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國時期「印子金」到「大清金幣」和「袁大頭」


中國最早的金幣是戰國時期楚國的“郢爰”金幣,形狀扁平,帶有銘文,印有數個至數十個方形陰文“郢爰”印記,又稱“印子金”。

“印子金”純度較高,含金在90%以上,甚至達99%。

歷代還有各式金錠、金鋌等金貨幣。圖為南宋“相五郎”金鋌,重二十五兩。

圖為民國上海“協興足赤福”字一兩金錠,成色999。

圖為清末民初天津三陽赤金一兩金錠。

光緒三十二年戶部天津造幣總廠試鑄“大清金幣”,幣面鐫帝號及歲次“光緒丙午年”造,次年再造歲次改丁未的金幣,這是中國首次以中央名義製作的金幣,也是清代唯一的一次。

《中國金幣考》記述,“大清金幣,光緒丙午、丁未年,北洋廠鑄,乃日本雕模,較一般銀圓略大,用赤金,重庫平一兩,背蟠龍紋,面中‘大清金幣’四字,左右‘丙午’或‘丁未’二字,下‘壹兩’二字。”

清朝光緒中期,廢除銀兩制,由中央統一規定鑄幣成色,由戶部委託天津造幣廠試鑄“大清金銀幣”,主要版別分長鬚、短鬚、曲須、大尾、反龍等七個版別。

當時天津造幣廠屬於袁世凱的管轄範圍,特命造幣廠鑄“大清金幣”千枚,進呈慈禧,以備西太后年關其間饋贈封賞之需,兩年共鑄兩千枚,因國庫藏金有限,未大批鑄造。而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量為六錢四分八釐,成色九十的“大清銀幣”大量流通。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幣制未定,“大清銀幣”繼續流通,直至民國三年1914年,袁大頭製出為止。

《國幣條例》公佈以後,天津造幣廠就開始鑄造袁大頭1元銀元。因袁大頭壹圓銀幣幣型劃一,成色、重量有嚴格規定,很快受到了社會認同和接受,在國內金融市場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龍洋,成為流通領域的主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