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孩子上高中,家長不能再做這三件無知的事

一個孩子的優秀,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努力的結果,只有一方是不行的。雖然現如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超過以往,但是仍然有一些家長不懂、不關心孩子的教育,無法和學校形成合力。

這個問題涉及到各個學段的家長,各種分析也已經不少,今天我再從高中學段的角度來關注一下,看看一個家長對高中教育的各種不瞭解、看看個別家長對上高中孩子的誤導。作為一名多年的高中班主任,我接觸過大量的家長,其中有一部分的確可以用無知來形容,他們的言行是在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主要包括以下這三種。

高中班主任:孩子上高中,家長不能再做這三件無知的事

第一種:當著孩子的面給班主任老師打電話告狀,孩子非常生氣。

高中階段的孩子,正是自我人格尊嚴膨脹的時期,做家長的如果不懂得維護孩子的尊嚴,處理問題簡單粗暴,必然和孩子形成對立。可以說無知的家長都是沒有耐心的家長,而高中生正是和家長鬥智鬥勇的學生,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行為不能充分的容忍,必然採取簡單粗暴的方法,比如打。

打是對待上高中孩子的教育方式中最差的一種,一旦開打,也就意味著家長的無能和無知。越打越叛逆,越打問題越嚴重。這樣的家長,請認識到孩子已經長大,家長的獨斷專行對引發孩子的強烈不滿。這必將體現在學習上,要麼明目張膽和家長對著幹,要麼陰奉陽違,學習上裝模作樣。家長最終只能無可奈何,任由其發展。

高中班主任:孩子上高中,家長不能再做這三件無知的事

第二種:當著孩子的面誇獎別人家的孩子,讓自己孩子心寒又不滿。

這事很多家長其實都做過,如果在孩子尚小的時候,這樣說似乎有一些教育激勵的意義。但當孩子長大了,懂得了追求自信心和存在感的時候,如果再去想著通過激將法來促使孩子好好學習,則會適得其反。

當著孩子的面誇讚其他孩子,是絲毫起不到激勵作用的,因為在孩子看來,父母這樣說,是對他已經失望,沒有信心。一次考試後,不理想的成績原本已經讓孩子苦惱,或許他在自我調整後已經準備振作精神,努力一把了。但就是在這個時候,家長的冷言冷語足以澆滅孩子心頭的熱情。這時的家長,在孩子心目中地位快速下降,父母讓他感到心寒,誰願意看到這一切呢?

所有的人都喜歡誇讚,高中生也是如此。哪怕孩子問題再多,家長的處理方式方法一定要從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出發,不然,再多的舉措都不會有理想的效果。

高中班主任:孩子上高中,家長不能再做這三件無知的事

第三種:懷疑孩子沒學,考不好就妄下結論。

動不動就要走進孩子的房間,以各種方式監視孩子的學習,這是高中生非常反感的事,但是很多家長几乎天天都在這樣做,它的結果是孩子的學習主動性非常差。家長越是監視,孩子越是想著要玩,注意力完全不在學習上,做樣子走形式,在高難度的高中學習面前,簡直是在浪費時間。

而在考試成績面前的焦躁情緒,也是令孩子非常不滿的地方。考不上就先懷疑沒有學,這讓很多高中生很受傷;這也是一部分家長對高中課程和學習規律無知的體現。成績的提高有一個過程,如果孩子在認真學,那就不能再去懷疑,不然和孩子的關係會徹底鬧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