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少年跪在父亲坟前泣不成声!把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墓碑上

今天我们来介绍舒城县一位名叫赵慰的同学。高中三年,他的家里连遭变故,父亲离世,母亲病重。在这样的打击面前,18岁的赵慰还是以659分优异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记者联系到他的时候,他正在镇上的电子厂打工挣学费。

寒门学子喜上南大 家境窘迫有苦难言

8月初,已经在杭埠镇上电子厂打暑期工一个月的赵慰接到老师的电话,他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于是赵慰跟厂里请了假,到县城后,赵慰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学校,而是先到了一处出租房。

十几平米,住着赵慰和妈妈

走进院子,穿过走廊,这个地方就是赵慰的妈妈租住的房子。因为母亲患有重度尿毒症,每个星期都要在县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所以就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

赵慰说,以前是在学校那边租房子,但后来因为母亲需要血液透析,在那边不方便,就搬到这里来了。

这个小小的院子里租住了五六户人家,这个地方就是赵慰的第3个“家”。说是家,其实就是一个面积十几平方的小房间。两张床,两张桌子,就没有什么多余的空间了。小房子里,数得过来的电器就是电饭煲和电风扇。

18岁少年跪在父亲坟前泣不成声!把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墓碑上

赵慰老家的房子

赵慰的老家在舒城县杭埠镇的徐圩村,家里的两间土砖房,多年前就差不多是危房了。因为没钱盖新房,所以这些年,赵慰和妈妈都是在外面租房子住。

金榜题名,母子俩喜忧参半

赵慰的母亲顾群说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差,在这边一边看病,一边照顾孩子上学。其实是互相照顾。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因为知道儿子来,赵慰的妈妈特意一早出去买了菜,给赵慰加个餐。在临时的厨房里,母子俩忙活了起来。厨房里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所以格外闷热。知道母亲的心脏不好,热一点就容易心慌。赵慰赶紧拿了个扇子寸步不离地给母亲扇着。

18岁少年跪在父亲坟前泣不成声!把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墓碑上

一个冬瓜,一个红薯苗,两个素菜加米饭就是母子俩的午饭。吃完饭,赵慰熟练地拿起脸盆打了一盆凉水给母亲洗脸。见母亲休息了,赵慰赶到舒城中学,领取到了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拿到通知书,他没有急着拆开,他想和母亲一起分享这个喜悦。

刚看到通知书,赵慰的妈妈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但是马上就担心了起来。因为在她心里,一块大石头一直压着她,学费的问题对于家里来说实在是个难题。

18岁少年跪在父亲坟前泣不成声!把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墓碑上

照顾母亲吃好药,赵慰就该回电子厂了。赵慰跟我们说,回去之前,他还想去见一个人,一个他再也见不到的人。他有很多话想对那个人说。于是我们跟着他一起再次出发,在路上,辛苦一天的赵慰在车上睡着了,映着夕阳,青涩的少年放下了紧张,满眼都是18岁该有的样子。

变故不断的三年 负重前行的三年

赵慰要去见什么人,为什么又再也见不到呢?原来,这个人就是他的父亲,父亲在他高三的时候因病去世,他想去父亲的墓地看看,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他做到了。

跪在墓前,赵慰与父诉心声

这是赵慰第二次来父亲的墓地,上次来还是父亲下葬的时候,凭着模糊的记忆,赵慰带着我们在杭埠镇上的乡间小路上转了几圈才找到这。赵慰径直走到父亲的墓地前,扑通一下直接跪了下来,拿出书包里的录取通知书,放在了墓碑上。

18岁少年跪在父亲坟前泣不成声!把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墓碑上

赵慰跪在墓碑前跟父亲说:“虽然没能完成您让我上清华北大的愿望,但是我想这本通知书应该足够了。可惜你看不见了,可惜你没能撑过我高三,看不见我去大学了。我现在只能把这本通知书拿来让你看看,看看你儿子马上要进大学了。”

赵慰的父亲是一个泥瓦匠,之前一直在江苏打工,父亲打工的工资就是一家人全部的收入。一家四口,虽不富裕,日子过得也不算太清苦。赵慰的母亲95年双肾都做了肾结石手术,干不了重活,所以家里全靠丈夫在外面打工,两个孩子上学。

那时候的赵慰只用想着学习,成绩一直是最拔尖的那几个。在舒城中学,赵慰也都是年级前十名。赵慰的高中老师束观元告诉记者,高一的时候,他在普通班考试直接把重点班的比下去了,一直年级前几名,几乎就是稳定在前三。

高中三年,赵慰每天6点多起床,晨读之后再去学校上早读,晚上10点半下自习之后,还要继续学到深夜。赵慰说,高三的时候就想着好好念书,早上6点起来先晨读,早读课是语文就先晨读英语,早读课是英语就先晨读语文。晚上回去最起码要学到一两点。

在老师眼里,赵慰不仅自己学习刻苦,而且经常帮助同学。因为各科成绩都特别好,那时候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经常晚自习第三节的时候,他就主动给全班同学讲课,分享他的学习经验。

世事无常,父亲病故打击大

然而,2016年,噩耗突然袭来。赵慰的父亲在工地干活的时候突然身体不适,送往医院后查出来是肝癌,而且还是晚期。

为了给父亲治病,拮据的家里挤出来的救命钱根本不够用。而更让一家人彻底绝望的是,高二的时候,赵慰的母亲也被检查出来双肾功能衰竭和重度的尿毒症。

18岁少年跪在父亲坟前泣不成声!把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墓碑上

高三上学期,父亲病危的消息传来。当时赵慰在上课,家里打电话让他回去,他的父亲跟他说:“你以后就是家里的男子汉了,要照顾好妈妈和姐姐。”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赵慰的成绩出现了波动。从前十名掉到了100多名。那个时候老师和同学都特别关心他,开导他鼓励他。他自己也很争气,成功走了出来。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为了治病,家里又债台高筑。赵慰的母亲身心也是备受煎熬。本来就清贫的家庭就像波涛里的一叶小舟风雨飘摇,家里没有哪怕一分一文的收入,两个孩子还要上学,经济的窘迫将她逼向了绝望的深渊。

长时间承受着这样的压力,母亲顾群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她一直忍着,怕影响孩子的学习。赵慰每个周日休息的时候,都会来照顾母亲,陪她聊聊天。但是顾群没有告诉儿子自己的身体状况,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想想忍忍就过去了,所以也没有去医院。

就这样,在赵慰高三下学期,母亲彻底病倒了。

经过抢救,把母亲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但是她的右眼几乎失明了。从此以后,赵慰就像变了一个人,放佛一夜之间长大了。

“我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在父亲的墓碑前,赵慰长跪不起,对于父亲,他有很多话没有来得及说。他想告诉父亲,这个家还有他。对于未来,18岁的少年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

18岁少年跪在父亲坟前泣不成声!把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墓碑上

赵慰给父亲叩了三个头,每一下都叩在石碑上,赵慰跪了很长时间。赵慰哭着说在父亲的坟头说:“我知道你希望我们好好的,你放心,我会好好孝顺母亲的。从此以后我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你没完成的,我替你完成。有我在,这个家就倒不掉。”

工作量大,从未说过一声苦

18岁的少年说完这句话,心里无比的坚定,因为这是父亲临终前交代他的话。起身,鞠躬,赵慰接过了父亲肩上的担子,与父亲告别。暮色下赵慰回到了电子厂,从7月初录取结果确定之后,他就开始在这里工作。

18岁少年跪在父亲坟前泣不成声!把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墓碑上

每天早上7点半干到11点半,中午休息一会,下午一点半到5点半,晚上7点到10点半。大概11个小时的时间。赵慰告诉记者,一方面是为了挣学费,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前锻炼一下。

记者在赵慰工作电子厂的零件生产车间看到铆接生产线上,除了小赵之外,清一色的都是女工。室内的气温大概是40度左右,记者刚进来一会,衣服就已经湿透了。而小赵在工位上一坐就是11个小时,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工作,现在可以说是半个熟练工了。

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从来没接触过铆接设备的他,坚持多练习,赵慰没说过一声苦。车间里的师傅也对赵慰非常佩服。

如果两个月下来,赵慰能够挣到5000多块钱。不过算上母亲的医药费和家里的日常支出,这些还是杯水车薪。赵慰的母亲说,一年医药费大概3万多块钱,加上生活支出,一年至少六七万块钱。而家里一点收入都没有,真的没办法。

为了缓解赵慰家的经济困难。前两年,村里把他们家纳入了低保贫困户,政府的扶贫政策也解决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肩负重任,满怀希冀向前行

赵慰说自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亲,母亲是他心里最大的牵挂,因为他真的很害怕母亲再离他们而去。对母亲的牵挂,不仅体现在行动上,从赵慰今年的志愿填报上也能看出来。他所有的志愿专业选的都是医学,因为他想以后把母亲的病治好,所以才这么填的。

赵慰的表姐李海燕说道,赵慰的成绩本来是可以上更好的学校的,但是南京大学的临床医学可以让他更快地接触到怎么给他妈妈治病。

说起大学生活,虽然知道不会很容易,但是赵慰依然满怀希望。赵慰说,大学里面还要好好学习,要比高三还要努力。以后自己就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要替父亲撑起这个家。

18岁少年跪在父亲坟前泣不成声!把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墓碑上

一句承诺,一份责任。家庭的变故,让眼前的这个稚嫩的少年变成了男子汉,也让他收获了未来的方向和坚持的力量。

赵慰最后感激地说道:

“人生就像一杯咖啡,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没有开始的苦,就没有后来的甜。我相信风雨之后,会有一片晴天。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向你们由衷地说声谢谢。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和帮助。”


18岁少年跪在父亲坟前泣不成声!把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放在墓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