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決日報|一文讀懂去年融資超760億的共享汽車的新路徑

創投決日報|一文讀懂去年融資超760億的共享汽車的新路徑

創投決是一檔為創業者和投資人搭建的創投PK的真人秀節目。創投決創造條件促進眾創空間蓬勃興起,推動各類創新要素融合互動,是為創新創業項目投資融資、渠道合作、思想交流、品牌曝光的“超級平臺”。

創投決日報:


儘管共享單車正呈現頹勢,但共享汽車的發展勢頭仍然強勁。不過,重資產模式下,共享汽車的發展仍存挑戰。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2017年共享汽車共獲得融資764.59億元,成為共享經濟領域獲投金額最高的行業。也就是說,共享汽車正在成為逐步取代共享單車的的風口。而羅蘭貝格發佈的報告也預測,中國汽車共享出行市場中用戶的需求遠大於市場的實際供給,市場發展潛力巨大。2018年汽車共享出行潛在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8萬億元,佔2015年全國GDP總量的2.7%左右。

雖然融資消息不斷,但隨著共享汽車的發展,行業諸多痛點也隨之暴露。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出現了走向衰敗的共享汽車平臺。比如,美國汽車分時租賃代表公司zipcar在歷經11年終在納斯達克上市後,不到兩年時間就被傳統租車公司安飛士收購,交易價格不及上市首日市值的一半。去年10月,成立不到兩年的國內共享汽車EZZY也宣佈破產清算。EZZY創始人兼CEO付強表示,在實際運營過程中,EZZY每做一單都要賠錢,融來的錢也很快就被花完,過高的運營成本和狹窄的盈利通道最終拖垮了公司。不過,付強仍表示,“我們的失敗只能證明我們自己的失敗,並不能代表整個共享汽車行業。”

創投決日報|一文讀懂去年融資超760億的共享汽車的新路徑

共享汽車不同於共享單車,它的造車成本遠高於後者,沒有強大的資本支撐很難做到大規模的投放,更難以贏利。而共享汽車的車輛成本、運維成本過高,現有共享出行公司大多選擇與整車廠合作,採用經營性租賃、融資租賃、直採等方式,汽車的採購成本佔整體車輛運營成本高達40%。也就是說,前期的重資產投入是現在眾多共享汽車企業正面臨的痛點,間接制約其企業後期車輛的規模性投放及市場擴張。

為了避免痛點帶來的影響,一些出行平臺也在探索新的模式。6月27日,共享汽車平臺一點出行與傳統車企北汽銀翔達成了戰略合作。不同於其它共享汽車平臺,一點出行並非向北汽銀翔直接採購車輛,而是與其共同研發產品,預計今年年底,雙方共同打造的車型將會落地。

“通過此次合作,一點出行將利用自身研發及運營能力,聯合北汽銀翔的整車製造及銷售優勢,整合雙方各自的資源網絡,加強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方向的佈局發展,雙方將共同研發產品、拓展市場,並將在汽車大數據以及汽車金融領域展開合作。”一點出行CEO高文心表示,一點出行將重點關注車輛的成本、共享性質以及在把用戶作為核心的基礎上增加不同場景的用戶體驗。

公開資料顯示,一點出行於2017年11月成立於北京,核心業務主要是共享汽車的平臺運營,主要針對中國1.5至3線城市,為其提供專業的定製出行解決方案,同時與地方企業及政府共同推廣共享汽車項目。

而由於運營成本過高等方面的因素,一些共享汽車平臺並沒有選擇向一線城市擴張的路線,而是將目標鎖定在三四線城市,這就避免了因一線城市牌照緊張、停車資源匱乏帶來的種種運營困難。比如,易開出行、小明出行等,沒有緊張的停車位和車牌照的限制,擴張也相對容易。

創投決日報|一文讀懂去年融資超760億的共享汽車的新路徑

目前,共享汽車車型多為新能源車型,充電樁的大量閒置與數量稀少也是其不可忽視的行業痛點。不過,共享汽車也正迎來政策利好。去年8月,交通運輸部、住建部聯合發佈《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分時租賃(共享汽車)發展”,將其納入城市交通出行體系,並要求各地政府部門建立健全配套政策與措施。

儘管共享汽車依然受到資本熱捧,但想要成功也並非易事。熊貓資本合夥人李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在共享汽車領域投資和創業,最好是能掌握以下三種能力的參與者:資金成本足夠低、掌握政府資源、具備大規模造車能力,這將會有大概率成功的機會。

來源|東方財富網 作者|DF318

備註: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僅出於非商業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留言聯繫,我們協調給予處理(或刪除)。如不同意轉載,請及時告知並撤除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