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聊戲:詩情畫意說《秋江》

戲曲中有一類小戲,角色不過兩三個、演出不過三四十分鐘,往往在一個晚會上是個開鑼戲。據說,當年李多奎、侯喜瑞等老藝術家都有拿手的小戲,他們在前邊貼一出《釣金龜》或《清風寨》就立馬多“叫”進百十個“座兒”來。所以,每天晚上,他們最忙,要在幾個戲園子之間來回趕場。

《秋江》就是這類小戲的經典之作。《秋江》是《玉簪記》中的一折,說的是書生潘必正與道姑陳妙常暗訂終身,老道姑發現後逼迫潘必正赴臨安趕考。陳妙常聞訊追至江邊,在一老艄翁的幫助下,駕舟追趕,最終團圓。

老沈聊戲:詩情畫意說《秋江》

老沈聊戲:詩情畫意說《秋江》​​ 中國京劇院的武丑表演藝術家張春華先生的拿手好戲之一就是《秋江》。上世紀50年代初,張先生的師傅、富連成科班的著名武丑葉盛章和京劇名旦黃玉華向川劇藝術家陽友鶴和周企何兩位前輩請教學習,於是把川劇這出戏移植京劇。1953年,葉盛章和黃玉華參加世界青年聯歡節藝術大賽。由於參加評比的節目眾多,每個節目時間有限制,這個30分鐘的劇目壓縮到7分鐘。儘管時間大幅壓縮、演出效果受到一定影響,但是經過刪減的《秋江》依然征服了全場觀眾和評委,最終獲得表演金牌大獎。據說,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京劇在國際比賽中獲得的第一塊金牌。《秋江》的藝術魅力可見一斑。張春華先生後來也排練了這出戏,他對原版川劇的成功之處又做了細心琢磨。他推敲出來兩點:一是,戲雖小卻充滿了詩情畫意、令人賞心悅目;二是,戲中老艄翁是關鍵人物。《秋江》的詩情畫意表現在陳妙常追趕情郎的急切心情,這一切老艄翁全看在眼裡卻又不斷給她出難題,使得陳妙常越發尷尬和急切,於是妙趣橫生、賞心悅目。你看,小道姑為追趕心上人心急如焚,老艄翁卻左盤右問,不緊不慢。他還節外生枝,故意拖延:一會兒向她多要船錢,一會兒說先要回家吃飯,推三推四不肯開船。好不容易搭了船板讓陳妙常上了船,船又在河灘上擱淺了,只好跳下河去推船,船又推不動,原來船還栓在岸邊,沒有解開纜繩……。臺上小道姑急得團團轉,臺下觀眾的心隨之揪起,都盼著老艄翁趕快開船去追趕潘必正吧。觀眾情緒調動起來,“戲”便由此而產生。陳妙常是整出《玉簪記》的主角和核心人物,但是在《秋江》這一折中,老艄翁的角色卻十分關鍵。這個人物的詼諧幽默和古道熱腸必須刻畫的淋漓盡致,才能把陳妙常的心情充分襯托出來,“戲”做足了,這出戏就出彩了。為了增添這出戏的特色,張春華在排演這出戏時,把老艄翁的道白改為四川話。京劇中用方言的情況不少,而這出戏發生在西川、老艄翁說當地方言也很正常。這樣一改,不僅聽起來自然,而且更加富有地方特色。張春華為此下功夫向老四川學方言,他在《秋江》中的川白十分地道。難怪國外演出時,一位四川籍老華僑吃驚地對他說,“我還以為你真是四川老鄉呢!”。張春華的精心創作,使得《秋江》這出小戲紅火起來,幾十年來,他先後同杜近芳、劉秀榮、李維康、單體明、張火丁、陳淑芳等多位著名旦角演員合演此戲,均獲得強烈的劇場效果。有同臺實際體會的陳淑芳說,“這出戏無論誰演,劇場都起堂(意即戲不精彩,觀眾提前離席),唯獨張先生演《秋江》才抓的住人。”多年來,這出戏成為中國京劇院屢演不衰的保留劇目。像《秋江》這樣的小戲,在京劇劇目中並不少見,常見於舞臺上的如《小放牛》《三岔口》《擋馬》《盜仙草》《拾玉鐲》等,或載歌載舞、或驚險打鬥、或幽默詼諧,戲文緊湊、不乏機趣,堪稱京劇大餐中的開胃小菜,是不可或缺的藝術珍品。當前,京劇舞臺上,這類小戲似乎有日漸萎縮的趨勢,這篇聊戲權當作對小戲的呼喚。(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