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戰爭時期,爲何區區十萬人的國軍就打敗了80萬北洋軍

晚清時期,清政府讓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軍,袁世凱吸收西方國家的軍事思想,在定武軍的基礎上建立了北洋軍。袁世凱在建立北洋軍期間培養自己的嫡系部隊,所以袁世凱後來成為了這支部隊的實際控制人。辛亥革命結束之後,袁世凱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大肆擴軍,截止1912年,北洋軍有12個師和16個旅。

北伐戰爭時期,為何區區十萬人的國軍就打敗了80萬北洋軍

袁世凱擔任民國大總統之後,為了給以後復辟做準備,到1916年初,北洋軍已經擁有33個師,97個混成旅,兵力達到了120萬人,這是北洋軍發展的巔峰時期。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開始分裂,北洋軍隊主要是以段祺瑞的皖系軍閥,馮國璋的直係軍閥還有張作霖的奉系軍閥為主。但是隨著北洋軍閥的相互爭鬥,到1925年,北洋軍內部形成了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為主的三股軍閥勢力,總兵力達到80萬人。

北伐戰爭時期,為何區區十萬人的國軍就打敗了80萬北洋軍

北洋政府雖然統治中國十餘年,但是其宣傳的封建殘餘思想和殖民思想嚴重影響著中國的主權。為了推翻北洋軍,孫中山在1925年建立了國民革命軍,並在1924年建立黃埔軍校。1926年之前,國民革命軍一共有8個師10萬人的規模,雖然人數不佔優勢,但是10萬人的國民革命軍卻迅速擊敗了吳佩孚和孫傳芳的軍隊,1928年末,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全國完成了形勢上的統一。北伐僅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主要戰役只打了不到一年,國民革命軍就取得了絕對的勝利,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北伐戰爭時期,為何區區十萬人的國軍就打敗了80萬北洋軍

首先,雙方的主義不一樣,北洋軍閥主要為的是個人的利益,而國民革命軍主要是為了推翻三座大山,實現國家獨立而進行的。其次,在戰略戰術上,國民革命軍有著很大的優勢,以黃埔系軍官生武裝起來的國民革命軍是一支新型的軍隊,他們在學校學習的戰略戰術思想要比北洋軍先進的多。最後,為了支持國民革命軍,蘇俄對其援助了很多的武器裝備,這也是一項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