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農村適合發展有機農業?回家發展有機農業,得先看一看

有機農產品究竟有多“火”?

在這裡先說說個例子,昨天剛從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最偏遠的尚重鎮回來,在尚重鎮有個依山傍水,環境十分優美的洋洞村,村裡將所有農田和每家每戶的耕牛整合成立一個“牛耕部落”鄉村旅遊景點。來這裡遊玩的遊客可以體驗牛耕文化,住在牛棚客棧,享受優美恬靜的野趣生活。

什麼樣的農村適合發展有機農業?回家發展有機農業,得先看一看

讓農記感嘆的不是這個“牛耕部落”景點和牛棚別墅或者說是客棧的營銷策略,倒是這裡生產出來的水稻還未上市就被全部預定讓農記感到有些驚訝。在這個農產品銷售成為難題的今天,這個交通不發達遠離城市的小山村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卻被搶購,甚至連明年的水稻產量都有人預定了,這不得不使人有些驚訝。

洋洞村生產的水稻,營銷噱頭就是依託“牛耕部落”鄉村景點的建設塑造出來的有機水稻品牌。對於當地農戶來說,可能鄉村旅遊的收入遠遠沒有銷售有機水稻來得實在,因為以前非常難賣的水稻,現在不僅尚未種植就被預定,而且還以高出普通水稻價格的3-4倍賣出。從這個層面來說,有機農場品確實有些“火”,備受人們追捧。

什麼樣的農村適合發展有機農業?回家發展有機農業,得先看一看

為什麼人們要追捧有機農產品?說句過激的話,那就是被逼無奈,如果不存在食品問題,誰會願意花高價錢去買所謂的有機農產品。所以說,有機農產品的優勢在於能帶給人們的身體最豐富的營養且較為健康,而且安全性更高,才會讓其在綠色消費潮湧的今天,選購、食用有機農產品成為一種綠色追求。

正是因為綠色消費成為一種時尚,使得有機農業才如此備受青睞,所以在當前或者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回到農村發展有機農業將會大有可為。

我們都知道,有機農業除了生態環境要好以外,在整個生產過程甚至流通環節都要確保其不受任何外部化學物質的侵入。因此整個有機農業,就是要利用自然規律來增加農業產量和抗病能力,並且允許在可能的範圍內,依靠輪作、作物秸稈、畜禽糞尿、綠肥、含有無機養分的礦石及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易耕性,供給作物養分,防治病、蟲、雜草危害來生產。

什麼樣的農村適合發展有機農業?回家發展有機農業,得先看一看

有機農業的這個生產過程,不允許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包括有機農產品的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生產技術標準、產品標準、產品包裝標準和貯藏、運輸標準。雖然有機農業對於生產的基礎環境條件要求並不高,只要能夠滿足國家相關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等要求的環境條件,都可以發展有機農業。但是發展有機農業仍然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性條件,並不是所有的農村都可以開發有機農業。

那什麼樣的農村可以發展有機農業呢?

一是要有豐富多樣的氣候資源。也就是說需要有氣候特點差異明顯、自然環境多種多樣,能夠為開發不同種類的有機農產品提供有利條件的地方。

二是要有豐富的物種資源。即需要有豐富的沒有收到過汙染動物或者植物資源,未有機農產品的培育提供物種資源,這個應該在一些較為偏僻的山村來說,不算問題,因為這些地方都有著很多天然的五種資源。

什麼樣的農村適合發展有機農業?回家發展有機農業,得先看一看

三是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大多數需要採取傳統的農耕生產方式,則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所以需要就一定的勞動力資源,再加以培訓,方能成為發展有機農業的主力軍。

四是要有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環境沒有受到汙染這個是前提,但凡周邊有化工廠、水泥廠石灰廠、磚瓦廠等汙染源的地方,就沒這個基礎。所以,有機農產品基地需要遠離交通主幹道和工業基地,確保灌溉水源水質符合灌溉標準,土壤的背景及理化狀況較好,沒有嚴重的化肥、農藥及重金屬汙染歷史。

什麼樣的農村適合發展有機農業?回家發展有機農業,得先看一看

在現在來說,實際上符合這些要求和條件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基本上符合這些標準的地方都處於一些少數邊遠山區和貧困地區。而這些地區雖然能生產出有機農產品,但由於遠離交通主幹道,生產成本極高,而且有機農產品的生產要求絕對不使用化肥、農藥,生活在這些地方的農戶又長期處於信息閉塞的狀態下,生產有機農產品就顯得有些難度。所以,如何生產出有機農產品,單靠農戶本身確有些困難。

文|山魈

歡迎訂閱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