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说到花木之乡静观

大家立马就会想到素心村的素心蜡梅

而说到素心蜡梅

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那就是素心村的村党总支书记李伟

在静观镇,有一个因素心蜡梅而命名的村子叫做“素心村”,目前全村940余户村民中,超过半数的村民种植有规模不等的蜡梅。近年来,在村党总支书记李伟的带领下,全村党员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积极调整花卉苗木产业结构,以蜡梅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静观蜡梅香飘全国的同时也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一个绿色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初现。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街道整洁的素心村

“打工仔”回家务农成专家

今年40岁的李伟,高中毕业便离开素心村外出打工,走南闯北十余年,回乡前,在水土镇一家生产发电机配件的机械厂当技术工人。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娃,长年在外打工,虽然多时每月工资能拿到三四千,但李伟总觉得心里少了点什么。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机械厂效益下滑,李伟决定回乡务农。

素心村迄今已有500多年的蜡梅种植历史,多年来,尽管收入不多,但种植蜡梅已成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的方式之一。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回到家乡的李伟,和父母一样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泥土的温馨和空气的芬芳,让他心感踏实之余,也萌生了在花木上做文章的念头。

想要在花木上做文章,不懂技术可不行。为此,李伟一头扎进种植园里,钻研起了花卉苗木种植技术,几年下来,他便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木专家。对于自己掌握到的技术,李伟也从不吝啬,他经常来到田间地头现场培训,把蜡梅修剪、摘心、抹芽、保花、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带到当地农户身边。

深度挖掘让蜡梅实现更高价值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时在素心村,蜡梅的价值仅仅是作为一种绿化苗木和观赏性花卉,村民每年靠出售苗木和鲜切花赚取微薄的利润。如何增加花农收入?李伟想到了通过深度挖掘蜡梅价值,丰富蜡梅产品,延长蜡梅产业链的办法。

“菊花能制茶,蜡梅为什么不行?”思想开放,又肯钻研,很快李伟便做出了蜡梅花茶、蜡梅纯露等产品。同时,通过市场调研,李伟联系到药厂,每年将蜡梅干花作为中药材出售。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静观蜡梅花茶

“世界上有玫瑰花精油、薰衣草精油,但作为‘蜡梅故乡’的静观却不能萃取蜡梅精油,这是一种遗憾。”李伟告诉记者,只有研发出市场上少见甚至没有的产品,才能真正提高静观蜡梅的知名度。从2016年起,他多次尝试萃取蜡梅精油,历经十余次失败,2017年初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成功萃取了首批蜡梅精油。而在此之前,重庆尚无成功萃取经验。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静观蜡梅精油

此外,为解决销路问题,李伟还在阿里巴巴、淘宝平台组建了静观花乡网,把独具特色的静观蜡梅产品推向全国,深受消费者喜爱。

建设绿色富裕新农村

蜡梅产业链的延伸,直接带动了蜡梅鲜花价格的大幅上涨。“2016年的时候大概3.5元一斤,今年涨到了7元左右。”素心村花农邓远富告诉小布,去年他种植了约3亩地的蜡梅,总收入近3万元。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资料图:素心村村民剪蜡梅鲜花出售

随着市场行情的水涨船高,花农们腰包鼓了,种植蜡梅的劲头儿也更加高涨。据统计,2014年静观镇蜡梅种植面积约8000亩,到2017年,全镇种植面积增加至1.2万亩,仅蜡梅鲜花产量就达到100吨,花农人均年收入达16800元。

蜡梅产业成为了当地新的支柱产业。围绕蜡梅产业,素心村建起了蜡梅文化博物馆、特产专卖店、酒店和停车场,不少村民还办起了农家乐。

作为当地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李伟也深得村民们的信任。2011年,他当选为素心村委会主任;2016年,任素心村党总支书记。在李伟的带领下,素心村先后被评为2016年重庆市绿色新村、2017年全国生态文化村、重庆市2017年绿色示范村庄等。

“下一步,我们要利用好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发挥‘蜡梅故乡’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让农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谈及未来,李伟充满信心地说。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全媒体记者:邓公平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