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隐患多,教育部出手整治!

幼儿教育“小学化”隐患多,教育部出手整治!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以及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近年来,个别幼儿园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小学化”教育倾向严重,这种“超前教育”带来的隐患也在日益明显。

01

超纲

幼儿教育包括小学内容

幼儿教育“小学化”隐患多,教育部出手整治!

有调查显示,部分小学九成以上新生都在幼儿园阶段学习过小学课程。目前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和部分公办幼儿园,均普遍开设了“幼小衔接班”“学前专业班”“特长班”等,幼儿教育“小学化”已成为常态。

在这些幼儿园中,有的要求孩子毕业时就学会20以上的加减乘除,英语对话达到小学二年级水平,更有甚者要求孩子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

有专家表示,如果过早、强行让孩子学习,一旦到孩子上了小学真正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将可能让孩子厌倦,挫伤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02

乱象

培训内容越难越“专业”

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上,乱象频出的培训班也位列其中。近年来,幼儿培训班正呈现一种教学内容越难、越复杂则越“专业”“有用”的病态现象。

某培训机构学前班教学内容包括:学习100以内单双数、相邻数及按群计数,50以内加减法,各种类型应用题,认读声母单韵母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等。同时包括数学启蒙、思维训练等课程。有些幼儿培训机构的课程种类甚至达到10至15种之多,家长们趋之若鹜。

而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只是要求5~6岁幼儿会正确书写自己的名字、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而已。

03

危害

幼儿“小学化”会事倍功半

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对几百名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七成教师明确表示超前传授知识不利于孩子成长,提前加压还会抹杀孩子的想象力。

有研究显示,孩子年龄越小专注力时间越短: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过早灌输超纲的学习内容,对其身心发展有害而无益。

幼儿教育“小学化”隐患多,教育部出手整治!

03

反思

是谁在逼孩子“抢跑”?

今年初,多地教委便已纷纷出拳打击幼儿教育“小学化”,整治培训班乱象。却仍屡禁不止,背后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逼孩子“抢跑”背后有着家长、学校及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为父母,很多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相信笨鸟先飞,于是让孩子提前学;还有的家长则是跟风,看到别的孩子学习,自己也要跟上。而如今某些学校的“幼升小”考试,设置门栏,其中的题目过难、过于超纲,也无形中促使幼儿教育小学化。

05

经验

幼儿教育应顺应孩子天性

幼儿“小学化”教育屡禁不止背后,既有家长的“望子成龙”情结,也有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复杂原因,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国外的幼儿教育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经验。比如,日本的幼儿园注重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通过玩乐培养他们的身心和与人相处能力;美国幼儿园以手工制作和户外活动课程居多;澳大利亚则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建立和伙伴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