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在八月底的成都车展上,广汽讴歌发布了针对国内轴距加长的讴歌TLX-L,国产版讴歌TLX-L将于今年年底上市,届时该车将成为讴歌在华国产的第二款车型,相比之前定位于豪华小型SUV的讴歌CDX,这次国产的讴歌TLX-L把目标放在了直接对标与宝马3系和奔驰C级的火热的豪华品牌运动中型车市场,除了与目前该市场的标杆车型进行竞争之外,国产的讴歌TLX-L还将与日系豪华品牌在该市场布局的雷克萨斯IS与英菲尼迪Q50L进行竞争,而到现在依然也有不少人对于讴歌这个品牌甚是陌生,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讴歌在华的品牌认知度为何远远低于同为日系豪华品牌出身的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

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1.第一次机遇:20世纪九十年代

讴歌品牌的诞生时间相较于其日本的竞争对手来说并不算晚,雷克萨斯于1989年诞生,英菲尼迪于1989年诞生,而讴歌则早在1986年就开始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使用“ACURA”这个商标。最初悬挂讴歌车标的车型为Legend(国内译里程)与Integra(该车国内无正式进口)。相较于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把品牌的第一款产品就选定在D级豪华车,一直以来作为讴歌旗舰车型的Legend只是一款中大型轿车,不过讴歌真正在创始初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产品是号称“东瀛法拉利”的NSX,虽然这款超跑令年轻的讴歌品牌名声大噪,但是这款车并没有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产生太大的影响。相反的是,在九十年代初期进口豪华车第一次在神州大地上绽放光芒的时候,当时被音译为“凌志”的LEXUS LS400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菲尼迪的Q45虽然没有凌志的名声那么响,但也在当时以独特的外型给人留下了一定的回忆。而讴歌的Legend,在当时并未悬挂Acura车标进入中国,而是悬挂本田车标以“本田里程”的名称进入了中国,不得不说,虽然本田里程在当时取得了不错的口碑与销量,但是讴歌品牌错过了最早的一次在中国推广的机会,随着新世纪的脚步迫近,凌志在中国步步为营,而本田里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为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而讴歌这个与凌志同期的新生豪华品牌也因此错过了第一次在中国拓展的好机会。

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在此处我们再提一下在九十年代日系豪华品牌的一个现象,就是“双生车”。

于八十年代创立的日系豪华品牌在最初仅仅是希望借推出一个新兴的豪华品牌来改变目前已经形成“固定认知”的日系品牌在北美的品牌形象,换句话说,从一开始,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就是为了北美市场而生,而在它们的老家日本,这三个品牌在当时并没有在日本发布,而这三个豪华品牌的车型就采用了换车名并悬挂原品牌车标的形式在日本市场销售。

所以,雷克萨斯LS在日本叫丰田Celsior,讴歌RL(由Legend改名而来)在日本市场叫本田Legend,不过本田的策略与丰田有所不同,本田不仅为日本市场专供右舵版本田Legend,而且也向中国出口左舵版本田Legend,因此当时在中国的讴歌RL少之又少。

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雷克萨斯于2005年正式进入日本,英菲尼迪于2014年正式进入日本,目前只有讴歌品牌还没有正式在日本市场发布,因此在本田的日本官网上我们还可以看得到与讴歌RLX(RL的后继车型)一模一样,却悬挂本田车标的本田Legend。

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2.第二次机遇:2006年前后

虽然凌志的名号早已在国内如雷贯耳,但是LEXUS却是在2004年才宣布由丰田官方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宣布了其在中国的官方中文名“雷克萨斯”。

这次讴歌没有错过这个好机会,2006年年底,本田的Acura与日产的Infinity先后以官方渠道进入了中国市场,这看起来似乎讴歌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但是这次讴歌没有错在时间,却错在了车型布局与定价上面。

由于在该时期雷克萨斯的销量等均早已领先讴歌和英菲尼迪,并且其进入中国也比这两个品牌要遭两年,所以在这一部分,我们着重来对比讴歌与英菲尼迪在进入中国市场时的车型布置与营销策略。

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讴歌在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时选择了将运动型中级车讴歌TL与行政级中大型轿车讴歌RL在中国首发,车型布局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完全涵盖了豪华品牌的两大必争之地,但是在定价与营销策略上面似乎讴歌做的不是那么好。

我们首先来看TL,讴歌TL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差不多与其同期在中国市场发布的英菲尼迪G系列,两者都定位于运动中级车,都寄希望于争夺BBA之外的运动豪华中级车市场。

当时的2006款讴歌TL推出了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39万元与43万元人民币。

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而与其竞争的英菲尼迪G系列在2006年只推出了一款车型,售价为44.8万元。

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但是,英菲尼迪的G系列的销量却超越了车型更加丰富,看起来售价也更低的讴歌TL,这并不能将其原因归咎于消费者的不识货,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两款车在各方面都有着许许多多的差别。

从声名远扬的超跑讴歌NSX开始,讴歌的四驱系统就成为了该品牌的利刃,讴歌知名的SH-AWD四驱甚至有在过弯时“稳如翼豹”的美誉,但是作为进入中国的拳头产品的讴歌TL却并没有装配四驱系统,两款车型均为前置前驱。

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而英菲尼迪的G系列为前置后驱(FR),前置后驱的设定使得该车的运动型颇为出色,再加上该车实为大名鼎鼎的日产Skyline的后继车型,有着卓越的运动基因,而该车在登陆中国市场进行宣传的时候,没有放过该车的运动基因,而且当时日产在大理推广的家居型内饰也在英菲尼迪G系列上得到了极致的展现,因此这款既有着充足的运动性又有着豪华而舒适的内饰的运动型后驱轿车得到了国内新兴的小资们的青睐。

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并不是讴歌的产品力不够强,如果讴歌可以把自己的王牌亮出来,缺席四驱的车型仿佛失掉了讴歌的灵魂,并不是说一定要全系标配四驱,这种低配车型仍然还是需要的,对于降低该品牌的价格门槛还是由很大的作用的。但我们不得不说讴歌在这方面确实是做得不够好,使得其化优势为劣势,在竞争对手前面乱了阵脚。另外个人认为讴歌TL的内饰方面确实不如日产的居家式内饰看起来有格调。但是就算有此无法调整的劣势,在营销与宣传方面却是可以弥补的,而入华初期的讴歌如摸着石头过河一般,在此方面没有及时调整。

讴歌在华错过的三次机遇(上)

再加上入华初期在宣传力度上不够大,各地的4S店建设速度太慢,使得其在竞争对手英菲尼迪面前慢慢显出了差距。

但是英菲尼迪并不一直是讴歌眼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虽然在运动型豪华中级车市场上没有比得过英菲尼迪,但是在大型SUV市场讴歌却获得了难得的机遇,英菲尼迪也在行政级中大型轿车市场上刚开始就摔了一跤,这些内容我们将在下一期中为您呈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