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宗」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爲何都說他們路子不正?

在中國古代史上,皇帝駕崩之後都會有廟號,立下開疆擴土打下江山功勞的人被稱為“祖”,為天下百姓謀生在政治上做出貢獻的人被稱為“宗”。在古代那麼多的職業中,皇帝這個職業是每個人都非常渴望的。

古代“太宗”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為何都說他們路子不正?

因為皇帝的權利是非常大的,在歷史中廟號為“太宗”的都應該是每個朝代的第二個皇帝,但是往往都不是這樣,有些皇帝通過暴力的手段登上皇位,創下不朽功業從而被稱為“太宗”。

大家都知道古代立皇子都是立嫡長子,在沒有嫡長子的情況下,再立長子,依次類推。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則是在兄弟之間傳位。想要朝廷百官都認可你,那麼就要按照祖宗的禮法來繼承皇位,但是很多廟號為“太宗”的皇帝,都是不符合老祖宗傳下的規矩的。

古代“太宗”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為何都說他們路子不正?

說起漢太宗,大家可能都不熟悉,但要說起文景之治,那麼瞭解歷史的人一定知道。他就是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恆,我們大都知道的是皇帝的諡號,例如漢朝有名的劉徹,我們往往知道的是漢武帝,並不知道他的廟號漢世宗。劉恆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而且他是漢朝的第五個皇帝,但是他卻被成為太宗。

古代“太宗”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為何都說他們路子不正?

原因是在漢朝廟號並不是每個皇帝都能有的,要按照皇帝的功勞來給定,很多皇帝是沒有廟號的,著名的漢景帝就沒有廟號。劉恆的繼位是不合法的,原因是劉盈死後,呂雉干涉政治,先後立了幾個傀儡皇帝。在呂雉死後,劉恆在大臣的支持下坐上了皇帝的位置。

唐朝的強盛,離不開李世民為唐朝做出的貢獻。李世民再沒有登基稱帝之前,跟隨著他父親李淵為唐朝的建立費勁心思,但李淵沒有立李世民為太子,李世民非常的不甘心,便策劃了玄武門事件,殺掉了太子李建成。

古代“太宗”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為何都說他們路子不正?

沒有了嫡長子,李淵不得不立嫡子李世民為太子。由於玄武門兵變事件非常大,雖然李世民的一生為唐朝的繁榮昌盛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也是沒有辦法掩蓋他不遵守禮法登基帝位的事實。

趙匡胤原本是打算將皇位傳給太子趙德昭,不料卻被宋太祖謀反篡位成功,趙匡胤暴斃身亡,禍不單行,不久後他的兒子也都不幸身亡。沒有了太子,只得將皇位傳給其它血脈相近的人,成就了其弟,也就是宋太宗。說到明成祖我們就知道說的是朱棣,把皇位從自己侄子手中搶了過來。

古代“太宗”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為何都說他們路子不正?

建文帝的登基是合法的,但是建文帝登基以後削弱藩鎮的實力,建文帝前期有朱元璋的支持,朝廷百官沒有不敢不遵從的。但是當朱元璋去世以後,建文帝沒有了倚仗,在朝廷上失去了威信,朱棣為使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發動叛亂,奪取了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