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大師陳寅恪提出的愛國情懷,戰時給了很多人信心

陳寅恪是現在公認的史學大師,甚至稱為“教授中的教授”。余英時在總結陳寅恪一生的學術研究,曾說到他有三個轉變,即從“殊族之文,塞外之史”到“中古以降民族文化史”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心史”。其中第二個轉變,也就是研究“中古以降民族文化史”時期,正是從他到西南聯合大學開始,一直延續到1949年。


史學大師陳寅恪提出的愛國情懷,戰時給了很多人信心

為什麼陳寅恪會放棄曾經浸淫幾十年的中外語言比較、佛教史和交通史研究?一個原因是陳寅恪在1938年從香港輾轉來到雲南蒙自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時,託運的大量書籍和手稿被人偷走,幾十年的研究心血自此喪失。第二個更深層的原因則是面對中國大片國土淪陷,社會上很多人覺得中國必亡。陳寅恪嘗試從文化和歷史上面尋找中國不會亡的依據,為聯大的學生和世人樹立抗戰到底的決心。
史學大師陳寅恪提出的愛國情懷,戰時給了很多人信心

1940年,陳寅恪完成了他的代表作《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這本書的出版,一舉奠定了陳寅恪在中古史研究的地位。在該書中,陳寅恪提出了“關隴集團”和“關中文化本位說”。陳寅恪認為,從魏晉南北朝紛亂格局到隋唐大一統時代,決定統一因素的並不是南方的宋、齊、梁、陳等經濟發達的政權,而是處於西北部的,武力和經濟相對落後的西魏—北周政權。陳寅恪在該書中多次提到,經濟和武力是否強大固然重要,但是用文化收攏人心更是關鍵。西魏—北周之所以能夠奪得天下,“除整軍務農、力圖富強等充實物質之政策外,必應別有精神上獨立有自成一系統之文化政策,其作用既能文飾輔助其物質即整軍務農之進行,更可以維繫其關隴轄境以內之胡漢諸族之人心,使其融合成為一家,以關隴地域為本位之堅強團體”。
史學大師陳寅恪提出的愛國情懷,戰時給了很多人信心

陳寅恪的理論頗具有時代色彩。其背後的目的,是想以此說明,雖然中國軍隊在抗戰中處於劣勢,但是隻要文化精神不滅,即使中國亡國,也能再次復興。因此,陳寅恪提出了歷史學的重要性:“國可亡,而史不可滅。國亡然能有史,則殷鑑不遠。從善去惡,國可再建。如無史,何所鑑戒?何所取法?華夏民族無從因襲,將不復存在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