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高温下“淘金”,每天挣钱不足50元,背后故事让人心酸

农村老人高温下“淘金”,每天挣钱不足50元,背后故事让人心酸

“我年龄大了,在家没事干就到药材地里刨一点中药材白芍,清洗掉泥土之后能买两块钱一斤。虽然每天能刨收获十几斤,也能挣到四五十元,比在家清闲强多了。”在安徽亳州农村刨白芍的刘大爷说,他今年63岁,儿子和儿媳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两个孙子,由他和老伴照看。老人管理5亩庄稼之余,扛上工具刨白芍,挣点零花钱,补贴家庭开支。

农村老人高温下“淘金”,每天挣钱不足50元,背后故事让人心酸

皖北亳州盛产中药材,在乡村遍地农民管理、收获中药材的身影。每年农历六千月份,到来白芍收获季节,药农们用机械收获白芍,挖药材的机械没有收获的干净,机械收割后的小白芍属于残次品,许多药农干脆直接放弃。于是,就催生了农民留守老人加入到刨药材的“淘金者”。

农村老人高温下“淘金”,每天挣钱不足50元,背后故事让人心酸

农历六月中旬,正值大暑季节,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农民大汗淋漓,许多刨白芍的老人,忍受不了酷热的天气,选择回家乘凉休息。

农村老人高温下“淘金”,每天挣钱不足50元,背后故事让人心酸

这时候刘大爷没有回家,即使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依然在地里刨白芍。同行的朋友害怕老人中暑,一直奉劝老人回家休息:“老大爷,天气这么炎热赶快回家吧!”老人一直不停地干活。

农村老人高温下“淘金”,每天挣钱不足50元,背后故事让人心酸

“家里的老伴身体一直不好,需要每天用药品维持,如果我今天挣不到50元,就没办法去诊所买药。”刘大爷终于讲出自己的苦衷,老人透露:儿子家庭不富裕,勉强维持生活,他之所以这样不停地干活挣钱,不想给孩子们添加负担。

农村老人高温下“淘金”,每天挣钱不足50元,背后故事让人心酸

“我每天早晨7点钟开始刨白芍,如果中午不回家吃饭,一天下来能刨20多斤,两块钱一斤,能挣到50元左右。”张大爷讲,农村人天生就是勤劳吃苦的命,谁都想大热天在树荫下乘凉,没有办法才这样干活啊!

农村老人高温下“淘金”,每天挣钱不足50元,背后故事让人心酸

看到老人忙碌的身影,让在场的朋友产生无限的敬畏:农村人生活不容易,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让人担忧。各位朋友,看到农村六旬老人酷暑劳作的场景,你有何感想?欢迎互动交流,更多精彩故事与你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