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皮色不靠「蒙」,看清四點快速辨真假

三長一短選最短,三短一長選最長,

整齊一致選B項,參差不齊選C項。

相信很多朋友對這段話都很熟悉吧!這是我們讀書考試的時候,對於一些不會做的題目用的方法,說白了就是靠蒙。

判斷皮色不靠“蒙”,看清四點快速辨真假

現在有很多玉友們在購買和田玉籽料的時候,看皮色也是靠蒙,憑感覺辨別皮色的真假,感覺像是真的,或者感覺像是假的,自己心裡沒有一個對皮色的正確認知。今天我們就來說點乾貨當你看到一塊和田玉料子的時候,如何不用靠蒙,也能很快的去分辨它的真假。

判斷皮色不靠“蒙”,看清四點快速辨真假

皮,是用來區分、辨別真假和田籽玉的重要特徵之一,也常常被用於判斷籽料品質好壞的標準之一,在一些玉友眼中,甚至達到一種“無皮不籽料”的地步。

那麼,到底什麼是皮呢?皮其實是和田籽玉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天然次生,它是由多種礦物質風化後的遺留物,再受到地質、河水等不同環境因素影響慢慢形成,也正是由於其特殊的形成條件,讓它有別於其它品種的玉石。

第一,看色根

籽料,不管什麼顏色的皮,基本上都有色根,如果放大去看,就像樹根,扎進籽料的肉裡面,這種色根是造假者很難做出來的。

色根有明顯,也有不明顯的,當不明顯的時候就看它的顏色變化比如下面這塊雙色皮,黑皮同時還有紅皮,就有黃紅向褐黑的變化趨勢,在皮色的邊緣,也能看到明顯的過渡變化。

而如果是染色料,通常是一個顏色到底,但也存在一些染色技術牛的,畢竟現在的造假技術五花八門,而且還一直在進步,不過只是少數而已,不用過度緊張。注意:真皮色厚度與顏色過渡規律一致,顏色淺處厚度淺,顏色深處有色根)

第二,看玉質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玉質疏鬆的地方皮色一般會比較深,而玉質更細膩的地方,皮色會相對淺很多。還有,皮色一定不能是浮在表面上的,即使是很薄的皮色也是一樣的道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些造假的皮色,由於染的太薄,看上去跟灑金皮很像,很難看到色根有沒有滲入肉內,也很難看出顏色的過渡變化,所以那些灑金皮的真假辨認難度還是挺大的。

當然,我們還可以看它的

皮色是不是聚集於表面皮與肉之間是否有明顯的不協調;皮色處光澤與其他處是否一致;皮色處的玉質有無人為破壞痕跡,很多染色的料子就是皮與肉有著明顯的不協調,看起來很不舒服。

第三,看毛孔

毛孔是分辨真假皮色很重要的一方面了。有的毛孔偏大,有的毛孔偏小。真毛孔給人的感覺是在一個平面上出現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坑;而假毛孔給人的感覺是在一個平面上出來了很多小疙瘩,而且這些小疙瘩排列還很規矩,這個很容易被迷惑,看似很真,反倒是假的了。

判斷皮色不靠“蒙”,看清四點快速辨真假

左圖是真毛孔,右圖是假毛孔

經常觀察皮色的玉友會發現,很多皮色,尤其是灑金皮,它的皮色很多都是分佈在籽料的小坑裡面,這是籽料皮色一個比較常見的規律。這一點其實也可以作為分辨真假皮色的一個小竅門。

還有就是,看皮色處毛孔與其它處毛孔是否一致。

第四,看瑕疵

瑕疵是分辨真假皮色最為直觀的一點,大家都知道有句話叫做“十籽九裂”,有裂是很正常的。

當我們看到一塊籽料的時候,首先就是找裂。經過長時間的沉積,裂的深處一般會留下很深的顏色,而在裂口處其實顏色相對要淺很多。很多比較大的裂,裂口處是沒有顏色的,越往裡顏色越深。而如果是造假皮色,往往在裂口處有大量的染料堆積於表面,但顏色不會有一種長年累月沁入的感覺。

然後再找水線。如果一條水線剛好在籽料的表面,那麼水線的部分是不會有皮色的(或者顏色極淡),而如果是造假的染色料,水線的部分也會有顏色,而且會與其它部分的顏色不同。

判斷皮色不靠“蒙”,看清四點快速辨真假

當然,還可以看玉質的成熟度與皮色的成熟度是否統一?皮色的走向、深淺過渡,與料子的形狀變化是否吻合來分辨皮色的真假。

每一塊籽料的皮色都是不一樣的,一定要綜合去判斷。

判斷皮色不靠“蒙”,看清四點快速辨真假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對皮色一定有了深入的瞭解,那麼,下次看皮色就不要憑感覺靠蒙啦!還有就是一定要多看真籽料、多上手,這樣才會更有把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