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选专业类同相亲,将“全家总动员”进行到底!

很多人都经历过"中国式相亲",被动式的爱情。在不经意的时间就接到父母或者亲朋好友的来电,介绍给你某某某认识或者见面。为了给孩子相亲,父母家长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孩子的履历做成标幅在公园参加相亲会,自己去见面把关等方式。在给孩子选择对象的时候同样会关注这样几个问题"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年龄多大、是否离异、工作怎么样、年薪多少、学历和身高。"

上大学选专业类同相亲,将“全家总动员”进行到底!

同样的情况,学生在大学即将面临选专业的时候,因为过往十二年的教育不牵涉未来专业的问题,往往学生不知道自己未来应该怎么选择专业。这个时候怎么办?父母和亲朋好友就又动员起来,相互询问"现在选择什么专业好、什么专业好就业、什么专业现在比较吃香"等等等等。这个时候一家人就进入了比较漫长的讨论期"我听谁说的专业可好了、谁谁谁家的孩子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现在工作多好、谁谁谁说大学一定要上这个专业,未来好找工作……"。经过漫长的讨论,大多数的父母会给孩子确定两到三个专业让孩子选择,学生本人从起初没有设想到最后被动式接受。大学四年结束,8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往往以后的工作和大学所学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出了大学很多学生就放弃了本专业。那大学我们上的是什么?学的又是什么?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说不知道,就是有个大学上就好。

上大学选专业类同相亲,将“全家总动员”进行到底!

我们会发现,不管学生上大学选择的是什么专业,未来在工作和就业中一定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领域和范围。那么,不管未来在哪里上大学,上的是什么样的大学,专业的选择就一定需要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一定不要以现阶段的行业为导向。社会在变化,在不断的进步,经济市场的波动起伏,我们不能确定现阶段热门的行业未来是否走向没落,但是自己的兴趣是一定不会随意发生改变的。

即使这样,很多学生告诉我,'那老师我现在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兴趣点在哪里?'好办,传统的专业我们大致分为这几类,工科(各种工程类)、商科(各种管理类)、文科(文学、翻译)、设计类(各种设计)、教育类、生物医疗类、护理类、社工类等等。把每个大类细致划分,不敢兴趣的直接删除,挑选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几个专业进行选择,最终选出自己感兴趣并且未来想从事和接触的专业进行学习,以兴趣为导向,树立自己未来的目标,把大学阶段作为自己人生规划的一部分,这样子大学才是比较有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