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气在燕——燕王朱棣做皇帝,是命运的必然,也是一次历史的偶然

公元1402年正月,朱棣率大军二十万南下,兵发南京。

朱棣大军神速地绕开山东之后,所遇到的最强劲对手,就是徐辉祖。

徐辉祖,大明开国元勋徐达长子,世袭魏国公,高大英俊又文韬武略的的将门之后。徐辉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朱棣的妻子徐氏的亲哥哥。换句话讲,朱棣与徐辉祖,是妹夫与大舅子的关系。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战争开始之前,徐家人作为朱棣在京城的一门亲戚,为了家族站队的永远正确,就开始了投机式的两面下注。明面上,大哥徐辉祖坚定地站在朝廷这一侧;而私底下,弟弟徐增寿,则偷偷地站在朱棣这一侧提供军事情报。

王气在燕——燕王朱棣做皇帝,是命运的必然,也是一次历史的偶然

这事的分工始终如一,而且从头至尾看不出演技上的任何破绽,你不得不佩服战神徐达的后人之聪明。

比如,早在战争还没有开始之前,朱棣的三个儿子在南京的时候,徐辉祖就曾经秘密地上书,对建文帝评价自己的三个外甥——三个人中,最不老实的就是老二朱高煦。这个朱高煦看上去并不忠于皇帝你,而且我觉得他以后也会背叛他的老爹朱棣,以后一定是心腹大患啊。(“三甥中,独高煦勇悍无赖,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为大患”《明史.列传.卷十三》)言外之意,徐辉祖建议这三个外甥要是放也不能全部放回去,要是留一个的话,建议留下老二朱高煦。

徐辉祖暗中上书黑朱棣,弟弟徐增寿在同时则保朱棣。

建文帝听完徐辉祖的汇报,找徐增寿征求意见,徐增寿却表示这事不存在。

于是建文帝该放人还是放人了。

尾声也颇为无厘头。我们并不知道,是否朱高煦也听说了这件事情。朱家三兄弟离开南京的时候,朱高煦特意跑到了他大舅的马圈里,偷了一匹马跑了。徐辉祖派人追,也没有追上。

徐辉祖的军事指挥继承了父亲徐达的优良传统,在同北军的缠斗中,连战连胜,一时之间北军被困在淮河以北的大片开阔地上,无法动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南军和北军谁也输不起的中原大战,成败在此一举。在徐辉祖的指挥之下,朱棣的北军,占不到丁点便宜。

建文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这一天,朱棣的部队快撑不住了。很多士兵纷纷表示希望杀回北方,不在这荒郊野外的受罪了。一场哗变在即的千钧一发之际,站出来稳定军心是大将朱能,他的一番慷慨陈词,大军重新振作。

除了朱能,还有朱允炆。

正在朱棣一筹莫展,进退维谷的时候,建文帝出手相助。不知道出于何种心理,年轻的建文帝召回了在一线殚精竭虑的徐辉祖。正如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国共内战一样——“天下谁人不通共”。六百年前发生在大明帝国的这场“南北战争”中,无论怎么看,建文帝才是南军内部最大的卧底。

士气高涨的南军,在徐辉祖走后,军心涣散而无法组织起有效进攻。北军定点清除了最大的障碍,长长地缓了一口气,没有再费多大周折,就举旗继续南下。

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复盘来看,朱棣的这次长途奔袭,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军事冒险。在没有后方根据地的情况下,朱棣的这种长途奔袭,跟历代的农民军流寇作战,没有实质区别。此外,一旦在南京城下久攻难克,朱棣被勤王的军队四面合围,聚而歼之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然而,历史有必然,也有偶然。现实主义者朱棣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但他在朝廷步步紧逼之下,最终铤而走险,又在建文帝的招招失策的情况下,总能化险为夷。对这些完全无法解释的现象,我们只能相信早期投靠朱棣的,北平都指挥使张信他妈所说的——“王气在燕”。

兵临南京城下的时候,建文帝居然天真地提出了“划江而治”的方案,这个方案被没有悬念地拒绝了。万念俱灰之下朱允炆杀掉了朱棣的小舅子徐增寿,并且是亲手操刀。这样的愤怒,其实于事无补,只能是一种进退失据之下的泄愤而已。

公元1402,年,也就是建文四年的六月十三,完全丧失了革命理想的败军之将李景隆,悄悄打开了南京金川门。朱棣大军,进入南京,文武百官纷纷跪倒在路旁,高呼万岁。

在一场大火之后,建文帝不知所踪。

王气在燕——燕王朱棣做皇帝,是命运的必然,也是一次历史的偶然

朱棣称帝后,原来朱允炆身边的那些不肯投降的大臣们,比如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绝大多数被灭族,甚至灭十族。北方抵抗朱棣最为激烈的山东,河北一代,不管百姓还是官员,都被朱棣残酷对待,尤其是铁铉。

这一年,是朱元璋死后的第五年。作为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他的《皇明祖训》没有成为子孙和睦的红宝书,反而成为了叔侄相残的参考资料。仅仅二十几年之后,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就和朱棣的孙子朱瞻基,上演了另外一个版本叔侄相残。强势而勤政的朱元璋在地下有知,或许会为自己当年的那些极端措施,留下一滴悔恨的眼泪。

王气在燕——燕王朱棣做皇帝,是命运的必然,也是一次历史的偶然

-----------------

备注:本文是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整本书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国史》。欲知上下文,请关注“唐岛渔夫”头条号。更多最新内容,请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原帖——“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原贴已更新三十五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