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華區塊鏈基金袁曄:中美差距越來越大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美國在技術方面領先我們很多,傳統科技領域是這樣的,在互聯網領域就沒有這麼大了,現在看區塊鏈領域美國不僅沒有領先中國,甚至已經落後歐洲國家了。

現在公鏈領域最火的,比特幣,以太坊,EOS,哪個是美國人做的?當然嘍,美國會說,不管是歐洲人,亞洲人,南美人,還是澳洲人,都是我們“美國人”,誰讓我們是“開放”的移民國家呢?真是這樣嗎,特朗普先生?

不可否認,計算機最早誕生於美國,互聯網最早發端於美國,美國一直在引領互聯網技術發展,現在也是互聯網包括區塊鏈技術人才最多的地方,但是從現在的區塊鏈技術濃度來看,已經沒有優勢了。中國經歷了最近十幾年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市場規模巨大催生了極強的技術人才優勢,在很多細分領域已經接近並且趕超“老美”。

僅僅從區塊鏈技術上看,美國還是不錯的,起碼沒有掉隊。但是在市場和金融交易領域,美國人對於區塊鏈的“佛性”已經開始逐漸落後於中國的“狼性”了。

美國人做區塊鏈技術是很“長線”的,慢慢做,基礎紮實,不急於發token,不急於融資,不急於上交易所,不急於退出,不急於為投資人實現收益增長,不急於……,總之,很“佛性”。

中國人不僅在挖礦方面做的很極致,在交易所方面也是一方唱罷我登場,之前佔據全球四強中的三強(不論是否刷量的結果),現在更是橫空出世了一家“一騎絕塵”的交易所,交易量是2-7名之和(不論是否刷量的結果)。且不說,這種做法是否正確,但是從投資人角度,從發項目上所的角度,從投資人退出的角度,中國人的項目也好,投資機構也罷,都是在為自己的投資人和出資人的利益盡心竭力。可能看起來短視一些,但是卻帶來了資金的快速週轉,目前看一個新項目從發端開始到上交易所基本上三個月時間,到部分投資退出,大體上也是三個月,相比較美國項目從發端開始一年後才考慮發Token的節奏就能夠看出其中差別。資金的自主流向決定了一個行業和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潛力,也決定了一個地區的發展趨勢和潛力。

作為投資人,你會選擇一年資金流轉兩次,還是選擇兩年流轉一次呢?更何況,“老美”根本不關心上所的價格,如此“佛系”的美國項目面對“狼性”的中國項目,你會選擇誰?無論是資金週轉效率,還是複合增長率,差距都很明顯。

據說國內某知名區塊鏈項目最近用融來的錢要收購BT(BitTorrent)這家老牌美國公司。比特大陸好像也在美國找芯片公司很久了。錢多的地方就是人才集中的地方,人才是第一位的,老美這麼佛系,人才也就留不住了,長期看,技術優勢也就難保。

技術優勢不再,商業優勢盡失,“老美”和“老中”的差距越來越大。

注:這裡提到的“老中”,中國人,中國,都泛指華人。

作者:袁曄,水木清華區塊鏈基金執行董事,盜火者區塊鏈應用聯盟發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