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近乎完人,成吉思汗曾想收他爲婿,後來專和蒙古爲敵

一、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宋遼在燕雲十六州附近對峙了上百年,大宋王朝一直是奉行強幹弱枝的軍事政策,導致遼國時不時南來打草谷。到了宋徽宗時代,遼國後方的女真部落崛起,他們聯合大宋一同夾擊遼國,迫使遼國很快屈服。與此同時,他們發現與之協同作戰的宋朝士兵簡直毫無戰鬥力,索性滅亡了遼國之後,揮師南下,與大宋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河南開封(北宋都城汴梁),除了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南宋大將岳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金庸筆下近乎完人,成吉思汗曾想收他為婿,後來專和蒙古為敵

不堪受辱而幾番尋死的大宋朱璉皇后

郭靖祖先是梁山一百零八將之一的地佑星“賽仁貴”郭盛,雖生於蒙古但祖籍山東。因為當時發生了“靖康之變”,是宋朝的恥辱。郭靖和楊康的父親都是宋代名門之後,所以根據“靖康恥,猶未雪”丘處機為他們取了郭靖和楊康,這是為了讓他們記住靖康之恥,要他們不忘報國恨,洗國恥。郭靖之父郭嘯天和其義弟楊鐵心因被段天德陷害,死於臨安牛家村,郭靖之母李萍逃難至蒙古大漠,產下郭靖。

金庸筆下近乎完人,成吉思汗曾想收他為婿,後來專和蒙古為敵

被金人披上羊皮扮綿羊的大宋皇帝

二、名師一箭雙鵰,大汗金刀駙馬

公元1201年,鐵木真與札木合所率十一部聯軍會戰於闊亦田地方,哲別射傷了鐵木真的白嘴黃馬。哲別軍敗後被鐵木真追殺,為躲避追兵藏身於當時年僅六歲的郭靖家的茅草堆中。郭靖敬佩哲別神勇,捨命保護哲別,在被鐵木真長子朮赤殺死的瞬間為哲別所救。哲別佩服鐵木真英雄過人,歸於鐵木真旗下。

金庸筆下近乎完人,成吉思汗曾想收他為婿,後來專和蒙古為敵

蒙古神箭手哲別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哲別一直扮演著郭靖騎射師父的角色。在神箭手哲別的培養下郭靖箭術也能達到"箭無虛發"的境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郭靖在《彎弓射鵰》一章中"一箭雙鵰"。郭靖早年在蒙古部落成長,精熟蒙古摔跤。與鐵木真四子拖雷結拜為安答(結義兄弟),可惜託雷在伐金歸來途中病逝。他相助鐵木真化解扎木合叛變之圍後,得鐵木真垂青。華箏與郭靖從小一同在大漠上長大。華箏是大汗鐵木真汗的女兒,而郭靖是流落他鄉的平民,但華箏就是愛上了郭靖,任誰來娶也不嫁,任誰來說也不成,情急了又哭又鬧,連大汗也沒法子。不久就與華箏訂婚,成為準“金刀駙馬”。

金庸筆下近乎完人,成吉思汗曾想收他為婿,後來專和蒙古為敵

蒙古大汗之女華箏公主

三、偶遇黃蓉傾心,神功謀略無敵

到了十八歲時,郭靖為赴嘉興醉仙樓與楊康比武之約,以及為報殺父之仇,來到中原。郭靖出大漠,下江南,途中遇到黃蓉,兩人一見如故、彼此傾心。郭靖、黃蓉遊江南時巧遇丐幫幫主“北丐”洪七公,洪七公因多次食用黃蓉烹調之美味,教了兩月有餘的“降龍十八掌”的前十五掌。靖、蓉二人隨後在寶應從意圖非禮的白駝山莊少莊主歐陽克手上救出程瑤迦,並補全“降龍十八掌”的後三掌,並正式拜洪七公為師。

金庸筆下近乎完人,成吉思汗曾想收他為婿,後來專和蒙古為敵

黃蓉&郭靖

後來到在”桃花島“,和”老頑童“周伯通結拜為兄弟,並習得“九陰真經”、“空明拳”、“雙手互博”三套上乘武學。郭靖同黃蓉一同趕往洞庭君山參加丐幫大會。與此同時金國奸細楊康也來到嶽州,他利用盜取來的丐幫法杖,企圖假冒丐幫新任幫主,驅使幫眾投降金國,靖、蓉及時趕到,郭靖領悟天罡北斗陣,揭穿了楊康的陰謀,黃蓉成功接任丐幫幫主之位。

金庸筆下近乎完人,成吉思汗曾想收他為婿,後來專和蒙古為敵

蒙元與南宋對峙

春天,郭靖隨蒙古大軍回到漠北,隨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時,郭靖以“金刀駙馬”、“右軍元帥”身份隨軍西征,其軍熟練運用《武穆遺書》兵法,以及黃蓉暗地裡輔導,促使他成為卓越軍事家,於阻止內鬥與滅”花剌子模“中立下重大功勞,成吉思汗也打算把最肥美的土地封賞給這位未來的女婿。

四、民族大義當前,母死襄陽守城

成吉思汗在攻破金國之後計劃攻宋,已為元帥的郭靖不願攻打自己國家,作叛國之徒,於是偷偷收拾行裝打算連夜與母逃走。華箏再見到郭靖,知郭靖與黃姑娘相好,卻愛郭靖之心不改、之情不變,華箏不願郭靖再返中原,將郭靖要走的消息告訴成吉思汗,只是想留住郭靖以結百年之好,卻害了郭靖母親的性命。

金庸筆下近乎完人,成吉思汗曾想收他為婿,後來專和蒙古為敵

成吉思汗 孛兒只斤-鐵木真

郭靖母子二人被擒,郭靖之母李萍為保兒子忠義,當場自盡。郭靖帶著母親屍身逃走,遇到哲別軍馬。哲別將自己的弓箭馬匹盡數交給郭靖,讓他趕快逃走。郭靖在哲別與拖雷的幫助下,郭靖逃脫並返回中原,也間接地導致他和華箏的婚約終於結束。

儘管已是敵人,郭靖仍前去見鐵木真然最後一面,並陪伴其在西夏一帶打獵射鵰。鐵木真年老力衰,病重垂死。自此,郭靖與蒙古帝國決裂,並以忠臣名將岳飛和韓世忠等為榜樣、以”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為人生目標,守護南宋邊境襄陽城,奮勇扺抗外敵。

金庸筆下近乎完人,成吉思汗曾想收他為婿,後來專和蒙古為敵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郭靖雖然仍然個性剛毅木訥,但曾多次隨鐵木真四處征伐,對蒙古大軍的作戰方法有一定的瞭解,後來領導襄陽群雄抵抗蒙古軍時精通兵法可見他頗具領導才能。儘管郭靖為宋朝出力多年,但未有謀官或正式參軍,僅以客卿客份助守襄陽。而呂文德和呂文煥兄弟雖為襄陽城防統帥,惟其人庸庸碌碌,毫不稱職,故城防事務全靠郭靖主持,因而被襄陽軍民們視為神州大地的中流砥柱。

圖文整理於網絡,若涉及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