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先生蔡元培

教育,乃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談近代教育,不談蔡元培,就如同談古代教育不談孔子,就如同談近代革命不談孫中山。

他是我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為發展中國教育文化事業功績卓著。毛澤東稱他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是他在民國紛亂動盪的歲月裡,以一人之力扭轉乾坤,為中國近代教育撥雲見月,高屋建瓴引導同時代的經營知識分子們,完成了教育從古向今的轉變。

可以說,沒有蔡元培,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新文化運動,更沒有中國現代教育體系和制度。

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心,出任北大校長。上任之日,校工們分立北大門口兩側向新校長鞠躬致敬,蔡元培則脫帽回禮,深深一躬。眾人愣住,這在當時"官僚氣息記重"的北大前所未有。

1月9日,蔡元培發表就職演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大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他一開口,就對大學的性質做了精準定位。從那一刻起,"為全國文化之中心,立千百年之大計"成了北大的發展方向。

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教不嚴師之惰,學風不好老師定難辭其咎。為革新北大舊思想,他三顧茅廬請來《新青年》主編陳獨秀做文科學長,甚至連《新青年》編輯部也從上海搬到背景裡啊,為北大的思想自由埋下了一顆迅速茁壯的種子。後有陸續請來了朱希祖、胡適、李大釗、魯迅、周作人、劉半農、梁漱溟等,這些閃耀著光芒的二十世紀學著精英們齊聚北大,在以後的新文化運動中起到了決定作用。

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蔡元培、魯迅、蕭伯納、宋慶齡等

"思想自由"、"兼容幷包",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出的辦學方針。他認為大學的性質在於研究高深學問。大學是"囊括大典,網羅眾家"的學府,應該廣集人才,容納各種學術和思想流派,讓其互相爭鳴,自由發展。墨守成規,抱殘守闕,持一孔之見,守一 家之言,實行思想專制,是不可能使學術得到發展的。

可以說中國當時有多少學派,北大師生就有多少學派。保守派、維新派和激進派,並坐討論。眷戀帝制的老先生與思想激進的新人物,同席笑談。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盛景,出現在北大校園。

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除了請名師,蔡元培還讓北大進行"課堂公開","不管有沒有學籍,都可以來聽課"。甚至旁聽生反而比正式在校生還要多,諸如沈從文、矛盾、瞿秋白、丁玲等,都做過北大的旁聽生。而最有名的旁聽生,後來建立了新中國,他叫毛澤東。

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毛澤東在北大期間,與鄧中夏等人在陶然亭公園合影

囊括大典,網絡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幷蓄。就是在這樣的辦學思想中,北大有了中國大學史上最輝煌的師生陣容。不到一年時間,從暮氣沉沉的"官僚養成所",搖身一變,成了"為學問而學問"蔚然成風的現代大學。

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

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蔡元培設計的北大校旗

他委託魯迅設計了北大校徽,自己則為北大設計了校旗。校徽以傳統瓦當形式,將"北大"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是兩個背對背相靠的人像,下部的"大"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和其意即"三人成眾",肩負開啟民智之重任。

校旗以紅色代表物理、化學等"現象的科學",以黃色代表植物、動物等"系統的科學",白色為諸色之和,代表"自然哲學",黑色為無色之色,代表玄學。

其報復之宏大,盡顯於校旗校徽中。就此,他將徹底改變北大,以一人之力,拉開中國現代大學的帷幕。

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1940年3月3日,蔡元培溘然長逝,享年72歲,他一生為中國教育學術自由鞠躬盡瘁,逝後無一間屋、一寸土,就連當時入殮的衣衾棺木都是朋友代付,真真是一貧如洗、兩袖清風。臨走前還念念不忘中國教育,彌留中留下"科學就過、美育救國"的遺言。

他的志向在一個嶄新的時代,一個嶄新的中國,"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周恩來總理的輓聯高度概括了他的一生。

沒有他,就沒有新北大,就沒有中國現代教育的體系和制度

浙江紹興蔡元培故居

17歲中秀才、22歲中舉人,24歲中進士、26歲成為翰林院編修。他本可以在官場中平步青雲前途無量,卻在最得意時急流勇退,興辦教育、成立光復會、遊學歐洲,把在歐洲所學所得與中國現實結合。

他來自於封建王朝,卻是民主革命的開拓者;他出身於科舉制度,卻成為現代教育的奠基人。在四十多年中,他建立了一個新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塑造了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北大。而受他影響、繼承他理想的那一代人,也為中國走向現代,書寫了華麗的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