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讓婆婆聽你的話!隔代育兒分歧多,別讓帶孩子毀了婆媳關係!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年輕的父母忙於工作,幾乎無暇顧及寶寶,於是,撫養寶寶的重擔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這種由祖輩們對孫輩們施行撫養與教育的現象就稱之為隔代教育。究竟該如何看待隔代教育?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讓隔代教育揚長避短呢?


3招讓婆婆聽你的話!隔代育兒分歧多,別讓帶孩子毀了婆媳關係!


隔代教育的弊端

1.溺愛寶寶,阻礙寶寶自我成長

3招讓婆婆聽你的話!隔代育兒分歧多,別讓帶孩子毀了婆媳關係!


祖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對子女可能沒有能夠很好地照顧,他們很容易產生一種補償心理,把對子女的愛以及對孫輩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的身上,對寶寶疼愛有加,過分關注,以至於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寶寶,導致寶寶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3招讓婆婆聽你的話!隔代育兒分歧多,別讓帶孩子毀了婆媳關係!

2.抱持老觀念不放,妨礙寶寶個性發展

許多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後,對寶寶心理發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就可能限制寶寶的各種探索活動,給他提出一些與他的年齡不相適應的要求,無形中給他一些捆綁,導致他缺乏開創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識老化,思想相對比較僵化,看待事物比較死板,容易固守塵封,採取過於傳統的方式來教育寶寶,那麼,他們落後的教育模式就會影響寶寶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導致寶寶缺乏創造性思維與發散性思維的意識。當然,也有不少祖輩因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對比較陳舊,他們還可能在無意識間傳遞給寶寶一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約束寶寶的思維,妨礙寶寶個性發展。

怎樣完善你的隔代教育?

(1)祖輩家長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要愛得適度,正確的愛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應積極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觸,疏通感情,兩代人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另外,祖輩家長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 對於“隔代家長”來說,無論有無機會專門學習,確實更應該自覺學習新的知識。特別是在培養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比如,如何讓孩子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和督促學習文化課。

(2)祖輩和父母協調溝通,統一思想認識。

隔代教育與父母的親職教育各有利弊。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兩代家長的共同努力。祖輩與父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當多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要儘可能地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一致。

但是,很多婆媳,母女本來關係很融洽,就因為帶孩子出現了嚴重分歧,而漸漸導致矛盾的出現。

平心而論,照顧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兒,尊重老人也是美好道德。但是老人家的做法有時確實過於老套而不夠科學。怎麼溝通老人才會聽,還真是個值得探討的大問題。

所以今天小編我就給大家傳授點正能量的經驗!

1、對老人家一定要嘴甜

你一定要記住,孩子是你的。婆婆和親媽都沒什麼義務幫你帶孩子,所以幫你帶孩子的老人家一定要心存感激。不要吝嗇感謝的話,有事沒事送點小禮物,不用太貴重,關鍵是心意,陪她們出去逛逛街,先讓她們從心底信任你的為人,再認可你的教育方式就不難了吧。

切忌以知識分子居高臨下的態度斥責老人帶孩子的不是。那隻會將關係弄僵,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在適當場合說

有什麼事私下跟老人說,別當著外人的面。

我有朋友大大咧咧,當著我們的面就口無遮攔地指責婆婆帶孩子的種種不是。婆婆的臉當然掛不住了,當時就想收拾包袱回老家。

你要知道老人家都是很要面子的,被當眾指責了,肯定會覺得下不了臺,這個時候她可聽不進去你的意見,反倒覺得你太不尊重她。

所以,給老人家提意見真的要天時地利人和,要假裝不經意地可以通過別人的事例聊起來。這樣心平氣和地交談更容易成功!

3、藉著“權威”人物的嘴說事

老人不接受你的意見多半是對你的不信任。畢竟在她眼裡,你只是一個新手,還不如她有經驗。所以,不如藉著“權威”人物的嘴說事,比如老師、醫生、育兒專家之類,她反倒能聽得進去。

婆婆為了哄女兒吃青菜的時候,總會說:嗯,吃了青菜會變聰明。你看你多聰明,別的小朋友不吃青菜都是傻瓜。於是女兒學會了罵別人是傻瓜。我有點兒不快,但也怕說多了婆婆不快。於是找了個機會對她說:媽,老師今天說你孫女在學校罵別人是傻瓜。以後這樣的話咱不能說啦!從此以後,婆婆真的沒敢說了。

還有小時候,因為捂太熱而導致腹瀉。我對她說,醫生說以後要帶涼一點。她就很順從地聽了醫生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