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離婚後出對聯招親,生前無人能對,卻在死後被一轎夫對出

從古至今能在中國文學史上留名的女子為數不多,也絕對都擁有著毋庸置疑的才華擔得起才女之稱。其中著名詞人李清照絕對有資格佔有一席之地,她的文采也是有目共睹獨具一格的。

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李清照,自小就在極好的文化和家庭氛圍中長大,耳濡目染之下便形成了別與其他尋常人家女子性情和才情。

李清照離婚後出對聯招親,生前無人能對,卻在死後被一轎伕對出

與尋常古代女子不重學識重女紅不同,李清照自小便與書籍為伴。其父李格非是大文豪蘇軾的高徒,外祖父也是北宋有名的少年才子,就連其母親都是飽讀詩書。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就註定與眾不同,李清照也沒有辜負父母的呵護與悉心教導,從小就顯現出非凡的才華。正如王灼曾說她“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一個“逼”字足以見得其才華之厲。

李清照離婚後出對聯招親,生前無人能對,卻在死後被一轎伕對出

從小生活在象牙塔的李清照很幸運地在出嫁的年紀遇到了合適的人,其夫趙明誠與她情趣相投也熱愛書畫文章,對她也是寵愛有加百般呵護。因為遇到了對的人,李清照即使是出嫁之後也活的自由隨性,仍是什麼都不用操心煩惱的“小公主”,這可是其他古代女子奢望不得的美夢。

在最好的年紀嫁給最合適的人過著最舒心的日子,李清照的前半生著實讓人羨慕。夫妻二人的日子也無論富否都過的心有靈犀舉案齊眉,後來趙明誠入仕二人也是保持著樸素的生活作風,對他們喜愛的書畫書籍卻從不吝嗇,這樣樂在其中的小日子在李清照看來是“浸覺有味,不能自己”歡喜的很。

李清照離婚後出對聯招親,生前無人能對,卻在死後被一轎伕對出

可是這種幸福不久便被打破,一切美好都成為了李清照最難忘的回憶。李清照父親不幸被捲入朝廷爭鬥,最後被罷官家道中落連累了整個李氏家族,最後全家搬到農村一間小屋過活。不久後因皇帝的一道聖旨,丈夫也不得不她分開,兩年後趙氏家族也沒落了。夫妻二人一下子從家中寵兒變成了窮苦度日的百姓,物質上雖貧苦但二人相互陪伴苦中作樂精神上卻從不貧窮。

平淡的日子最終還是沒有抵過破國毀家的戰爭,在戰火中趙明誠死去了從此這世間再無那個愛她寵她知她懂她的丈夫,李清照聽聞死訊一病不起。李清照之後的日子便無關熱愛只為生存,嫁給了一個覬覦她收藏書畫的張汝舟,最終醒悟他並非自己的良人毅然決然選擇“離婚”,哪怕坐牢都在所不惜。慶幸李清照還是那個不尋常的女子,她仍有那份對抗世俗的勇氣和倔強。

李清照離婚後出對聯招親,生前無人能對,卻在死後被一轎伕對出

但也是從此以後李清照始終都是一人獨居,面對親戚們的不停勸說,李清照最終想出了一個對聯“招親”的法子。出了“寂寞寒窗空守寡”的上聯,並表示誰能對得上便嫁與他。這個上聯看似簡單,但仔細看來每個字都是寶蓋頭且七個字簡單易懂,這樣一來想對上個絕佳的下聯就不容易了,最終李清照至死都沒有等到那個可以對出下聯的良人。

命運作弄的是後來一位轎伕偶爾聽得隨口就對出了下聯“遠近達道過逍遙”,不僅同上聯一樣簡潔而且對仗工整,且字字都是走之旁,更重要的是與上聯的意思涵義巧妙的契合上,世人不僅感嘆這不就是苦苦等待的佳對嗎。

李清照離婚後出對聯招親,生前無人能對,卻在死後被一轎伕對出

世人雖多認為李清照出此聯只是為了堵住旁人的勸說之詞,但誰又敢肯定她不曾有過絲絲的念想和期盼呢,或許在她心中也曾期待過那個人的出現。只是此時的李清照已經去世十年了,她終究沒有等到這段緣分,也再無法知曉這個或許能喚醒她心的下聯。君來我已逝,不可不謂一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