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綜合體賽道,好上不好「行」?

2018年,教育綜合體發展進入爆發期。

教育綜合體賽道,好上不好“行”?

在四部委新政的助力下,不管是黑白名單制,還是嚴格的“辦學許可證”准入制度,都讓原來遊離在政策與市場之間的中小辦學機構、個人工作室感到“亞歷山大”;新政的新六條在踐行十九大提出的“大力發展素質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精神指導下,要求教育機構為消費者創造安全舒適優美的辦學環境與素質全面提升的全人教育,這一切,都為教育綜合體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推動力。

教育綜合體賽道,好上不好“行”?

教育綜合體順應了地產、商業及教育培訓機構三方的需求,一是綜合體規模大,可以幫助解決商業地產解決閒置物業提供了一種通道;二是教育項目的巨大人流也可以為商業帶來較好的人流效應;三是各種素質課程生源還可以共享互用,教育機構的招生成本下降;這種既方便了家長,又提升多方收益的做法,顯然已成為一個風口。

正因為如此,教育綜合體被視為教育培訓在未來十年正確的“打開方式”,能夠順利迎接素質教育的紅利期,成為中國教培業未來十年的主賽道 ,延續當年文化課火爆局面。因此,地產、商業、資本、機構都紛紛佈局這一賽道。依據教育綜合體內物業方與機構方之間關係,大概有三種模式:

1. 物業租賃模式。

2. 聯營合作模式。

3. 自營合作模式。

教育綜合體賽道,好上不好“行”?

作為一名長達五年的教育綜合體的參與者,這三種模式在過去的五年中經歷了不少變化,各有優劣;這五年,也目睹了“叫好不叫座”的運管方的無奈,也見證了“覺得教育體是個好項目,上去咬一口,卻咬得滿口是血”的同仁心酸的冷笑話,發現這風口之上的教育綜合體賽道的前赴後繼的選手們要想明白以下三個方向性問題:

1. 教育綜合體,是順應潮流還是內心躁動?

2. 教育綜合體,是努力做大還是做強做小?

3. 教育綜合體, 是全面聯營還是自營優先?

教育綜合體賽道,好上不好“行”?

除了這三個方向性問題,在具體運營環節上,還要帶上自己的團隊及合夥人搞清楚是否有解決以下五大問題的能力,如果有一半以上的能力,就可以開始做,如果五項全能,恭喜你,一定可以幹成!

  • 物業運管方綜合體招生能力不足問題
  • 物業運管方解決財稅消防教育監管部門問題
  • 物業運管方場地利用率問題(週一至週五白天閒置)
  • 物業運管方與入駐機構之間的互信機制與教育品控問題
  • 物業運管方匹配家長消費衣食住行文體遊娛健康等高利潤附加值產業問題

2018年8·18杭州智能+教育大會的綜合體論壇,將邀請百位地產、商業、資本、內容IP方、綜合體運管公司一道,解決上述三大方向性問題與五大運營性問題(共8大問題)提供良策,引領中國教育教綜合體運營更上一層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