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国家针对“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尤其是取消农业税费和推行新农村建设,农民负担得到了切实减轻,农村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是,随着城镇化进一步推进,乡村除了农民苦、农村穷和农业危险的“三农”问题外,还出现了农民留守、农村空心,以及农业生产副业化和兼业化的新问题。

“三农”老问题没有解决,又在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诸多新问题,以至于乡村问题变得更复杂、更严峻。乡村新问题是城镇化催生的,人的城镇化发展不够是新问题的起因。如是,乡村建设不再是解决城镇化背景下乡村问题最好途径,因为乡村建设具有较高的静态性,难以应对乡村社会流动的“人”问题及其次生问题。

客观地说,2006年国家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没有充分顾及乡村人口的流动现实和转移趋势。虽然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深化了农村综合改革,发展了农村公共事业,农村的道路、水利、水电等公共设施得到较大改善,部分乡村也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调查发现,“村庄的所有人都是吃饱穿暖的,但村庄的每个家庭都是残缺不全的”。

一些新建(改造或重建)的农村社区没多久又出现了空心,家庭主要成员还是在外面打工,并且,村庄社区的妇女、儿童正在逐渐减少,社区内的服务设施、服务中心的闲置、半闲置状态越来越严重。就此而论,大多数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并没有复兴乡村,更不要说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了。

当然,这不是说国家不应该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本研究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兼顾乡村人口流动、转移的现实,不能不加区别地建设新农村。忽视乡村人口外流,或者看不到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聚集的趋势,盲目进行村庄改造、拆并,或兴建新型农村社区,都可能面临人口再减少、公共设施再闲置、投资再浪费的尴尬。回顾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不少地方出现了政府热情高而农民参与性不够的现象,甚至有农民对政府实施的新农村建设行动冷嘲热讽,指责政府糟蹋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