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拉松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嗎?

跑馬拉松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嗎?

  • 楊嶺楠 編譯

馬拉松近年來在國內趨勢大漲,漸漸演變為一種社交的符號。凡朋友圈所到之處,在馬拉松的霸道攻勢下,無一不淪陷,大家不是在迎風奔跑的路上,就是在帶月荷鋤歸的途中,常有人曬夜跑紫禁城一環的軌跡圖。跑馬拉松的朋友們多對各類跑步的專業性知識有些研究,會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訓練。我們今天也來談談馬拉松與免疫力之間的那些事兒。

英國巴斯大學的學者詹姆斯·特納(James Turner)和約翰·坎貝爾(John P Campbell)發現,人們通常以為像馬拉松這一類耐力運動會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體處於感染風險之中,比如會容易患普通感冒。但是,兩位學者在最新的研究中發現,這一觀點並不準確。而準確地說,鍛鍊會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關於馬拉松對於人類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

耐力型運動抑制免疫系統的說法源於80、90年代。在彼時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競賽運動員(如洛杉磯馬拉松比賽)進行詢問,問他們是否在比賽結束後幾天或幾周內有感染症狀。結果很多運動員自稱確實出現感染症狀,這就奠定了此說法的來源,研究人員因此認為耐力運動會增加人體的感染風險。

這些研究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就是所謂“感染”的症狀並沒有在實驗室中加以確認,因此,我們並不知道運動員所說的症狀是否真是疾病的症狀。近期越來越多的研究都表明,大部分馬拉松後聲稱出現的症狀並不是真正的感染症狀,相反,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比如過敏。

早期的研究都把“感染”風險增加的原因歸於免疫系統受到了抑制。運動的確對免疫作用有很大的影響,但這些影響在早期被誤讀了。

運動對免疫細胞的影響體現在兩方面。首先,人在運動時,血液中的免疫細胞會急劇上升。其中部分細胞,像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它的作用是對抗感染,數量可以增加十倍。然後,當運動停止,血液中的部分免疫細胞數量會劇烈下降,有時甚至下降到運動前幾小時的水平以下。

很多研究人員因此將運動後數量下降的免疫細胞現象解讀為免疫受到抑制。但是,我們現在已經弄清免疫細胞數量的下降並不意味著這些細胞消失或者被破壞,而是轉移到了人體內可能受到感染的部位。

拿人體肺部來進行示例,人在運動時呼吸更快更深,這會增加吸入感染異物的風險。因此,免疫細胞是針對運動去尋找人體有可能感染的部位了,這樣在運動後幾小時內,數量才呈現了降低態勢。所以,實際上並不是早期研究人員所認為的免疫受到抑制。

早期研究人員誤讀的另一原因是人在跑完馬拉松後唾液中抗菌和抗病毒蛋白質水平的下降。這些蛋白質(比如免疫球蛋白A)是抗擊細菌和病毒通過嘴部和鼻子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但當時的研究沒有考慮到一些技術性問題,像免疫球蛋白A的測量基準。比如,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水平不單與運動有關,還與心理壓力、飲食、口腔健康甚至“口乾”症相關。而早期的大部分研究卻沒有權衡這些因素。

當今很多研究人員都在研究運動對免疫的益處。比如,有人體研究在探索打預防針或疫苗之前鍛鍊幾分鐘對促進疫苗作用的大小。也有其他的實驗室動物研究顯示,運動有助於免疫系統檢測並殺死癌細胞。最新的研究也表明,運動甚至可以延緩衰老。

跑馬拉松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嗎?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向馬友致意!


享受馬拉松,做好防護

進行強度較大的運動本身不會增加感染的可能性,但是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可能。一方面,參加任何大型集體的活動都會增加感染的機會。另一方面,公共交通也會增加感染的風險,比如長途飛行加上不充分的睡眠都有可能使身體易受感染。而其他因素如飲食不當,受寒淋雨和心理壓力都會增大感染的可能性。

我們可以儘可能減小這類集體性運動的潛在負面影響,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衛生。注意洗手,或使用抗菌免洗洗手液清潔雙手,避免接觸嘴部、眼睛和鼻子,避免與他人共用水杯或水瓶,儘量減少與可能感染的人接觸。我們只管把控好可以把控的因素,至於超出我們控制範圍的,無需杞人憂天,畢竟運動的正面意義遠大於負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