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青花特点?

历史文化收藏与研究


元青花,从寂寂无名到名闻天下,多少人在研究元青花,现今还能碰到几件真正的元青花,即使遇见真的元青花,我们普通收藏者能买的起吗?不过,如果你喜欢元青花,还是有机会的。那就只有从早期元青花,小件元青花,民窑精品元青花入手研究,才能有机会捡到遗漏的元青花真品。

早期元青花,胎土使用麻仓土直接烧制,胎土中的矿物质元素较多,形成的铁锈斑,锡斑,自然的浮现瓷器的表面。中后期的元青花,在麻仓土中加入高岭土,所以中后元青花瓷器除了青花部位,很少发现大量的铁锈斑,和锡斑。只有在青花染料浓重时,有铁锈斑,锡斑,偶尔也有零星浮现在青花以外的斑点。

老的传世元青花,应该有老瓷器的那种宝光,海捞瓷,如果保存环境好的话,除了有水沁色,也有宝光。土沁局部严重的话,附着在瓷器上面的土渍是很难清除干净的,如果非要清除只能破坏原始瓷器的表面,需要很长时间保养把玩才能形成光泽。








好古收藏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


元代时期,随着钴蓝原料“明珠料”以及在景德镇大量的高岭土,青花开始了逆风翻盘,向阳而生。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


元青花首先在颜料(钴料)的使用上很有特点。


这种苏料含锰量低,和国产料含锰量高形成相反表现。其料烧制后在釉层展现最独特的唯一性:

1、色之浓艳,略含紫意,颗粒之粗极具特色。

2、凝聚斑和晕、散、流现象独特。凝聚斑现象要比结晶斑(铁斑)现象重要得多,结晶斑或没有,但凝聚斑却不能没有。所谓凝聚斑,为颜料色素在烧制过程中聚集形成的黑斑,分布在蓝色图纹中。

3、向釉外表涨出感。即凝聚斑形成的流散向釉层上部浮冒(黑斑向上漂)。而浅淡的蓝留在底部。



苏勃尼青料稀缺贵重,对于大多数非精品或一般性器物来说,均掺入国产料使用是正常而普遍之事。


在元代,国产料就已经有石子青、平等青在应用。这些料往往是某些地方窑口使用较多。另外回青料当时也从元大国的西域地区进来使用,今天也被看做进口料。这些使用国产料和回青料的器物特征则比较复杂。国产料单独使用效果不好,凝聚斑串珠现象不典型,颜色呈黑灰蓝并有时略带绿意。这种国产料黑灰蓝和苏勃尼青料因烧制不佳造成的黑灰蓝完全不同,苏料即使烧制不好造成灰黑也可见其中有特别明显的串珠状凝聚斑现象,而纯国产料黑灰蓝则缺乏该串珠现象。



胎土和胎体工艺的唯一性


制作元青花瓷胎使用的是元代时景德镇附近一座叫麻仓山产的麻仓土。这种土烧成后晶瑩玉透,温润柔和,摸起来略感滑润。


和现代高岭土烧后完全不同。此物在元代时就非常珍贵,被皇室用作贡土使用。而且使用前都盛在专用器皿中,绝不敢有私用浪费等。麻仓土的作用只是以少量比例配合当时主要原料瓷石,以增加胎土内氧化铝含量,这样可以保证烧制大器物时不变形。



我们看到的元青花精品器物多为拉坯,这也成为元青花胎体成型识别中最主要的特征。用拉坯法事先制成若干段:下部、上部、口部等等,干后用泥条粘接,并粘上底部。大罐内泥条均抹平做为护接头泥,防移位。小型器物一般只挤出泥条痕。


除拉坯法外,印坯法也常用,就是用模具做四、六、八方型器物,比如四方壶、六方、八方梅瓶或特大肚圆梅瓶等等。


元青花瓷的釉质很独特,现在所见有三种:青白釉、青花白釉、枢府釉。

1、青白釉,此釉为景德镇宋代湖田窑工艺之延续。是元青花瓷当中最不好仿的一种釉。其在元青花瓷上之特点:一是釉层厚。经常在口沿或底部有积釉,有的地方甚至会出现厚薄不等现象。此釉在烧制中流动性很差,这和现代釉流动性极好形成反差。二是呈湖蓝色或湖绿色,均有深浅,其釉近观即2尺以内呈通透水亮,并具乳质感,釉特厚处(一般于足底釉层更显厚)有半失透或失透感,蓝艳含翠,十分悦眼。


2、青花白釉,特点:一是胎釉结合度极好,不易看出釉质厚薄来,似为一体。


适当距离下(离开1米左右)玉质感在诸釉质中最强,白中少有青,更多地反射出白玉般的温润感觉。


3、枢府釉,特点:一是白中微带青(微蓝和绿意),不论浓淡遮盖力极强。二是乳质感和玉质感均强。三是釉层厚薄在前二者中间。即不厚不薄。




如果掌握了上述三方面,其实对元青花瓷已心中有数。特别在实际中,首先要看这三方面特征,然后再看其它特征,比如火石红、画风、造型、汽泡等等。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东家APP


瓷器鉴定真知堂:

元青花是我国古代瓷器最早成熟的青花瓷,在我国和世界陶瓷工艺美术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

元青花又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收藏品。由于当时生产时间短(前后二十年左右),原材料珍贵(胎用的是麻仓御土,彩用的是进口的苏勃泥青),又属于创新产品,所以一经出世就极为珍贵。当时绝大多数元青花瓷器都通过商路,先运到大都(北京),再由朝廷或赏赐或贸易到中东伊斯兰地区。

元青花,以前分为至正型和延佑型,分别是元代皇帝的两个年号,延佑比较早,至正比较晚。目前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所谓延佑型元早期青花出土的那件标准器,不是青料绘画的,应该不属于青花瓷,所以延佑型的说法就很难成立了。

学界又推出了伊朗型菲律宾型的说法。所谓伊朗型是指以伊朗国家博物馆所收藏的那29件元青花为代表的成熟时代出口型元青花,也就是以前说的至正型。所谓菲律宾型,是指以菲律宾出土的那些元青花小件为代表的青花瓷。这批青花瓷特点和伊朗型完全不一样。所以称为菲律宾型。我们这里主要讲的还是至正型青花瓷也就是伊朗型的特点。

伊朗型元青花的特点:

1.层次多,画面满。由于最早的元青花,基本上都是根据中东地区的喜好而生产的出口瓷器,所以,中东伊斯兰地区最喜欢的蓝色,就成为了主要颜色。在中国,蓝色不被人喜爱,神话中的厉鬼,凶神恶煞一般都是蓝色的。伊斯兰地区的文化中有恐惧空白的说法,而中国传统文化则讲究留白(在画面留下空白,不要填满)。元青花的画面非常满,是根据中东人喜好而画的。

2.器型高大,器型少。元青花瓷器,当时就物稀价昂,只有中东地区的巨商大贾才能采购得起。元青花大瓶一般在40厘米左右,大罐一般在30厘米左右,大盘一般在45厘米左右。器型也不多,熟悉元青花标准器的收藏家根据器型就能断定大部分仿品。

3.采用进口苏勃泥青绘画为主,极为罕见有国产青料的作品。进口的苏勃泥青,在元代被称为“撒卜泥”,属于“回回石头”中的一种,高铁低锰含氧化钴成分接近10%,属于极高品质的青花颜料。由于一开始就使用了这种极高品质的青花料,再加上元代景德镇的最优质的麻仓土,在景德镇高温柴窑下,元青花瓷器一出生,就与众不同,一下子改变了从汉唐以来到元的中国古代瓷器面貌。也由于青花瓷的出现,古代各地的瓷窑逐渐都消亡了。

4.纹饰均有统一的风格,出现未见于传世品上的纹饰就应该警惕和小心了。常见的比如葫芦叶,分开绘画的莲瓣纹,实心中径的蕉叶纹,满池娇纹饰都有定式。

菲律宾型元青花:器型较伊朗型小,都是一些小瓶小碗高足杯等式样。纹饰简笔,胎釉不精,完全不似伊朗型元青花。以前以为是国产青绘画的民窑,今天,在落马桥元代遗址出土后,基本可以断定这种青料属于进口料的尾料。用来生产一些便宜的产品填充柴窑的空位。此种瓷器又称为灰可器,属于日用陶瓷。胎泥用的也是下脚料,收藏价值不高。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对古代瓷器真的感兴趣,欢迎关注本人头条,为你传播真正的古瓷鉴定知识。


瓷器鉴定真知堂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0498294083612211045, "vid": "v02004f50000bdbv4k8ghl0mbkdc9kv0\

域鉴


各位大师,看看我收藏的瓷瓶,是不是早期元青花。胎:纯手工制成,分瓷身底足部,(很厚重),瓷身根部,瓷身主体,(两半边件合成),瓷颈部,瓷上口,等五部分,手工制作后,连接而成,整瓷瓶胎厚,洁白。釉面画筛,全部手工完成,是什么颜料着色,我不懂,是不是苏麻离青我不知道。请各位专家评论,欢迎讲真话。




春春150349893



苏麻离青料发色艳蓝。麻仓土细腻。画工繁密。


吻到风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73aa887acf98d61aef9da35214e344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