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死不投降元朝,陸秀夫背著南宋小皇帝皇帝與十多萬人投海自盡

南宋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南宋軍隊於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了一場大海戰。1206,年蒙古統一,1218年西遼被滅,1227西夏被滅,1234年,金國被滅,自此中原大地上就只剩下南宋,此後元軍大舉南下,攻破臨安城,宋朝王室只能一路南逃。

宋端宗景炎二年(1127年),福州也被元軍攻破,宋端宗等人逃到泉州,隨後想借船出海,卻遭到拒絕,只能逃亡到廣東,沒想到卻遇到颱風,差點被颱風要了命。因此有人建議,去占城,也就是越南。最後宋端宗因為落水得病去世。衛王趙昺繼位,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張世傑帶著趙昺逃到了崖山,準備繼續跟元軍對抗。

寧死不投降元朝,陸秀夫揹著南宋小皇帝皇帝與十多萬人投海自盡

祥興二年(1279年),元軍也慢慢抵達崖山。張世傑下令燒盡陸地上的房屋,所有的東西。把所有的船隻連在一起,趙昺的龍舟放在最中間,最開始元軍用火攻,由於船上抹了泥沒有得逞。隨後元軍封鎖海岸,不讓宋軍上岸,宋軍十幾天後吃完了所有餘糧,張世傑率軍大戰元軍,自己的外甥被抓,被勸投降,張世傑拒不投降。

元軍張弘範,偷偷埋伏,靠近宋軍的船,連破七船,張世傑見沒辦法,帶著十幾艘船突圍。隨後徹底失敗無法突圍。陸秀夫揹著皇帝趙昺投海自盡,隨後十多萬人軍民也隨著跳海自盡,頓時海上屍體遍佈海上。楊太后聽見皇帝趙昺自殺,自己也投海自盡。崖山海戰後,海上浮屍十餘萬,陸秀夫屍體被找到安葬,小皇帝趙昺屍體被元軍找到,據說被葬在廣東深圳赤灣村內。

崖山海戰以後,宋朝徹底覆滅,有人說崖山之後無中國,宋朝軍民縱然是到了最後一刻都寧死不屈,名族氣節在十多萬投海自盡表現的淋漓盡致,令人讀來心裡真不是滋味。

寧死不投降元朝,陸秀夫揹著南宋小皇帝皇帝與十多萬人投海自盡

據記載,崖山之戰以後,四分之三的漢人被屠殺,當時的漢人要麼自盡,要麼流亡海外,蒙古統治期間,中國北方城市,幾乎都被屠過城。漢人被奴役,作為元朝最低等的人。漢人不許練武,菜刀幾家人共用一把,不許騎馬,集會,連竹子都不能買賣。

蒙古的崛起是宋朝的災難,也是當時世界的災難,誰也抵擋不住蒙古攻擊。中國的漢文化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幾千年來中國徹底淪陷被蒙古統治。

陸秀夫抱著小皇帝趙昺投海哪一刻,是絕望是寧死不屈,不受侮辱。數萬人跟著一起跳海是多麼的悲壯又無奈,那個時代,他們軍民在捍衛著最後的尊嚴。他們不知道一百年後,會有一個叫做朱元璋的人,收復失地,恢復中華!

寧死不投降元朝,陸秀夫揹著南宋小皇帝皇帝與十多萬人投海自盡

中原大地,死傷無數,或許這是上天給這個名族最大的考驗和磨練,誰也打不垮我們這個名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總有一天我們會奪回來我們所失去的尊嚴和土地。蒙古再鋒利的刀,也割不斷這一絲絲聯繫。

海上的英魂們,安息吧!你們從來沒有輸過,我為你們自豪,後世的人也會自豪。我們的脊樑不是誰都能折彎的。我不信崖山之後無中國那套說法,因為我相信堅信不疑中國一直沒斷過,宋朝雖然亡了,中國人精神依然還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