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否包含了天文学的知识?

1776738炊烟清茶


《易经》所包含的天文学知识是最具有博大精深的学术之一。

《周易.系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易经》对宇宙形成的认识在易经中的体现,是宇宙形成和变化模式图。

无极是宇宙混沌鸿蒙状态,太极是宇宙的运动状态。

从无极的混沌状态到太极运动形成的阴阳状态,就是对天文变化的解释。(据说现代大多天文学家也认可中国古代易经对宇宙形成的解释)

当代科学在研究宇宙形成的过程时,推出宇宙的演化模式,竟然与太极八卦相生图式相暗合。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每卦六爻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六个区域上下运行,每半年有一个月位于其中的一个区域内。

十二消息卦或北斗与月亮在甲乙丙丁庚辛六个赤道上由东至西的位置相互关系递变,表明日月运动的规律。

赤道的三百八十四个区域和易卦的三百八十四爻也是吻合的。

用八卦的卦象推算太阳系的天体运动是比较准确的。

地球公转一年也叫一周天,一年之内地球与月亮十二次汇合,称十二会,故将一年分十二个月,又将赤道分十二个区域,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

地球公转与地轴有个倾斜角,一年之中太阳周天的视运动,所以我们看起来不固定在一个赤道上,夏至在北回归线,冬至在南回归线。

六十四卦图实际是同一昼与一夜天体运动模式。初一清晨是屯卦,黄昏是蒙卦,按上下卦的爻位变换,正好三十清晨为既济卦,三十日黄昏是未济卦,一年结束又从头开始。

在古书《易经》上的各种卦图无一不和天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如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就连《老子.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包涵了天文学的。


邵伟华教授


易经完整地系统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现象,孔子讲文化是什么,就泄露了天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人十二生肖是根据木星绕太阳一周十二年一轮定位,中国人所以管木星叫岁星。易经是观察宇宙自然现象,并且用自然现象来造词。通过造词让人类学习自然,比方说,丰收一词。在易经中叫雷火丰卦,丰收一词是圣人看打雷与太阳(太阳代表火)两个自然现象造的词。根据是天下打雷通地气,带来雨水。太阳光照足,给大地带来光合作用,大自然就丰收了。无雷干旱,阳光足也不会丰收。人类学习自然的丰收,开始学习种地,浇水,养六畜,也获得丰收。早期人类学习自然丰收懂感恩,知道大自然的丰收无私奉献给人类享用。人类感应到自然有德性,养育生命为德。今天的人只知道丰收一词,不知道丰收内涵了。这是文化丢失的根本原因,教师教一辈子丰收一词,也不知道丰收的由来,更不知丰收内涵了。这就是教育无根,六十四个自然现象造出的词都是照着自然现象造出,大家想如今有几人了解中国文化根源?能否真说的清什么叫文化?但人们天天用易经语词,只是理解表象,不知道语词来自易经。中国人真该重学易经了!






高鸣易传系辞解真


《易经》系辞传有文: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从此文中可以看出,伏羲氏(包羲)是集合天纹与地理的自然情形,从中悟出大道之源然后浓缩成八符号。


《易·丰》: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丰是雷电皆至的意像,而这句话的意思是白天见到北斗七星。北斗七星是天文学范围,而见易经是提到天文学的。

丰是上震电下离火,离也是代表着日。蔀是日食,即白天黑暗,从中见到天上星星。


尘缘术数玄学文化


当然包括。易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好比宇宙万物生成。再者,易经中阴阳合一,万物沦回,正是宇宙中星球各自互相吸引,按轨迹运行,生生不息,宇宙无限极大,生物又无限极小。


云淡风清\n


《易经》中是包含有天文学方面的知识,易经中的九星是根据天上的北斗七星变化而来,其运用的规则也是根据北斗七星的移动变化来确定。二是《易经》中的二十八宿的运用,也是根据天上相对应的星宿季节变化及移动规律而确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