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0、运20都有重磅消息,但更重磅的是轰20!

2018年5月8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三维宣传片《大国起飞》,宣传片在片尾以长达9秒的“彩蛋”形式公布了一架飞翼式结构、全身覆盖厚厚帆布的新机型,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国新一代隐身轰炸机——传说中的轰-20战略轰炸机!

J20、运20都有重磅消息,但更重磅的是轰20!

图片:宣传片中展示的下一代轰炸机,从机翼折角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前缘双后掠翼飞翼布局。

有意思的是,与俄罗斯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不停公布各式各样的方案不同,中国的下一代轰炸机在还处于“传说”阶段,就被军迷朋友们准确定位到了“飞翼”结构,也就是一种类似于美国B-2隐身轰炸机的机型外形。

为什么“飞翼”结构最适合隐身轰炸机呢?

J20、运20都有重磅消息,但更重磅的是轰20!

飞翼结构英文叫Flying-wing,简单说就是一种既没有平尾又没有垂尾的全无尾布局,甚至采用翼身融合后,连哪里算机身,哪里算机翼都不是界限很分明。整架飞机可以说就是一个大风筝一样的机翼盒体。

说到飞翼,人们往往会想起美国最先进的隐身轰炸机B-2!其实,B-2的研制公司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确实是世界上最醉心于飞翼结构的航空工业公司。

J20、运20都有重磅消息,但更重磅的是轰20!

早在1923年,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杰克·诺斯罗普就着魔了一般迷恋飞翼结构,他制造了几架小比例验证机进行概念评估,最有名的是1940年7月3日首飞的N1M飞翼验证机。

在二战期间,他设计了一种飞翼轰炸机方案——XB-35战略轰炸机。该机翼展52.43米,机翼中央弦长11.43米,翼尖弦长2.74米,中央机翼后缘具有向后伸出的尾椎。飞机由4台螺旋桨发动机推进,机组人员都坐在飞翼中央的乘员舱中,一共9人,包括3名机枪手。

这3名机枪手通过遥控操作飞机上的7座炮塔,共有20挺12.7毫米机枪,其中中央机翼背腹各有一座4联12.7毫米机枪炮塔,尾锥末端有一座4联12.7毫米机枪炮塔,发动机舱外侧的翼面上下有4座双联12.7毫米机枪炮塔,火力非常强大。

这种飞翼轰炸机能够携带23吨的炸弹实现远距离的战略轰炸。

J20、运20都有重磅消息,但更重磅的是轰20!

图片:从伴飞的P-61“黑寡妇”夜间战斗机上拍摄的XB-35轰炸机巨大的飞翼。

但是美军在对该机进行评估后认为,在二战结束前这种飞机不大可能实现量产,而且二战让喷气式战机登上了舞台。因此,美国军方要求诺斯罗普停止螺旋桨推进的XB-35的研制,转而研制喷气式飞翼轰炸机,这就是后来的YB-49战略轰炸机!

YB-49在XB-35的基础上开始研制,使用了8台喷气式发动机代替4台螺旋桨发动机,没有了巨大的螺旋桨桨叶,使得YB-49轰炸机从正面看就像一架科幻的飞碟。在试飞中经常出现地面雷达难以追踪YB-49的情况,在仅仅依靠飞机外形就实现了一定的雷达隐身,这也让诺斯罗普抓住了飞翼结构在未来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优点!

J20、运20都有重磅消息,但更重磅的是轰20!

图片:改为喷气式的YB-49轰炸机。

在描述火星人入侵的上世纪50年代老电影《世界大战》中,就有一架YB-49参加了拍摄,该机向入侵的火星人投掷了核弹,而有意思的是在新时代的同样描写外星人入侵的电影《独立日》中,投核弹的任务交给了同样是飞翼布局的B-2隐身轰炸机。

J20、运20都有重磅消息,但更重磅的是轰20!

图片:科幻的YB-49是所有航空迷心中的梦!

虽然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技术还不能完美地解决困扰飞翼轰炸机飞行稳定性的难题,最终导致YB-49轰炸机也没有能够转正。但在测试飞行中,诺斯罗普公司越来越体会到飞翼结构具有的天然隐身性,随着现代化飞控计算机和线传系统的诞生,飞翼轰炸机的稳定性已经不再是问题,一款被称为“幽灵”的新轰炸机在诺斯罗普的厂房中诞生,这就是传奇的B-2轰炸机!

J20、运20都有重磅消息,但更重磅的是轰20!

图片:正面看YB-49,这种飞翼使其具有天然的隐身性。

J20、运20都有重磅消息,但更重磅的是轰20!

图片:B-2轰炸机继承了YB-49的飞翼结构,隐身性无人出其右。

中国对飞翼结构的研究虽然美国要晚很多,但是却赶上了电传操控的好时代,在研究过程中进展神速。除了当前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有人驾驶轰炸机,在无人机方面飞翼结构早已大行其道,多种国产无人机都采用了这一结构,说明中国航空人对“飞翼”结构的特性已经了然于心!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未来的“轰20”必然也是一架飞翼轰炸机!

J20、运20都有重磅消息,但更重磅的是轰20!

图片:同样采用飞翼结构的中国利剑无人机,证明了中国在飞翼飞机飞控上的难题已经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