的俸禄计算,一品大员年收入换成现在大概是30万吧,虽然我们看来也不算低,但是那是一品大员啊,总共才几个人啊。明朝县令的年收入是一万七左右,等于月收入一千四,所以明朝官员穷的可以。


其实在老朱制定俸禄的时候是经过考量的,毕竟他也是贫苦出身,可以有个衡量标准,但是后来者没有这个标准啊,所以物价一直在涨,却唯独工资不涨的惨剧出现在了明朝。


悠然岁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插个相关的小知识,也就是题主所问的工资。

工资又被称为薪水,那么薪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上记载了这么一句话:“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

意思是陶渊明给自己的儿子送了一个仆人,并写信告诉他说:“以你每日的开销费用,你是很难自己供自己的,现在拍个仆人给你砍柴汲水。”

由此之后,后人们也就逐渐把工资称为“薪水”。

言归正传,中国古代的的官员们工资,众所周知,被称为“俸禄”。而在历代朝廷的官员俸禄制度中,官员的俸禄主要有土地、实物、钱币等几种形式。

商周时期,公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采邑,将封地内的经济收入扣除掉上缴天子的部分,剩下的就作为实际俸禄。这一时期,主要以土地作为俸禄的支付方式,即以封地的大小来衡量俸禄多寡。

而从春秋末年至隋唐之际,主要是以实物为官员工资的支付形式。而其中又以粮食作为实物支付的主要种类。古汉代以来的官员,有五百石、两千石高官这样的称呼。

唐代以后,货币经济逐渐繁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则主要以货币的方式发放官员工资。

秦始皇灭六国之后,统一了度量衡,官阶和俸禄均以“衡”的单位“石”来表示。而到了汉代,逐渐将官阶于俸禄分成两种方法表示。官秩以“石”表示,官俸则用“量”的单位“斛”来计算,如最高秩官为万石、俸三百五十斛等。

汉代官员工资虽以“量”为单位,但工资的形式并非都是实物。尤其是在粮食运输困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下,于是出现了将谷物粮食折算为钱币发放的形式。而实际上西汉时大多以钱币支付,而东汉则“半钱半谷”。当然,除了常俸外,官员还有衣物的供给,以及酒肉果品的赏赐以及医疗待遇等。

魏晋时期群雄割据,民生凋敝,俸禄比较混乱。曹魏时工资以布帛和米、麦等实物支付。西晋时工资以日计算,安春秋两季发放、支付形式有米、绢、绵、钱、菜田、杂役等。而为了优待官员,从西晋开始又实行了占田制,官员安品秩占田,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才废止。而北魏初期,百官没有工资,导致贪污成风。自北魏太和末年到隋朝初,官员工资依然给谷帛等实物。

而到了隋唐时期,官员的工资形式主要是由米、田两种。隋朝官员的工资分为京官、外官两种支付标准。京官按品级、外官按州、郡、县的等级计户食禄。除俸禄外,还有职分田,以品为差,由一顷到五顷不等。

唐代的工资又分为岁禄、月俸、职分田三种,以实物、货币、土地的形式支付。岁禄就是禄米,依品秩按年发放;月俸则对是对官员的补贴,包括食物、庶仆、杂用等多项,每月以钱支付;职分田则是朝廷给任官的土地,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至于到了宋代,由于宋代货币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百官除了正俸外,还有服装、禄栗、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即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宋代官员的待遇之好,可谓中国封建王朝之最,由此可见一斑。大宋朝廷把官员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比今日的公务员待遇也不遑多让了。

到了明代则实行折算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而其中以货币为主。清代则以银米兼支,但还是以银为主。京官有俸银、禄米、外官有养廉银。

历代的俸禄制度虽有所不同,但不过大豆是经由实物支付形式逐渐发展到货币支付。在古代的封建社会里,朝廷发放报酬给官员,是为了鼓励官员恪守本质。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