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垃圾做好,才能叫環保

過了十月,北方的秋天就更明顯了,從民族大學到單位的路上,整齊的排著黃黃的銀杏樹,在偶爾藍一下的天空映襯下,忍不住感嘆,真特麼黃啊。

只有把垃圾做好,才能叫環保

老人們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仨月,恰逢昨晚剛看過《青蛇》,進入冬天,王祖賢和張曼玉吃著吃著火鍋就睡著了,身子懶得一灘泥似的,不禁唏噓,可能我上輩子也是一頭蛇。

日光減少,晝短夜長,萬物蕭瑟,霧霾遮天蔽日,氣溫越來越低,穿的越來越多,空氣中隨時隨地透露著寒冬將至的訊息,連吹在臉上的風都帶著明顯的挑釁,走路的速度比以前慢了很多,整個人懶懶散散的,春起開始讀的那本書,現在都沒看完,也不知道扔哪兒去了,總之找不著了。

整個人變得患得患失,情緒上來的時候甚至會有過激的反應,產生生活無望的念頭,不知道為什麼而活,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去,每天像活在過山車上一樣,大起大落,悲喜的毫無道理。

開始時,我還跟身邊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但後來我發現,雖然我一直說,他們也在一直聽,但我把所有心靈垃圾係數倒給他們,這對他們太不公平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我不能這麼自私。

收工到家的時候通常都是晚上九點以後,甚至有時候更晚,吹著涼颼颼的風,走在寂靜無人的街道上,喝著涼到脊背的小啤酒,我的情緒們不由自主的又低落了。

對了,還有情感的焦慮。

想追尋的答案始終沒人回答,一次次不遺餘力的奔跑,遊走在冰與火的兩端,竭嘶底裡的咆哮,繼而遁地嚎哭,總在半夜時莫名驚醒,一兩顆星透過暗夜無邊,似是嘲笑我的存在。

皮褲套棉褲,必定有緣故,不是皮褲薄,就是棉褲沒有毛。

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說,我的這些感受。

只有把垃圾做好,才能叫環保

人們說,詩人的秋天是一種意境,黃的葉,藍的天,涼的風,都特別美。

我又一次想到單位旁邊特別特別黃的,銀杏樹葉子。

一顆顆銀杏果實熟透了,掉在地上,被行人們踩得稀爛,黏糊糊的癱在地上,散發著屎一樣的味道。

在這些所謂的美的感召下,我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我以為自己會這麼一直地落下去,但朋友說,這不是我的錯,而是秋日虛弱綜合症。

對此,朋友是這麼解釋的:

季節變遷,太陽直射點逐漸遠離北半球,夏季的結束像是生命中一場狂歡的終止。光照時間逐漸縮短,暗夜伴隨低溫侵襲。即便在很多國家,季節更替節奏緩慢,但人體對於適應新的天氣變化總會伴隨著一些困難。和充足的陽光告別,適應寒冷的日常對你的身體而言並不容易。人體內部的激素是神秘的密碼,快樂的成分由血清素、內啡肽、多巴胺組成,調節睡眠和體溫的是褪黑激素,如果褪黑素與血清素降低,則會導致幸福感逐漸被悲傷情緒所取代。

我盯著這段話反覆看了好幾遍,心中拂過一千萬只草泥馬,能不能講點人話?

雖然我知道,我的悲傷並不唯一,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和我一樣,覺得身心疲憊,情緒低落,睡眠不足甚至失眠,慾望降低自我懷疑,甚至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但那又能怎麼樣呢,沒人能告訴我怎樣才能快樂。

隨手拿起那本從來沒看完的《不是為了快樂》,“不為了快樂難道為了經歷痛苦?”,我幾乎脫口而出。

雖然我這麼說,有點褻瀆神靈......

我不明白為什麼,年復一年要在這樣的蕭瑟中結束,你是說所有的歡樂都會歸於寂靜?你是說所有活著的最後都會死去?你是說所有曾經屬於你的都是有期限的?

看著窗外很黃很黃的銀杏葉子,忍不住悲從中來。

只有把垃圾做好,才能叫環保

樂觀的人看到秋日的金色光影,心生感動,悲觀的人看到萬物蕭瑟,泣不成聲。

這份鵝黃,不是所有人都有福消受的,撐不下去就不要硬挺著,沒人會在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