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说过「打黑除恶」,那黑社会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都听说过「打黑除恶」,那黑社会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近来上街,我们多能看到“坚决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之类的横幅标语,这里的“黑”即是黑社会、黑帮性质的组织,如今早已遍布全球。因为有同样的财政人事方面的管理与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俨然像是一个社会体系,所以称之为“黑社会”。那么,这种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呢?

古人认为,治病与治乱可以类比。打个比方,当人体细胞组织出现了非正常的增生,并不再按规律进行新陈代谢而是野蛮扩散生长,就可能生成恶性的肿瘤,同时欺凌良性细胞组织。那么社会上原本正规的秩序会不会滋长出非正规的秩序呢?一样会。

都听说过「打黑除恶」,那黑社会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贵族就有施恩于有才干的奴仆为心腹,或在私人府邸募兵养士的传统。大争之世,为了自家安全着想,这是正常的,然而一种现象若没有节制了,则要另当别论。比如齐国有名的孟尝君就以收揽客士闻名,手下连“鸡鸣狗盗之徒”都能派上用场,而更有名的如冯谖这类善于经营谋划的人才,为孟尝君赚得了更多的名望,但不管是营建“狡兔三窟”,还是为薛城百姓免券以邀买民心,本质上都是拿着公家的财政为个人牟取利益,都不是官方——也就是齐国国君所愿意看到的,因为长此以往,齐国百姓只知有孟尝君,不知有国君。在齐国的范围内,孟尝君田文完全有办法建立另一套势力与秩序,与国君分庭抗礼。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开篇中引用韩非子的话写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里的游侠,行事风格已经完全脱离政府,也不以当时的律法为准绳,而是有自己的一套信条。在太史公笔下,游侠如郭解这样的人物,终生与暴力为伍,“不轨于正义,然言必信,行必果”,已经有了一点儿黑社会的色彩,但大体与现今的武侠小说类似,客观记叙中还是多予以歌颂的。而《游侠列传》中又有一句话颇值得体味——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因为多年以后的一系列事件,印证了这句话。

这里要说的“窃国者”指的就是王莽。而因为王莽窃汉篡政,引出了王匡、王凤的绿林起义,专门反抗王莽政权,为刘秀光复汉朝做了铺垫,这个“绿林”也就成了此后啸聚结伙、杀富济贫的不法分子集团的代称。没错,这类组织开始真正成为一个团体,一股势力,拥有着一定的纲领,自以为“替天行道”,其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不再单指某个有个人魅力的豪杰了。

都听说过「打黑除恶」,那黑社会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塞北的马贼、关东的绺子、梁山的好汉、宗教的门徒,都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有些是蛮横霸道,有些是官逼民反,图个糊口,更多的隐秘组织则是前朝残余势力为与新王朝作对而设立,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最有名的就属清朝初期的洪门天地会。洪门名称由来有多种说法,一是汉(漢)人失去了土地家园,即为“洪”;二是明太祖朱元璋曾立国号“洪武”,驱逐元蒙,恢复汉家江山,明朝忠烈追思前朝武功,为光复河山,创立洪门。后来有名的三合会、红花会、拜上帝会,乃至现代香港电影《古惑仔》系列的洪兴社都渊源于此。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以及后来支援抗日战争,洪门历代子弟都有不小的功劳。说起来,洪门总会如今也是全球最大的华人社团,以忠义团结闻名。比起世界上许多毒枭、黑手党、军火贩、恐怖组织来讲,华人的洪门名声要好得多,这也许跟中国人历来讲规矩、讲传统、讲人情有关吧。

与洪门相对应的是青帮,清末民初素有“红花绿叶白莲藕”的说法,说的就是洪门、青帮、白莲教三大民间组织。青帮有名的风云人物有黄金荣、杜月笙,据说就连蒋委员长都做过青帮的门徒。但这里不谈青帮,倒是想说说斧头帮,这个斧头帮可不是周星驰电影里的流氓恶霸斧头帮,这个帮派的名气源于一位很厉害的人物,名叫王亚樵。

蒋委员长不怕汪精卫,不怕共党,甚至不怕日本鬼子,但真有点儿怕斧头帮的王老板。因为这位王老板虽然是秀才出身,却专门搞暗杀——那真是不管你是何地位,是何阵营,只要看不顺眼的他都敢杀!王亚樵孤高狠绝,却胸怀天下,杀的都是祸国殃民之辈。戴笠不敢与他正面相争,杜月笙也要给他三分薄面,蒋介石一想到他就牙疼,李济深只想与之为友,不敢与之为敌,汪精卫更是被他要走半条命。所以青史自有后人评,王亚樵在平民的眼中,是一位传奇英雄。就连美国女记者弗雷特·安娜也评价王亚樵,“他不与任何人结盟,他的存在意味着对中国领袖们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他本人简直就像是武装的国会,他贯彻意志的方式不是提出议题讨论,而是选择用手枪和炸弹。”所以最后蒋介石不能容他,派戴笠制定周密计划,除掉了这位民国第一刺客。

现如今来看,社会大体上还是稳定的,已经不会再有王亚樵这样的“黑社会式英雄”了。许多行业除了明面上的规则外,都有许多见不得光的潜规则,连接着太多利益网,已经成为一种体系。正如俗话说“行行出不出状元不知道,出恶霸倒是有的”。人心思定,对于不稳定因素自然会排斥。但不管是被人们称颂还是排斥,黑社会以暴力方式成为政府的对立面,与政府从来都是一对矛盾体,而矛盾双方是存在辩证关系,是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

所以看看政府对于黑社会可能采取什么态度措施呢?无外乎三种:一、镇压消灭,大多数拥有完备国家暴力机器(指必要特殊机关,不含感情色彩)的政府都会选择的措施;二、吸纳招安,最典型的就是《水浒传》里宋朝朝廷对梁山的招安;三、纵容乃至扶植,官匪勾结,民不聊生,这就阴险了,简直比黑社会更黑!所以如今的黑恶势力是一定要铲除的。

都听说过「打黑除恶」,那黑社会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还是用治病来类比,中医有“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的说法。比如五脏中肝为心之母,脾为心之子,心火虚则要补肝木,心火旺则要泄脾土。黑社会成员从民间来,那就要先养民生,使百姓安居乐业,长久则不会再有人甘愿行奸作恶。而所谓黑白两道通吃,黑社会的壮大离不开有些人知法犯法,自然更需要我们完善监察机制,纠正官场邪风。

总而言之,在掌权者与老百姓之间有一座天平,若其倾斜太过,就会有第三股势力冒出来维持平衡。运气好了,我们遇到的是除暴安良的好汉,运气不好,碰到的就是为虎作伥的流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