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魔咒」,第四次金融危機會在2018?

10年“魔咒”,第四次金融危機會在2018?

經濟週期是經濟擴展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當然,這種解釋大家可能會覺得比較專業和陌生,但如果把經濟週期比作是我們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時節循環,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經濟週期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復甦期、過熱期、滯漲期、衰退期。

復甦期也就是春天,萬物復甦,經濟上漲,通脹較低,企業盈利大幅上升,這個階段是股權投資者的“黃金時期”,股票是最佳選擇。

過熱期也就是夏天,驕陽似火,經濟過熱,物價高漲。與此同時大宗商品也跟著瘋漲,比如,原油、煤炭、農產品(000061,股吧)等等,要想投資賺錢,大宗商品是最受青睞的。

滯漲期也就是秋天,果實停止生長。也就是說經濟停止增長,但是反應滯後的物價依舊在漲,這個時候投資什麼都可能虧損,持有現金才是最安全的。

衰退期也就是冬天,寒風刺骨,經濟下跌,物價下跌,如果國家不出臺政策調控的話,那麼經濟的果實很可能就會化為烏有。而此時債券是最好的投資配置。

上面這種,把經濟週期劃分為四階段的方式,叫“美林時鐘”,主要是為了幫助我們認識經濟週期,選擇合適的投資資產。

當然,單靠“美林時鐘”來做選擇,顯然是不靠譜的,因為它是基於理想環境的一種假設,實際情況要比這複雜得多。另外,投資市場上必定會不斷的經歷大起大落,我們不應該想著如何去抓住暴漲、躲過暴跌。想要在市場上存活,必須要保持良好的投資心態,長期投資。

拓展內容 2018,會出現週期性金融危機?

2017年6月10日,史玉柱的微博賬號“史玉柱大閒人”發了一條評論:過去每8-10年會發生一次世界金融危機,2008年金融危機已過去九年。這次會例外嗎?金融危機前夜一定是股市大漲、一片繁榮。

10年“魔咒”,第四次金融危機會在2018?

對此言論,有人表示擔心,但也有人很淡定。為什麼史玉柱會說過去每8-10年就會發生一次金融危機呢?我們來捋一捋:第一次金融危機是在1987-1988年。

日本被迫簽署“廣場協議”,黑色星期一爆發,一夜間全球蒸發一萬四千多億美元,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部損失的三倍;

第二次金融危機是在1997-1998年。

東南亞被國際炒客攻擊,引爆貨幣危機,緊接著剛被收復的香港被襲,在中央政府破釜沉舟的保護下,成功將國際炒客擊退,得以倖存。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香港金融保衛戰”。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造成的結果就是,中國1億國企工人被迫下崗。

這次金融危機與第一次相差10年。

第三次金融危機是在2007-2008年。

美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原油價格跳水,高盛和摩根向新世紀金融公司逼債,引發次貸危機,美國經濟垮塌傳導至全球。中國被迫四萬億計劃救世,最後導致貨幣嚴重超發,房價上漲,工業產能過剩,水深火熱。

與上一次也是相差10年。

那麼,第四次金融危機呢,難道會在2017-2018?

現在,我們知道2017已成為歷史,那麼2018會不會發生金融危機呢?

有人說,2018不會發生金融危機,因為2018已經過去一大半了,如果會發生早就應該發生了;但也有人說,金融危機著陸是悄無聲息的,然後一掃而光,哀鴻遍野,就如當年日本經濟爆裂的前夕,還有人在售樓處和銀行門口搶著簽約購房和背槓桿。

而在小巴看來,上面我們所說的種種“證據”,也就是依照歷史規律來猜測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這是很多“專家”都會做的事。

歷史是可以參考的,你或許能夠從中找到一些“規律”,但我們也知道,外界的干擾因素很多,而且是不可控的。如果只考慮時間,不考慮其他外在因素對預測對象的影響,那麼預測結果很可能就會與現實情況嚴重不符。

金融危機,會帶來哪些危害?

好了,我們就不討論2018年會不會發生金融危機,到底什麼時候會發生的事情了,因為預測未來也不是我們的作風。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如果發生金融危機,會帶給普通人哪些影響?

通常情況下,發生金融危機,處在風口浪尖上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衝擊是最直接也是最嚴重的。經濟虧損、資不抵債,企業有可能會面臨破產倒閉,也有可能為了壓縮成本,從而進行大規模的裁員。

企業經營困難,勢必會影響到普通人的經濟收入,從而影響家庭的日常生活開支。如果家庭開支減少了,那麼也就意味著社會購買力減弱,因此商品大量積壓、商品價格下降,從而導致通貨緊縮。

那麼,作為普通人應該做好哪些措施呢?

1、做好家庭財務保障。如果遇上金融危機,不小心失業了,這就意味著失去了一份經濟收入,如果失去這份收入,會對你的家庭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們也一直提示大家要有風險意識,在風險還沒來臨之前做好準備,準備好家庭緊急備用金,能保證在失業之後能維持家庭的日常生活,度過無收入的時間段。

2、做好資產配置,儘量把資產分散投資。我們所說的分散投資,並不是買一份銀行理財、買一個股票、買一支基金這樣的“分散”,而是指投資組合中各類資產的風險和收益屬性不相關。比如,拿指數基金來說,國內的指數基金和美國指數基金就屬於不相關的資產。

如果只是簡單按照投資品種的形式來做配置,風險相關性就很大了。比如,中國市場整體不好的時候,可能國內的大部分資產種類表現都很差,結果導致整個配置並沒有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另外,做好資產配置後並不是就一成不變的,我們還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對配置的組合進行後續的管理。

3、你的頭腦和技能,是最保值的資產。即便遇上金融危機,公司大裁員,一般都會優先留下有能力的員工,即使很不幸還是被裁掉了,他也會很快找到新的工作崗位,或者其他謀生的路子。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總的來說,何時出現金融危機我們不知道,也不必太過恐懼。就像地球的運行,有白天就有黑夜一樣,金融危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也要知道,每次危機後,也會促進改革和創新,吃一塹長一智,推動我們向前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