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前挂证问题?

克浪河


支持整治挂证乱象,但反对用社保查挂证。有相当多的经济落后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停薪留职人员持建造师、监理师、造价师证出来打工。以笔者为例,我原工作单位为湖北基层水库管理单位,职工180多人,2000年前后入不敷出,职工工资发不下来,没办法出台土政策,鼓励职工离岗自谋生路,原单位负责交社保。到现在为止,90%的职工还在停薪留职中,其中十几人持执业资格证在外面打工。这些人并没有挂证,但你现在以社保定挂证,岂不错杀?!


大憨子822


由于住建部226号文件的下发,降低了对企业资质的要求,很多挂资质的建造师都开始头疼没有单位要证了。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今天买方市场了。

表面看起来确实是这样,但是实际上226号文降低了企业维护资质的要求,实际企业接项目的资质要求却并没有降低。所以,建造师们的执业资格证书其实还大有用处。

企业在施工时都需要一定数量的符合资格条件的技术负责人,建造师们挂项目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而且挂项目费用要比挂资质高,每出场一次还有出场费(二建500-800,一建1000-2000),有些还有项目补助。这样一算下来,一年挂项目费用会比挂资质多一倍上下。

很多不熟悉的挂靠行业的建造师认为挂项风险比较大,不敢贸然挂,其实仔细分析各方面因素,是可以有选择性的去挂项目的。下面小编告诉你如何有选择性地挂项目。

一、分析单位实力

那种特级、一级资质单位或者那种大国企(中建,省建),这些单位都是实力雄厚的建筑单位,其背后的公关能力和实力背景都是隐性存在的。即使项目上出现问题,都会花点钱,找点关系搪塞这个事情。对他们来说,花点钱就可以维护其社会印象和口碑是不在乎的。而那种新办资质或者资质级别较低的单位,在挂项目时就要慎重考虑下,就会真的就如网上所说别因为贪图一时利益而断送自己一辈子。他们除了事情,监管部门就会动真枪,到时项目经理肯定要问责的。

二、项目类型选择

像一些园林项目,智能化项目,城市照明之类的项目,那就可以放心去挂吧。不会因为哪棵树死了,路灯坏了追究你责任的。这些项目等同于挂资质,况且费用还高,即使是资质等级低的单位都是可以考虑的。而像一些做施工的,幕墙之类的项目,你就要考虑下了,收益永远是和风险对等的。

对挂项目概念还比较模糊的建造师,可以参考以上两点选择接下来的挂靠之路。

如果您还有其他关于挂靠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小编知无不答。

更多建筑资讯欢迎关注58建筑网,我们是最大的互联网建筑行业在线人才库,为建筑人才推荐心仪的优质企业,招聘信息绝对真实可靠。

找工作,找我们:58建筑网


58建筑网


国务院批评建筑业“挂证”乱象,多部门“围剿”严查

证书挂靠,早已是建筑业内不成文的秘密,关于各项证书的挂靠费用排行也一直众人皆知。尽管《建筑法》、《招标投标法》等法律都明令禁止这一违法行为,但挂靠现象仍屡禁不止,甚至逐渐泛滥。

证书挂靠泛滥事出有因,这和利益脱不开关系。

我国建筑领域实行的工程招投标制度,往往要求项目承接企业具备相关资质,这给建筑企业升级资质提供了动力。而企业资质申请往往与相关执业资格注册人员的数量直接挂钩,不少民营企业为节约人力成本,“铤而走险”选择了重金租证。

1一张证书催生利益链

证书挂靠形式多样:一证两用、一人双岗、一人多证多挂、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不符……在人证分离的背后,存在着一条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

最直观的是,证书持有者通过“挂靠”获利,企业“租借”证书实现资质达标进而承接对应项目,中介机构则通过证书、资质转租收取服务费。据建筑相关专业学生反映,几乎在每次资格证书考试结束后,都遇到过通过各种途径收证的中介。

此外,有利可图的证书,也吸引了培训机构的注意,考试辅导首先应运而生。其后,为进一步扩大生源,“神通广大”的培训机构还会帮助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成功参考。这又进一步衍生出了开具虚假工作证明以及修改考生信息的市场。

紧密相连的利益链为持证人乃至未来的持证人提供了“一条龙”服务,也助推挂靠市场不断扩大。

2证书挂靠弊端多

挂靠现象出现后,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

建造师、结构师、监理工程师、消防工程师等作为准入类职业资格证书,其设置是为了保证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要求建筑公司、监理公司、装饰公司等在申请资质时需要有一定数量具备这些职业资格证书的成员,自然是为了保证相关工程的质量安全。

证书挂靠,意味着工程项目的承揽企业并不具备足够的资质,企业可能在能力范围之外运作,这为工程项目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2009年震惊全国的“上海倒楼案”,便是资质造假、证书挂靠的血泪教训。

建筑企业长期租证,也不利于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即使确实有“具备现场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从业者,不一定能够通过考试”的情况存在,企业也应该从长远发展考虑,积极主动搭建人才班子,为提高业绩、扩大规模而筹谋。

此外,证书与从业的脱节,还造就了建筑行业内“干活的没拿证,拿证的不干活”乱象。这一方面带来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3多方联手整治证书挂靠

近年来,整治挂靠乱象的政策文件和专项行动层出不穷。

2017年4月,住建部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严厉打击出租出借证书行为。

2017年7月,住建部印发《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建造师涉及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书的行为采取了新的制裁。意见稿还强化了项目监管,要求所有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都必须为注册建造师。

近日,住建部建筑市场建管司、地方住建厅下还发通知,将对一级建造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旧版一级建造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已于昨日关闭,新版一级建造师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初定于10月15日启用。

人社部也配合住建部重拳出击,自2016年始全面展开了针对“挂证”的围剿工作:一方面迅速加大人才供给,截至9月14日,今年住建部已批准通过了31批一级建造师,每批次皆有三千左右的人数。另一方面逐渐淡化企业资质与人员资格之间的联系,降低“挂证”需求,如《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便在各类别最低等级的资质审核中取消了注册建造师这一考核指标。

与此同时,各职能部门还在各环节加强了对于“挂证”的审查。

一是在注册审查时严查申请者在其他企业的注册情况。

二是在企业资质审查中严查企业人员在其他企业的注册情况。

如近日泉州市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查工作导则的通知》便强化了对于相关人员资格认定的审查:通过彻查企业注册人员、职称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重复挂证,以进一步规范企业资质审查。

三是依靠“四库一平台”,通过行业监管平台、信用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社保平台间间的数据互联加强对于证书的“查重”,并强化对于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

四是在招标环节严格审查,如不少地区试点的投标保证保险,已将投保人弄虚作假行为纳入保障范围。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力量,也在招投标最后环节的把关上贡献了监管力量。

我们可以看到,政策和行动不断压缩证书挂靠的市场空间,也通过诚信管理强化了对于证书挂靠的惩罚力度。而根治这一乱象,还需要在降低“挂证”需求、堵塞“挂证”漏洞、整治“挂证”市场、加大“挂证”惩处上不断发力。通过政策、制度的规范,通过市场、机制的运转,挂证乱象才有望被彻底终结。

▎本文系工保网原创作品,作者龚保儿。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若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回复“转载”!


工保网


你说的这个挂靠现象,国家已经在治理了,尤其这两年的力度很大。

现在执业资格注册证书必须与社保一致,必须在同一家单位,很大一部分挂靠的因为社保问题结束了挂靠生涯。

近几年,考取资格证书的人越来越多了,证书也越来越不值钱,像你说的10万一年的基本上很少了,大多数都在两万左右,还要承担终身制的风险,得不偿失。


西风古道骑瘦马


这次杀伤力最大的不是几个挂证的人,最可怜的是中国建筑业的民营企业,挂证对他们是最低的成本,他们基本都处于灰色地带,不是他不想光明正大的经营挣钱,而是政策对他们不公平,他们白首起家,资本最初积累总是很粗犷。还有那些民营企业后面的就业,随着证书吊销,一半以上的企业不能接活,失业率会大幅提高。当然国企这几年运行不下去了,搞一下私企,让国企赚点钱,不然都要破产了


jgamtjgmt


现在一级建造师挂证价格不高,一般房建1.5到2.5,市政3万多,没有到10万的,建造师这几年不值钱了,说实话搞建筑的靠自己努力学习考个证不容易,目前挂证市场不太好,社保陆续联网,政府查处,所以还是建议人证合一,持证上岗才是正道,挂证10左右的有消防工程师、一级建筑师、岩土工程师、设备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等

付出代价反映出证书的价值!


建筑执业规划


建造师为什么要注册,就不能象医师,会计自由择业吗?施工单位成空壳,没有施工队伍,没有各种资质证书就得倒闭,那原单位的没退休的职工都得上社会,加重国家负担。


15081315436


这不仅仅是个人和企业的问题,关键还是企业资质制度有问题,是这个行业准入门槛设置有问题。一个企业,还没开始经营呢,资质标准就要求配备多少个注册建造师,多少个现场管理人员,多少个技术工人,哪个企业吃饱了撑的还没活干呢就养那么多人。


无题心事2018


我也在监理公司工作10年了。现在说我挂证。太太可笑了。


用户3463560149527


首先说说注册一建没有你说的那么值钱,再一个资质跟证书脱钩只有申请新设立三级企业才有需要,一二级均可,挂证跟社保挂钩,单纯挂证已经没有市场了,除非你不到其他单位上班交社保,对持证并行业工作我觉得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