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通證經濟」爬上區塊鏈認知的頂點

孟巖:「通證經濟」爬上區塊鏈認知的頂點

你好,我是孟巖。現任CSDN副總裁。CSDN是全球最大的IT開發者社區。接下來的“區塊鏈和通證經濟” 的這個模塊將由我來主講。

孟巖:「通證經濟」爬上區塊鏈認知的頂點

你已經知道了,現在整個區塊鏈的浪潮是一浪高過一浪。尤其是在互聯網和科技投資圈裡,已經出現了一種今天我稱之為“區塊鏈恐慌”的情緒,好像你今天不懂區塊鏈的話,你就沒有明天了。前幾個月,區塊鏈的融資規模真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往上走,也製造了很多的暴富傳奇。但最近市場有點冷靜下來了,因為現在上來的項目太多了,而且良莠不齊。所以有很多新上來的項目出現了很多破發的局面。

所以現在有人說了,這是騙子、是鬱金香泡沫。我是這麼覺得,現在出來的區塊鏈項目裡有泡沫有沒有泡沫?肯定有,比例還不小,千真萬確。但是區塊鏈整體來說它作為一個方向,它是不是泡沫?我堅信不是,不但不是泡沫,而且是一場有重大影響力的技術革命。

但到底為什麼我們對它應該有信心,或者說它究竟揭示了什麼問題呢?它到底能給我們的技術或生活帶來什麼樣的革命?怎麼認識現在已經出現的區塊鏈泡沫?最後它將怎麼收場?區塊鏈認知的頂點

孟巖:「通證經濟」爬上區塊鏈認知的頂點

我們平時在朋友圈裡看到很多人談區塊鏈的認知。在我看來,這些認知還是有高下之分的。確實有一部分人在我看來已經爬到了對區塊鏈認知的頂點,這個認識的頂點是什麼,就是區塊鏈其實是一種新的人類大規模協作平臺。

區塊鏈這種新的大規模協作平臺的特點是什麼?第一它是規模靈活的,第二它是跨界的,第三它是實時的,第四它是強關係的。

不過你會問,互聯網不是大規模協作平臺嗎?好,你按照規模靈活、跨界的、實時的、強關係的這四個標準去分析,你就能發現,互聯網不是強關係的。我們現在通過互聯網的連接是很弱的,人與人之間沒有強有力的激勵機制扭在一起去做一些高強度的協作。

包括像媒體、社交網絡、自有市場在內的協作,都是典型的弱協作。弱協作的意思就是,幾個人一起做一件事,我們幾乎只做自己願意的事而很少為了大成協作而做出妥協和犧牲。當然,弱協作比一盤散沙的烏合之眾強,但如果需要競爭某種資源、價值的時候,比強協作就差遠了。

人類到現在為止形成的強關係協作,其實就三種,一是通過暴力脅迫,比如古埃及人驅使奴隸去建金字塔;二是通過榮譽激勵,比如商鞅變法通過軍功進爵;第三種就是經濟激勵的方式,最典型的就是公司這種組織。

大家一起形成共識,進行高強度的協作,來實現市場經濟中的獲勝。歷史一再地證明,有組織的小部分可以戰勝無組織的大部分,就是協作的強弱遠遠比規模的大小要重要得多。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的前面幾章講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智人能夠戰勝其他的人類分支取得世界的統治權?從嚴格的生物學分類意義上講,我們都是智人。智人是人屬下面的一個分支。而人屬下面,其實曾經有過好多分支。包括有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在東亞一帶活動的直立人,在印尼一帶出現的小矮人,也叫弗洛里斯人,如果我們排個序的話,排在第一位的是在歐洲的尼安德特人,他們其實比智人更人高馬大,還有更大的腦容量。

孟巖:「通證經濟」爬上區塊鏈認知的頂點

但為什麼是走出非洲的智人戰勝了尼安德特人?答案就是因為智人形成了大規模的、高強度的協作。比如進行戰爭。戰爭顯然是一種高強度的協作。每一個人都要準備付出犧牲。那麼你會說,尼安德特人不會打仗嗎?他們也會。但是尼安德特人的協作規模是不大的,根據人類學家研究表明,通常他們的部落人數不超過150人。而智人卻可以組織幾千幾萬的大規模協作。這樣的協作可以讓智人最後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那麼智人為什麼能建立大規模協作呢?

建立大規模的強協作是有條件的,最重要的條件是協作者之間要建立共識。智人的語言中有一種特殊的功能就是會八卦,然後在八卦中有能虛構出了他們的故事,比如神話、部落守護神、奧林匹亞山上的群神、比如龍、盤古、女媧⋯⋯這些構成了一致的信仰,也就是他們的信任中心。每個人和信任中心連接,就可以在共識和信任的基礎上,來建立大規模的組織。你可以想象,單個智人未必打得過尼安德特人,但協同起來的大規模智人的力量就不可小覷了。

把協作的力量解釋清楚後,接著說,說市場經濟時代的一個偉大發明,那就是公司。在公司誕生以前,人類的大規模協作一般是通過脅迫或榮譽激勵的方式來形成的。而公司主要是通過一種正向的經濟激勵也形成一種強關係協作。這是人類在大航海時代形成的一個重大的發明。特別是股份制公司,是400多年前,荷蘭人發明的。

這可以說,奠定了今天我們全世界市場經濟的一個基礎。

你縱觀歷史,每一種協作形式的存在,都是以一種技術創新為基礎的。公司這樣一個組織的建立究竟是基於什麼技術呢?實際上是基於記賬技術,更確切的說,是複式記賬法。

好。我們現在正好處在這樣一個新的節點上。現在一個新的記賬方式出現了,區塊鏈的分佈式記賬系統。如果說複式記賬法催生了股份制公司,那麼區塊鏈這種分佈式記賬技術能否催生新的人類協作方式呢?我認為一定會的,區塊鏈將催生一種新的、跨邊界的、大規模的、實時強關係協作的組織,我和 CSDN 的掌門人蔣濤先生在討論當中,給這種組織想到一個名字,叫分佈式協作組織,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Organization,簡稱 DCO。DCO 這個名字蠻有意思的,因為公司的英文叫 Company,經常被簡寫為 CO,而在區塊鏈圈子裡,我們一看到字母D,就會想起 Decentralized,去中心化,或者 Distributed,分佈式的。所以 DCO 正好可以被說成是分佈式公司。如果將來 DCO 這個詞有幸流行起來的話,可能我們以後想創業,就不會說: hi,老王,咱們成立個公司吧,而是會說,hi 老王,我們一起成立個 DCO 吧。

區塊鏈可以催生 DCO 這種新組織物種,這顯然是生產關係的一個變革。你可能聽過一個說法,人工智能是先進的生產力,區塊鏈是先進的生產關係,這句話就是說區塊鏈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調節和優化人與人之間的協作關係上。

區塊鏈通過什麼樣的機制來促進人們進行大規模的、跨邊界的、實時的、強關係的協作呢?剛才我說過,人類文明史發展到今天,只有三種機制,第一是暴力脅迫,第二是榮譽激勵,第三是經濟激勵。區塊鏈顯然不能進行暴力脅迫和榮譽激勵,至少今天不行,所以它主要是通過經濟激勵來促進協作的。

什麼叫經濟激勵?以太坊的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行內人成為 V神,有一個說法,說經濟激勵就是通過提升你擁有的經濟價值對你的行為進行激勵。在現實世界裡,很顯然,你銀行賬戶裡的餘額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經濟價值。而在區塊鏈世界裡,經濟價值是用通證來表達的。

通證是區塊鏈中實現經濟激勵的主要方式

什麼是通證呢?英文叫Token,T、O、K、E、N,以前人們把它翻譯為代幣,直到今天也還有很多人堅持使用代幣這個翻譯。但我們覺得代幣這個翻譯有失偏頗,所以2017年11月的時候,我跟元道先生在討論當中,想到了“通證”這個翻譯。通行的通,證明的證,現在這個翻譯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

通證是區塊鏈當中實現經濟激勵的主要方式。在我剛才提到的 DCO裡,人們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但是通過通證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強協作體。只要我們都認同同一個通證,我們就對某一個價值有了共同的認知,在這種共同的價值認知基礎上,形成的這種強協作的關係,它的協作能力之強有可能超過我們現在的公司。

通證有什麼特點呢?第一,它是一個證,證的意思就是說,它有很強的可以被信任的特點,不能增發,不能濫印,不能偽造,它就真的像一個證,可信賴程度高。第二,就是它的通,可流通性。

通證這個詞是我們提出來,說句實在話,我還是有點小得意的。因為它把兩個最重要的點都給勾畫出來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CSDN上活躍著2250多萬的程序員,他們都是手上掌握技術的人,是社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財富。但是問題是為什麼過去快20年了,CSDN並沒有成長為一個大公司呢?推而廣之,中國有好多在線社區,動輒幾千萬會員,但是搞了很多年,都不賺錢。為啥呢?說白了就是因為這些社區都是弱關係社區,會員在上面幹什麼呢?無非是吹吹牛啊,灌灌水啊,追追星啊,打個情罵個俏等等。作為社區的組織者,我們其實並沒有任何手段去動員他們,組織他們,讓他們協作,一起去創造什麼高價值的東西。

但如果有了區塊鏈,那麼這些社區可就鳥槍換炮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發行通證,以通證為紐帶,形成激勵機制來調動社區成員們為了某個共同目標進行協作。

不能把通證和股票混為一談

必須說清楚的一點是,我是堅決反對把通證和股票混為一談的。

第一,通證是比股票要更高級的一個概念,未來的股票都應該表達為通證。包括期權、債券這些有價值的東西都應該表達為通證。而現有的表達股票和期權的這種技術,跟區塊鏈通證的技術水平,之間的差距,就好像我們原來結繩記事,跟用紙筆記賬的差距一樣大。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用來代表達股票期權這些價值符號的技術水平還是非常原始的。

第二呢,通證裡還包含很多其他的東西,這裡我先賣個關子,在接下來的一節課裡繼續講。

共享賬本要解決動機問題

最後我想花一點時間,講講我在區塊鏈領域內的認知升級的過程,也梳理下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一個淵源。

這就需要提到我的老東家IBM。我在IBM的戰略傳播部工作了8年。2015年,公司來了一位新任的CTO接替原來的一位高級副總裁。這位新任CTO猛推區塊鏈,還說服了最高決策層,把區塊鏈列為IBM最頂級的技術戰略。這自然引起了我對區塊鏈這個技術的重視。我是軟件工程師出身,就研究了一下區塊鏈技術,發現涉及到很多密碼學的技術是我不熟悉的,為此我還去網上去修了馬里蘭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密碼學的課程。

在學習密碼學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密碼學是整個計算機科學裡尚未被開採的最後一個大寶藏。它已經成熟很久了,至少在1990年代,它就已經是一個公開技術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此之前,密碼學是一個軍用技術,等同於軍火,美國政府是不允許密碼學相關的代碼出口的,中國當然有一些研究所裡的人在研究密碼學,但是一般老百姓包括像我們這些程序員,是接觸不到密碼學的。1993年的時候,有一本著作出版了,叫《應用密碼學》,如果你願意的話,就可以學習到當時非常全面和現金的應用密碼學知識。正是這本書的出版和翻譯,人們才意識到,噢,原來這裡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它可以實現極其精妙的以前完全想象不到的一些應用。但是在區塊鏈之前,並沒有多少認識到這個問題。

在國際上也差不多。大部分人知道密碼學的存在,但並沒有很好地利用密碼學提供的工具。從70年代開始,在國際上出現了一個非常小的技術極客群體,稱自己叫密碼朋克,這群人不斷去研究怎麼樣去開發可以不被政府和大型組織破解的安全的通信設施。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去研究怎麼做電子貨幣,安全支付等系統。所以在一波一波的努力下,才產生了比特幣這樣一個很奇葩的東西。

所以說區塊鏈是有一個很漫長的發展源流的。你們聽說過的,朱利安·阿桑奇、斯諾登、中本聰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是屬於密碼朋克運動裡面的人。瞭解到這些東西之後,我就意識到,恐怕區塊鏈是我們這個行業裡幾十年一遇的一個大的一個技術方向。2016 年中的時候我自己開發了一條鏈,然後順手放在一邊,至今還躺在我的硬盤裡。當年10月份的時候就回國了。我當時是堅定的鏈圈的人,而IBM是最極端的鏈圈,是不主張發行幣的。當時當然是倍受IBM的思想薰陶,覺得要幫助一條產業鏈上的企業上下游建立共享賬本,降低他們之間的商業摩擦。後來我在跟大家碰撞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其實鏈圈的路線可能有一點點障礙,不是技術的障礙,而是動機的問題。大家為什麼要共享賬本?你得給個理由先吧?

尤其是在中國,很多的商業合作當中,上下游企業地位是不對等的,有的強勢,有的弱勢,強勢的一方什麼朝令夕改、不守信用、拖欠付款、不平等條約,各種損招花樣迭出,我們說的商業摩擦,很大程度上就是這些強勢企業搞出來的。對於這些強勢企業來說,他們有能力推動區塊鏈應用,但是他們根本沒有動機,自己在合作當中是大爺,佔盡優勢,爽得不ß要不要的,跟你們共享帳本,那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嗎?而弱勢企業呢,他們倒是有動機,但是沒有能力啊。而且更å糟糕的是,很多企業在比自己強勢的合作者面前被欺負了,受盡委屈,但換一個場景,面對比自己弱勢的合作者,他們又變本加厲欺負人。在這樣一條惡性的鏈條上,企業與企業之間在進行一場零和甚至負和的博弈,沒有一家企業有誠意去推動區塊鏈應用。

怎麼辦呢?還是要解決動機問題。

那動機靠什麼解決?還是要靠經濟力量,就是通證,讓人們願意基於一個新的通證把過去的博弈關係變成協作關係。這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

好,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就講到了這裡,我們下節課接著談。

本文為孟巖老師講述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關注我們,我們將分享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