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學子自考的故事

巢湖學子自考的故事

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憂鬱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經無知的這麼想,風車在四季輪迴的歌裡它天天的流轉,風花雪月的詩句裡我在年年的成長,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

——羅大佑《光陰的故事》

“60後,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地市級中學語文骨幹教師,中國寫作協會會員。在CN報刊發表作品300餘篇計近五十萬字,參編書籍兩部。”這是我現在的簡歷,有不少媒體發表我的文章,要我提供生活照和一百字左右的個人簡歷。我就複製以上部分,雖然很簡潔,但是我很自信。近日,我看到各大媒體有關“我和改革開放40年徵文”啟事,我想寫寫我自己,我的自學考試路。風雨人生路,自考是彩虹!起點不是終點,自考圓夢人生!

巢湖學子自考的故事

從1978年到2018年,這四十年是中華民族改革開放和超越騰飛的極其重要的四十年,這是大而言之,小而言之,這四十年來,我由小學生到初中生到中師生到鄉村教師,由中師學歷通過自學取得大專學歷,再通過自學取得本科學歷,獲得學士學位,一步一步的走來,尤其是後面的兩次自考,豐富了我的中文知識,增強我的語文教學能力。

如果說,考上師範,解決了我的飯碗問題,那麼通過自考,取得本科學歷,通過教學和寫作,獲得副高級職稱,成就了我的人生。中學高級教師,校園作家,鄉土文化學者,是我名片上三顆璀璨的明珠!“五十認人”,現在的我,教書寫作運動,簡單而快樂著!

巢湖學子自考的故事

我是1986年7月參加工作的,當時學校年輕教師多,學校要求我們按計劃提高學歷層次,邊自學邊教學,一個都不能落下。就這樣,1988年開始,我開始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每年報考四門,每年考兩次,三年一個層次,由於我一向偏愛文科,喜歡寫寫看看,所以,中文大專學習,我很輕鬆的通過了。《現代漢語》《古代漢語》《邏輯和思維》《中國文學史》《文學評論》《寫作》等這些科目,都是基礎課,也是必修課,會者不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意志和習慣是成功的保證。大專畢業後教初中,已經是不錯了,本不想再繼續深造。

巢湖學子自考的故事

後來,我所在的鄉初中併入一所百年完中,我也進入了學校的中層,看到身邊幾個師大、師院畢業來的教師立馬在高三崗位任職,形勢逼迫我還需繼續前進。1995年起,我又開始中文本科的自考歷程。這時候,我兒子剛出生,妻子也在參加大專自學考試,家庭事情較多。沒有辦法,我請來了我的母親和岳母,甚至請來了我沒有成家的堂弟堂妹,幫忙照看我的兒子。我報考的仍然是安師大,安師大是安徽省內一所著名高校,中文專業尤其出名,《文心雕龍研究》《李商隱研究》和《紅樓夢研究》走在全國前列。

巢湖學子自考的故事

我翻看中文本科的自考目標和要求:本專業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關於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2.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以及新聞、歷史、哲學、藝術等學科的相關知識;3.具有文學修養和鑑賞能力以及較強的寫作能力;4.瞭解我國關於語言文字和文學藝術的方針、政策和法規;5.瞭解本學科的前沿成就和發展前景;6.能閱讀古典文獻,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巢湖學子自考的故事

為了按計劃完成任務,我給自己下了一個死命令:每天早起和晚睡兩小時,早晚時間搞自考,白天時間教學兼行政,每週休閒一天,即星期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奮鬥五小時,三年自學時間達到五千個小時。也許是我的天賦,也許是我的意志力,也許是我對於學歷和中文的在乎和興趣,自考本科十二門,我基本順利通過,只有兩門功課報考的兩次,均分78分,論文答辯成績優良。這個成績,在自考學員中,屬於良好等次。我還被評為“自考優秀學員”,有幾篇學術文章發表在《安徽教育》《學語文》《中文自修》和《自學考試報》等報刊上。為我以後成為一名專業的校園作家奠定堅實了基礎。

巢湖學子自考的故事

因為有了學歷,有了論文,有了優秀教師和優秀班主任的成績,我先後取得中學一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資格,先後被評委縣級骨幹教師和地市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教書教研寫作成為我事業的三個模塊,教學相長,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我感覺我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明顯上了幾個臺階。教學不再是壓力,而是一種樂趣和獲得成功的舞臺。

巢湖學子自考的故事

……

最後,我想化用唐崔護的詩《題都城南莊》,寫寫我前後七年的自考路,“去年今日沒本科,人面桃花相瑟瑟。本科學歷怎麼得,自考一過笑呵呵。”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