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乡贤齐聚杭州共话家乡发展

绛县乡贤齐聚杭州共话家乡发展

在日前举办的绛县凤还巢计划暨招商引资(杭州)推介会上,20多位绛县籍在外乡贤汇聚杭州,共叙乡情,畅所欲言,共话家乡发展。

激活乡贤“细胞”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绛县以此为契机适时提出“两乡五区”建设发展战略,中共绛县县委宣传部充分发挥架桥梁聚人心作用,调动全县上下,充分挖掘、弘扬新乡贤文化,依托各地商会、乡贤联谊会等载体,向乡贤引才、借智、筹款,推动农村贤能“凤回巢”,引导乡贤反哺桑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人才是关键,抓牢人才第一引擎

就绛县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全县提速发展,乡贤们献计献策,说得最多的是“教育”“人才”。

特邀代表,浙江省山西商会顾问、杭州计量学院副院长张高会认为,绛县“两乡五区”建设蓝图的提出,让他看到家乡的发展已步入正轨,去年来全县教育的重大进步,更是让人倍感振奋,他希望绛县继续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把留住人才、培育人才作为当务之急,要用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精神教育去广大人才,同时,政府要推出相关配套设施,想办法把高端人才留住,为尖端人才量身打造适合的平台。

绛县精神是绛县文旅独有的特色品牌

2016年,绛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两乡五区”的发展思路,即建设全国樱桃之乡、绛老长寿之乡,省域特色农产品加工区、新型能源集聚区、机械制造转型区、通航产业示范区、文化旅游融合区。

围绕文化旅游融合区这一思路和目标,特邀代表、镇江晋商会秘书长乔林勇认为,绛县原生态风景秀丽、边山峪口众多,气候宜人,是《左传》有记载的“天下第一县”,是尧王故里、晋国古都,境内国保单位10处,传统文化深厚。除此之外,绛县还有三种精神是其独处有的文化旅游品牌,一种是是以中条山抗战为背景的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精神;一种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山东、河南移民来绛逃难,定居绛县,并在当地扎根开始生产生活,绛人所表现出的淳朴博爱的包容精神;还有一种是六、七十年代,大三线建设时期,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兵工人投身绛县,开始“好人好马上三线”的艰苦创业精神。这三种精神如果以抗战特色小镇为载体、结合当地分指遗址和红色文化,打造独具绛县精神的文旅品牌,一定会叫好又卖好,实现富民强县的最终目的。

水流千里终归海,树高千尺不忘根

首届绛县乡贤杭州座谈会的召开,拉近了绛县与生活在全国各地绛县乡贤们之间的距离。家乡的发展牵动乡贤们的心,为家乡出一份力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特邀代表,浙江浩帆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利认为,自己在杭州创业,随着年龄的变大,很希望回家乡发展,只要老家有需要,只要一声召唤,定全力以赴。

特邀代表,浙江五菱4S店网销主管王宁表示,愿发挥自己在汽车维修行业积攒多年的优势,为家乡建一座正规的汽车维修厂,助推家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特邀代表,在蚂蚁金服工作的孙志强认为,绛县的农特土产品在城里是非常“走俏”,近年来,阿里巴巴扶贫,要树10个标杆县,蚂蚁金服与阿里巴巴合作,一方面可以帮助家乡给农民放贷款,解决老乡因融资难不能脱贫致富的问题,服务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一方面可以在全县189个行政村发展“淘宝村”,让藏在山里无人识的农产品“触网”,壮大绛县电商实力,让农民不再为农产品的销售无门而发愁。

拉好乡情纽带讲好绛县故事

绛县县委书记王宏伟表示,绛县有挖掘不尽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发展瓶颈,中共十九大召开,给绛县发展带来难得的契机。新时代,发展永远是第一要义,大批绛县乡贤的活跃为绛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绛县的乡村振兴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致富不忘思源,绛县诚邀在外优秀人才关注家乡、投资家乡、反哺家乡,服务家乡发展。

绛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薛玉马表示,政府将发挥好乡贤和家乡联系的“连心桥”作用,打好“乡情牌”,做好“娘家人”,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全力发挥“汇聚众智、项目对接、人才合作”的平台作用,让绛县经济社会发展“热闹”起来。

绛县宣传部长解伟龙表示,绛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哺育出众多优秀人才,也孕育了深厚的乡贤文化,绛县将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激活传统乡贤文化,为美好绛县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据了解,截止目前绛县共汇聚乡贤100余名,此次乡贤会认筹项目9个,投资总额达21.8亿元。(张婷婷 宋雅彬 丁卫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