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風險事件!證監會邀深圳證監局:全國用證券公司風險監測體系

防範風險事件!證監會邀深圳證監局:全國用證券公司風險監測體系

深圳證監局官網7日轉載財新報道稱,深圳證監局分別於2015年、2016年、2017年啟動證券公司風險監測體系、資產管理業務報送及分析系統、私募基金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工作。

同時,據瞭解,三套系統本質是通過監管科技手段實現穿透式功能監管,希望通過及時、全面的監測及系統化分析,幫助監管者在事中乃至事前及時發現風險。證監會已邀請深圳證監局向全國其他地方局推介使用證券公司風險監測體系。

監管如何長出“牙齒”,走在風險之前,一直是證券市場監管部門面臨的難題。以往的監管更多是事後監管,沒有將風險處置在苗頭階段。

隨著資管亂象、股市高槓杆配資、債市違約等風險事件頻頻挑動市場神經,證券監管部門也通過高科技和大數據手段完善監管體系,啟動事前、事中風險導向型監管,加強對風險的預研預判,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有效摸排並妥善處置各類風險,將風險處置在萌芽之中。

“監管需要數據,更需要對數據的分析能力。”深圳證監局相關處室人員對財新記者說。她指出,科技監管系統大大提高監管效能,通過數據分析,監管可以更有效地掌握轄區總體風險狀況,在數據中發現風險苗頭,及時規範市場行為。

監管部門通過向下反饋風險信息,倒逼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自身風控管理能力,為金融機構自身風控體系“補位”。

深圳證監局分別於2015年、2016年、2017年啟動證券公司風險監測體系、資產管理業務報送及分析系統、私募基金監管信息平臺建設工作,覆蓋深圳轄區22家券商、63家持牌資管機構(主要指券商資管公司、公募基金及基金子公司)以及4566傢俬募機構,覆蓋的資產管理規模合計超10萬億元。

據統計,深圳證監局近三年摸排出場外配資、債券代持、銀行委外業務、場外期權、資管產品投向房地產、定增及新三板掛牌公司、私募基金跨區域、跨界經營等潛在行業性風險及隱患,並及時處理,維持轄區內整體風控水平穩定,未發生大規模風險事件。

根據證券時報,同花順整理

防範風險事件!證監會邀深圳證監局:全國用證券公司風險監測體系

獲取更多投融價值資訊,敬請關注雲投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