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華北油田在內蒙發現厚油層,礦權內部流轉見成效!

重大突破!華北油田在內蒙發現厚油層,礦權內部流轉見成效!

關注我們,底部點贊或評論,即有機會獲得價值100元中石化加油卡

重大突破!華北油田在內蒙發現厚油層,礦權內部流轉見成效!

中西部油藏潛力大!

作者 | 蒙蘇

中石油集團公司首批礦權流轉區塊——內蒙古巴彥河套勘探前線傳來好消息!華北油田在這個礦權流轉區吉蘭泰坳陷部署的預探井吉華2X井,於2000米井段內發現一二類總計195米厚油層,在對37米油層試油後獲高產工業油流。

礦權內部流轉見成效

這次發現是中石油內部礦權流轉後的首次重大突破——在中石油礦權區塊流轉改革啟動不到一年,華北油田接受新區塊探礦權7個月之後。2018年1月,華北油田與長慶油田正式簽訂協議,取得了巴彥浩特、吉蘭泰、五原等新區新盆地探礦權。

在我國石油勘探開採事業發展了半個多世紀後,東西部油田剩餘油氣資源存在明顯差異。西部油區地域廣闊,資源潛力大,勘探程度較低,但投資和技術力量有限,心有餘而力不足;東部探礦區域有限,技術力量相對富餘,後備資源不足,想走出去卻無用武之地。

為了有效化解資源結構佈局不平衡等問題,中石油、中石化都於去年啟動了公司內部礦權流轉工作。

去年年中,中石油啟動東西部油田礦權內部流轉。中西部鄂爾多斯、四川、柴達木三大盆地及部分外圍盆地共20個探、採礦權區塊,從西部的長慶油田、青海油田、西南油氣田3個地區公司,流轉到東部的大慶油田、遼河油田、華北油田、玉門油田4個地區公司。這麼大範圍的礦權流轉,在中國石油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去年12月18日,在中石油礦權內部流轉完成不久後,中國石化宣佈:華北油氣分公司和河南油田已正式簽署旬邑-宜君礦權區塊移交協議,該區塊正式流轉至河南油田。

內部礦權流轉既是兩桶油集團公司內部的重大決策,也是國家油氣體制改革的新形勢新要求。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是國家給油氣行業尤其是石油央企提出的重要課題。充分發揮東部油田人才和技術優勢,盤活礦權區塊和未動用儲量資產,激活勘探開發市場,打破“畫地為牢”格局,促進高效勘探和低成本開發,實現上游板塊的質量效益可持續發展。

轉戰中西部 流轉區塊潛力大

重大突破!華北油田在內蒙發現厚油層,礦權內部流轉見成效!

巴彥河套盆地的重大發現,讓華北油田為之振奮!讓石油人為之振奮!

巴彥河套探區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預探,礦權幾經輾轉,先後實施20餘口井沒有突破。華北油田接手後,先是選準吉蘭泰構造帶及周緣為勘探突破口。今年3月份以來,相繼鑽探的兩口井在幾百米深處獲日產2方工業油流,成為中石油新區快速高效勘探突破的成功案例。在此基礎上,從去年底就開始研究部署的吉華2X井,於今年7月3日開鑽,7月28日對白堊系上部油層射孔並初步求產,日產純油10.26方。

華北油田僅用7個月時間,就累計打成3口工業油流井,打破了河套盆地兩萬多平方千米找油40餘年久攻不克的局面。這一盆地,有望成為深受“探礦區域有限、後備資源不足”之困的華北油田現實的儲量接替戰場。這表明巴彥河套盆地有很大勘探潛力,也給中西部其他盆地探採區塊注入強大信心。

除了最先有所斬獲的巴彥河套盆地,參與流轉的四川、柴達木盆地,都是經過專家學者驗證的“潛力股”。

比如柴達木盆地的紅柳泉油田,位於盆地西部,內部構造相對簡單,斷層較少,是較典型的低孔、低滲巖性油氣藏。紅柳泉構造形成上生下儲式的主要儲蓋組合,具備形成巖性圈閉的條件。巖性隱蔽油氣藏如今是世界上隱蔽油氣勘探領域中最具潛力的勘探對象,也是陸上找油的重點目標。

國內部分老油田經歷了三次甚至四次採油,產油空間越來越小。因此近年關於中國石油枯竭的疑問越來越多。中西部區塊的突破,證明我國油藏潛力巨大,也用事實說明:“礦權內部流轉”並不是只在形式上做做表面文章,而是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改革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