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本質,聆聽未來 : Gravity 懸浮音響上手體驗

回归本质,聆听未来 : Gravity 悬浮音响上手体验

2016 年魅族眾籌的 Gravity 無線音箱憑藉精緻的設計贏得了大家的支持,但由於種種原因,項目最終跳票,在極少數媒體拿到測試機後,這款音箱就此淡出了我們的視線,直到兩年後的今天。

回归本质,聆听未来 : Gravity 悬浮音响上手体验

打開 Gravity 包裝的那一刻,我就知道這兩年的等待是值得的。使用透明部件的音箱有很多,哈曼卡頓甚至推出過不少全透明的音箱,但像 Gravity 這樣優雅、或者說充滿禪意的設計前所未有。不對稱的透明底座與頂部的透明稜鏡無疑是外形設計上的重點。因製造工藝限制,魅族最終選擇對稜鏡進行全手工打磨,這可能也時 Gravity「遲到」了兩年的原因。

回归本质,聆听未来 : Gravity 悬浮音响上手体验回归本质,聆听未来 : Gravity 悬浮音响上手体验

Gravity 將操作面板放在了背面,正面幾乎沒有任何標誌。左側為電源接口與 AUX 輸入口,旁邊是音量與播放操作按鍵;考慮到 Gravity 的懸浮效果,使用時最好通過 Wi-Fi 連接,不過 Gravity 主體與桌面的距離並不大,所以即使選擇 AUX 線纜輸入(線材在包裝裡就有附贈),也不會破壞 Gravity 的「懸浮感」。

回归本质,聆听未来 : Gravity 悬浮音响上手体验回归本质,聆听未来 : Gravity 悬浮音响上手体验

稜鏡底部應該是使用了半透膜,稜鏡不顯示內容時也不會反射主黑色的主體,而是顯示接近透明的白色(不過有些角度會看到彩虹紋)。使用時接上電源,光線由主體部分的屏幕投射進稜鏡、經稜鏡內部反射到正面。畫面看起來不像顯示在稜鏡的表面,而是顯示在稜鏡內部,看起來像是漂浮主體上方,顯示效果十分精緻。但受到顯示原理限制,如果不是正對 Gravity 稜鏡的話,畫面無法顯示完全,略有遺憾,希望魅族可以調整畫面顯示佈局,為畫面加入保護區,從而擴大 Gravity 的可視角度。

回归本质,聆听未来 : Gravity 悬浮音响上手体验

Gravity 提供 Wi-Fi、藍牙與 AUX 連接,藍牙連接模式默認開啟,手機搜索連接後方可使用。在藍牙或 AUX 連接模式下,Gravity 無法獲取歌曲信息,所以此時稜鏡不會顯示歌曲播放進度等曲目信息,而是顯示裝飾性的波形(裝飾性在於它所顯示的波形與當前曲目一點關係都沒有,真的只是裝飾)。簡單配網後就能通過手機對音箱進行遙控,因此上文提到的正面無按鍵設計並不會對 Gravity 帶來不便。

聲音方面 Gravity 選擇使用兩個 40 毫米全頻單元與定製的被動單元,輔以德州儀器的數字功放芯片。參數各位於其他桌面音箱大同小異,所以下面主要分享一下我的上手體驗。

回归本质,聆听未来 : Gravity 悬浮音响上手体验

雖然 Gravity 在體積上不佔優勢,47 毫米的主體高度與 40 毫米的單元看起來一般,但播放時卻展現出了遠超出其體積的聲場。很難相信這樣的聲音只需要通過兩個 10 瓦的單元就能實現。聲音聽起來開闊但不零散,細節得以很好的保留。根據魅族的說法,Gravity 採用了常見於便攜音箱的 Dirac Power Sound 聲音優化技術,為這種小尺寸的單元帶來了多方面的提升。不同於其他音箱軟件層面上的調整,Dirac Power Sound 在開發期間就著手對音箱硬件進行優化,從而能真正提升其聲音表現。而體驗中這一技術也確實讓 Gravity 突破了體積限制,帶來了更廣闊的聲音,同時也沒有出現明顯的失真現象,聽起來聲音清脆。中間的被動單元在音量小時表現不太明顯(畢竟是被動單元),但只要將音量提高到 50% 處左右,清晰有力的低音就得以釋放。

Gravity 不是智能音箱,內部也沒有電池,無法脫離電源使用,但體驗過 Gravity 的編輯都對它讚不絕口。它的低音可能不如大型 SoundBar 那樣震撼,也不如 Google Home 或 HomePod 那樣智能,但 Gravity 對聲音的專注讓我對讚賞有加。就像我之前說的一樣,聲音才是一個音箱的本質,而且 Gravity 的外觀實在讓我印象深刻。

回归本质,聆听未来 : Gravity 悬浮音响上手体验

兩年前,魅族選擇在眾籌網站對 Gravity 進行眾籌,兩年後的今天,魅族在智能音箱的浪潮中選擇堅持推出這款非智能無線音箱。在兩年時間裡魅族曾經對 Gravity 的尺寸進行修改,但在美學與音質面前,魅族堅持採用最開始的方案。可能也正是這種堅持,讓魅族在看重智能、妥協音質的今天堅持以硬件帶來優秀的聲音,以精巧的設計帶來優雅的外觀,也讓音箱的重點回到聲音,迴歸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