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入口已找到为何不敢开挖?

吴建义


也不是不能挖,只要有足够的钱和时间,搭一个56平方公里,高度至少100米的全包围屏障,24小时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还有各种复杂的条件,中间不允许有柱子(打桩立柱子势必影响地下墓室地宫结构),即使分成几十块区域吧,每块的直径怎么的也有几百上千米吧,这个跨度目前技术能达到吗?然后把自然环境和整体皇陵区完全隔绝,这样就放心挖吧。

一个恒温恒湿全封闭的蔬菜大棚(十几米高的玻璃房、五六百平米),投资约上千万,恩,即使高度不去考虑,就按平方算,600平米1000万,60平方公里差不多6千万平方米,再考虑高度,面积等综合因素,很难想象,几千亿美金能不能搞定!即使能搞定,为了发掘一个始皇陵,花几千亿美金,值得么?

始皇陵其实就是一座面积不小的山,即使建好了屏障,国家动用全国的考古力量来发掘,别说几十年,几百年都不定发掘的完,中国很多几十年前就开始发掘的遗址,已经第三代人在那接过担子在那发掘了,还只能发掘遗址的九牛一毛,更何况始皇陵5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怎么科学发掘?该如何下手,哪块区域更有价值优先发掘?……很多问题,谁也不知道。

定陵之痛仿佛还在昨天,万历皇帝的陵墓,大部分的珍贵文物都见光见风就氧化,字画和丝织品统统化成灰烬,大批的国宝级文物化为灰土,这也是国家从此对于帝陵发掘极为谨慎的原因之一,还是等以后吧。留给子孙们开发吧。


云中史记


众所周知,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历史称秦始皇嬴政为始皇帝),其卓勋的功绩想必是毋庸置疑的,其丰功伟绩在历史册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秦始皇在位期间,统一文字;费封国,立郡县;焚书坑儒,统一思想等造诣为日后中国的繁荣昌盛殿下基础。然而最让人敬仰而又一直无法解开的谜团就是秦始皇骊山陵墓的修建,秦始皇开始统一中国的时候就开始动用较大规模的人力开始着手修建骊山陵墓,时至今日,对于秦始皇陵墓入口的具体位置或许已经被大部分考古专家或是学者所知晓。然而对于是否可以挖掘秦始皇陵墓也是云说亦云,对于为何不敢挖掘秦始皇陵墓的说法也是各持所见:


1.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始皇帝,其陵墓的建筑,凝结了始皇帝的心血,同时在铸造陵墓的时候,随之埋入地下的还有数以万计的工匠,让后人为之敬仰,为之动容,不敢开挖也可以说是对建造秦始皇陵的一种尊重,对始皇帝的敬仰,对建造骊山陵墓牺牲的工匠的尊敬。

2.秦始皇也是一位野心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史记中相关文献指出,秦始皇在建筑皇陵的时候,同时伴随大量的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为防止后人汲取其业绩。始皇帝在皇陵建筑完毕防止陵墓入口信息的泄露,以免引起虎视眈眈他国的攻击,就将工匠全部杀害,为皇陵陪葬,从而使得皇陵入口称为一个谜团。也因此在其后的几千年里,引起大多数的盗墓者也为找不到皇陵入口而放弃,也就保护好了皇陵内部的珍贵文物。

但是伴随现在的先进科技,对于找一个皇陵入口来说绝对不在话下。皇陵中的陪葬品,兵马俑等等,对于当代考古学,艺术学,文学,建筑学无疑具有相当可观的价值。同时若是挖掘皇陵,,对于中国甚至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宝贵的文化遗产,其研究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对于为何不敢开挖也是另有他说。

3.始皇帝后期,沉迷于长生不老,追求不老不死,曾委派多数官员为其求药,炼制各种丹药,同时贯穿于各种神灵巫师等山精鬼怪之说,重视相关的巫师以及方士或是术士的谗言,故其后人传之皇陵也是具有一些神邪之说,皇陵也有神邪庇佑,从而不敢轻举妄动。封闭时期的旧中国的国民对于其方士巫师也是有几分敬仰,故认为开挖皇陵对于其自身带来危险引起不必要的祸事,也就不会自找麻烦。然而目前对于国人思想也是逐步得到开放,文化修养的提升,故其巫师邪术的传说也就不攻自破。

4.历史记载,始皇帝的陵墓的结构设计相当复杂古怪,机关陷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也有民间传说,始皇帝之后,骊山皇陵也让多数盗墓者有来无回,使后人也为之闻风丧胆。但是目前的中国的先进科技对于秦皇陵的机关来说也是不值一提。

5.秦始皇陵之所以截止目前为之找到了入口而不敢开挖也是有最为重要的历史原因。秦始皇陵兵马俑常年深埋地下,皇陵内部的空气当然是无法自动流通,这是导致皇陵内部的大多数古文物氧化,一旦漏出地表就会被氧化而变成普通的泥土,这样就会使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皇陵变成一个废墟而已,从而失去了开挖之前秉承的研究意义和其考古价值。这种说法也是具有一定的依据,在最早1974年3月份时期,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东面的村落,被几个村民偶尔发现的陶制人头开始,而逐步发现拾荒陵墓,但是开挖之后面对瞬间被氧化的兵马俑也是让人大跌眼镜,这也是目前考古专家尚没有得到答案的谜团。

对于秦始皇陵为何不敢开挖,后人也是有不同的猜测或者是见解,但是,秦始皇陵对于目前国人来说也是一种文化遗产,应该得到庇佑和保护,而不是随便渠开挖,若是贸然行事致使其变成废墟,失去的不仅仅是价值连城的各种珍贵文物,更多的是对先辈智慧结晶的糟践和践踏。


遗产君


定陵之哀尚未过去,所以秦皇陵的开掘自然遥遥无期!

“大文豪”兼“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曾主张开挖了万历皇帝的陵寝定陵,而结果却是令人惋惜的,比如出土时美轮美奂的龙袍,因为保护不当直接变成了黑色

堪称是国宝级的文物,就这样彻底毁掉,精美的刺绣、精致的原色,已经荡然无存!不得不说,这次开掘是彻底失败的

多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即刻下令,停止对于所有地王陵寝的挖掘,才得以让这些国家、民族的瑰宝得以继续保存,以期待某一刻重现于世人眼前


千古一帝嬴政,其陵墓究竟有多大的价值?

很简单的一组数字,即可表明秦皇陵的规模,根据专家勘测,秦皇陵的面积比故宫要大70余倍,这是怎样一个概念?

我想,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的面积已属巨大,正常游览一遍大致需要两个小时,那么秦皇陵呢?是否需要7日游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以将它的每一个角落走遍

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仅仅是秦皇陵的部分陪葬坑而已,并未涉及到秦皇陵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说,就像是普通人的坟茔一样,这些兵马俑仅仅是陵墓旁的培土而已!

所以,秦皇陵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到底秦始皇的陵寝里有多少财富、有多少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有多少堪称无价之宝的记载性史料,我们无从知晓

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这座陵墓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坟墓,它更是见证了我们先民的智慧与财富,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荣耀见证!

发丘中郎将也好,摸金校尉也罢,都拿它没办法!

项羽曾焚毁秦朝气势恢宏的阿房宫,并试图进入秦皇陵抢掠,可结果并不顺利,暗藏的机关让他最终望而却步,停止对于秦皇陵的挖掘

而后,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名句的落魄士子兼起义领袖黄巢曾率领大军试图盗掘秦皇陵,却以失败告终,要知道黄巢曾将72皇陵光顾一遍,盗墓水平可谓是极高,可偏偏拿秦皇陵毫无办法

至于五代时期被称为盗墓祖师爷的温韬也曾将魔爪伸向秦皇陵,结果是一样的。中国历史上盗墓猖獗,而帝王陵墓则首当其冲,只是汉梁武王墓等大墓均被洗劫,但秦皇陵却奇迹般的保全了下来

不得不说,秦皇陵的防盗措施是多么的强悍,以至于历朝历代的高手,虽然心之所向,却也无可奈何!

厚达4米的外围城墙,深入地下三十米的地宫,无数的机关暗道,都证明这座秦朝时期的帝王陵寝是多么牢不可破,也让我们不由的感叹于先民的智慧!

如此奇迹般的存在,却有着无法展现的遗憾!

时至今日,科技的发展仿佛可以支撑我们去探寻先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可是残酷的现实却告诉我们——你们还不够优秀!

刚出土的兵马俑,颜色艳丽,活灵活现,却因为保护不当和氧化作用导致原本多彩的颜色全部褪去,变成现在昏暗的颜色,这不得不让人痛心疾首!

保护技术的不完善,注定让我们不敢去进行大规模的挖掘,甚至有专家提出要将挖掘出的兵马俑回填以保护其完整性,待到技术成熟时再开始挖掘研究

当然,探测技术的成熟让我们有机会对于这座绝世皇陵进行初步的了解,整个陵园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地下宫城(地宫)为核心部位,其它依次为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各部分主次分明,且错落有致,似乎在告诉我们,这座陵寝的主人生前身后都有着怎样的追求和地位

秦皇陵经探测发现大量水银的存在,这也侧面印证了史料上“夸张”的记载,秦始皇曾将地宫之中以长江黄河的走向进行布局,以水银灌注其中,并将自己的棺椁漂浮于水银之中,寓意自己虽然身死,却依然可以在“江河”之上巡视自己建立的庞大帝国!

只是,我们却不能亲眼目睹,也算是一种遗憾吧

时至今日,地宫入口似乎已经探明,专家团队也有信心将这座堪称建筑奇迹的陵墓成功开掘并保护好的信心,只是迟迟没有下令开挖,我想原因不外乎两点

1.太多未曾探明的部分,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无论是暗弩陷阱还是大量的水银,都会对考古学家造成致命的伤害,这是不得不考虑的

2.就算是考古顺利进行,但是规模如此庞大的陵墓、数不胜数的奇珍异宝能否进行有效的保护,也是个问题,毕竟出土的兵马俑问题历历在目,时至今日仍无有效方案

当然了,对于我们来说,无法见证这一奇迹的展现,是一种遗憾。毕竟修建秦皇陵曾动用将近80万人力,这是胡夫金字塔建造人数的八倍

世人皆知胡夫金字塔的雄伟壮阔,并感叹古罗马人的智慧和技术,而我们何曾不想让秦皇陵展现于世人眼前呢?

所以,只能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我想秦皇陵重现天日的那天,势必是中华民族完全崛起之日!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说说秦始皇陵下面有什么。

众所周知,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无与伦比的民族财富。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我们都知道史记成书于西汉时期,根据史记的记载,两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秦始皇地下宫殿在修建时用水银做成了江河,用机械模拟江河的流动,而且在地宫的顶上装置有模拟的月亮行星,下面也仿照秦国的疆域设置了地理图形,同时还用人的油脂做成长明灯,换句话说,地宫之中荧光闪闪,一直处于不灭的状态。

通过史记我们可以知道,秦始皇登基之初,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最多时候修建秦始皇陵的人数多达70万人之多。而我们所熟知的秦始皇陵寝下面,布满各种机关的传说,也是从史记中传播出来,不过后人更多的进行了夸张的描述。

秦始皇陵一直都没有修建完工。在秦始皇死后,农民起义遍地而起,秦始皇陵的工人都被调去镇压农民起义,所以修建工作就此终结。

那秦始皇陵被发现之后,为何到现在一直迟迟不挖掘呢?

首先对于秦始皇陵的发掘工作,其实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被历史学者提上日程。当时的历史学家提出了3个要发掘秦始皇陵的原因。

第一点是秦陵处于地震带,20世纪后期至今,地壳运动日趋频繁,趁早发掘能够有效的保留地下的文物。需要发掘来保护地下文物。

第二点是如果将秦始皇陵发掘之后,可以建立相应的博物馆,用来开发当地的旅游产业。学者认为毕竟死人是为活人服务的,旅游产业的开发能够有效的带动当地的经济繁荣。

第三点就是防止盗墓了。秦始皇陵的位置基本已经锁定,而如果考古学家不对其有动作的话,还要投入大量的安全保护以应对盗墓贼的虎视眈眈。

不过迄今为止,国家并没有对秦始皇陵进行发掘,主要原因就是1956-1957年国家对定陵进行了发掘,但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原因,导致发掘之后的定陵文物不能进行很好的保存就迅速风化,此后国家就下文规定,停止对一切帝王陵寝的发掘。

其二,当秦始皇兵马俑刚刚出土之时,兵马俑身上曾有各种着色。还是因为无法有效的保护带颜色的兵马俑,导致其遇到氧气迅速的氧化,使其彩绘几分钟内快速脱落。

其三,现已探明秦始皇地宫面积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80个故宫的面积。这么大面积的地宫,想要进行整体发掘保护,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但无可置疑的是,一旦有一天发掘条件成熟,秦始皇陵地下宫殿一定会再次震惊世界。


史心可法


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其功绩是无可非议的。他在位期间统一文字、设郡县等政策为日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始皇陵的修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据西汉时期的《史记》记载,人们两千年来一致认为在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里,有一条用水银制成的江河湖泊,用机械工程使其流动不止,江河两旁是仿照秦国领域设计的地形,宫殿的顶端还设有人造模拟的月亮和星星,宫殿内长燃油脂制成的长明灯。总而言之,秦始皇在自己的陵墓中塑造了一个小型的世界,萤火通明,一直处于明亮的状态。

根据《史记》中相关记载,秦始皇自登基时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最多时高达七十万人,可谓耗尽举国之力,劳民伤财。据《史记》中说,秦始皇陵中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机关,虽不免后人夸大其词,但应该也是存在很多机关的。

秦始皇陵其实并没有完工,秦始皇去世后,农民起义造反,原本修建秦始皇陵的工匠都去镇压农民起义了,无暇再修建皇陵,于是就这么搁置了。

那既然发现了秦始皇陵的位置,为什么不深入发掘探索呢?

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年代,就有考古学家对定陵进行开发挖掘,但因当时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许多珍贵文物在开墓时就迅速风化腐败,造成了严重损失,此后国家就明文规定禁止再挖掘帝王陵墓。

专家提出发掘秦始皇陵时提出了如下理由:一是秦始皇陵出于地震带,地壳运动频繁,如不及时开采,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发掘后可以建立博物馆,供世人参观;三是防止盗墓者捷足先登,既然秦始皇陵的位置已经基本确定,就不保证盗墓者不对它虎视眈眈。

但开发秦始皇陵不仅是项十分浩大的工程,而且技术达不到要求,不能完好地保存历史文物,就如秦始皇兵马俑,由于技术不够,开墓后兵马俑迅速氧化,原本鲜艳的颜色都脱落了。

所以还是要等,等哪天技术成熟可以发掘了,秦始皇陵一定能再次震惊世界。


老照片


一,文物不可再生。

文物是直接印证着每个朝代的文明程度、社会制度、成败得失,温故而知新,它是一本历史教科书,亦不能轻率而毁于一旦。由于科枝水平的局限性,许多文物一经露天,瞬间氧化,变质变灰,这是天大的损失,心须耐心等到科技发达的明天,对文物保护达到百分之百的把握之时,才可以打开秦皇陵!

定陵是前车之鉴,许多文物在打开瞬间就暗然失色,烟飞灰灭。又由于文革的影响,许多文物付之一炬,其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为文物是不能再生的。

二,民族感情接受不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华厦各民族第一次统一,建立了封建王朝。《史记.秦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促进了原来七国的融合和发展,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功劳是空前绝后的。国家形成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文字、统一的道德规范、统一的交通车轨。



由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清除了诸候割据,各自为政的军阀体制,使它延续了几千年,直到今天都还有借鉴意义。

中国人以孝为先,挖祖宗坟墓,有违孝道,是大逆不道之为也!破坏祖坟,感情受伤,接受不了!


三,秦皇陵的文物是整个人类的愧宝。

秦陵发动80万人修建,秦统一初期,全国总人口大约只有1600~1700万之间,公元前212年开拓了南疆时,也才2000~2100万人口。动用72万人,最多时8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二十五分之一,比埃及胡夫金字塔多了8、9倍的人工,去建一个坟墓。修建历时39年(公元前247年~208年),这工程真乃“当惊世界殊”,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多修了8、9年时间,工程十分浩大。

整个皇陵面积为56.25平方千米。陵内封土高达115米,现在尚存76米,地宫面积41600多平方米,东西长260米,南北长160米。要挖开盖土掀开地宫,费工费时拖延时日,对文物保护是十分不利的。

据说地宫灌有上百吨的水银,这水银弥漫在空气中是有毒的,它直接保护着皇陵在几千年不被盗挖。

秦皇陵是我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我们人类要共同保护的瑰宝。


老蛇正宗


现在谁挖开秦始皇陵谁就是就是千古罪人。秦始皇作为中国皇帝陵墓的象征历经了2000多年,堪称古今中外第一大墓。陵墓修建动用了70万人,用了整整39年。虽然找到了秦始皇陵墓的入口,但是这几十年间根本不可能开挖,原因有以下几点



文物保护技术不足

明定陵前车之鉴,1956年的郭沫若带头挖掘明定陵事件历历在目,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瞬间氧化,很多色彩斑斓的丝织品、工艺品瞬间褪色,这次事件的影响极为巨大。从此之后,周总理亲自下令禁止挖掘任何帝王陵墓。

还有以兵马俑的例,兵马俑刚刚出土之时都是有着彩绘的,盔甲、发饰衣着都有着不同的颜色,可是出土之后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保护,所以成了如今色彩单调的陶俑。



发掘工程巨大

前面也说了,秦始皇陵墓用70万人修建了39年,这是一座完完整整的咸阳城,其占地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在这一区域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400多个陪葬坑。如果挖开秦陵地宫,这些陪葬坑该如何处理。如此工程可想而知。

再有就是秦始皇地宫,地宫的封土有51米高,底边周长1700米,探明的地宫南北长度160米,东西长度260米,总面积达到了4万多平方米,相当于5个足球场的大小。



挖开后危害巨大

现代科技探明秦陵地宫中总共有100多吨以上的水银,如果挖开秦陵地宫,那么这些水银对周围的危害不可想象。很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



考古不同于盗墓,所有的考古都是以抢救性发掘和保护文物为出发点,以现在的技术根本达不到保护文物这一标准。所以现在个如果强行开挖秦始皇陵墓,基本上和盗墓无异。


我是越关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千古一帝。

他建骊山陵墓是从他即位的第二年开始动工,至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9年。修筑陵寝的民夫共72万人,最多时近80万人。

千年以来,不乏对秦始皇陵感兴趣的人,但是没有谁能够真正走近这座神秘的陵寝,一堵真容。直到1974年3月29曰才被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西杨村生产队的几个农民劳作时无意中发现。考古人员来到现场发掘以后被眼前震撼了:单是兵马俑陪葬坑的面积,就达到20000多平方米!里面挖出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陶马8000余件,青铜器数十万件!此后20年中,在陵园东侧发现了百余座马厩陪葬坑和17座陪葬墓;陵园西测发现了31座珍禽异兽陪葬坑,一座曲尺马厩陪葬坑和61座小型墓坑;在地宫之西、原土之下,有10乘大型彩绘铜车马;陵园北侧发现了一座较大的动物陪葬坑......

秦始皇陵墓入口不敢开挖的原因未探明到底地宫有多深。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建造及情况描写:陵墓底部深不见底;棺椁基座以铜加固;陪葬物品珍奇无比;墓室墓道遍布灯台,以鱼油长燃不灭......

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总面积为41600平方米,它的实际长度,东西为260米,南北为160米,其规模相当于5个足球场。

地宫到底有几道门,地宫到底有没有空间,地宫里到底有多少珍宝,地宫是否有汞,是否在暗处有弩机开关发射,是否有宫墙,谁都无法解开这个谜。

虽然到目前,地宫还没有被发掘。但总有一天开挖后会得到答案。


铁男春秋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秦始皇陵墓为什么不挖?相信不仅是考古学家想要打开秦始皇的墓一探究竟,普通人也想看看秦始皇墓内到底有什么宝贝。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多丧葬文化,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不用想也知道里面宝贝很多。

美国,日本都曾公开提出想要帮助中国挖掘秦始皇墓,但是都被我国一一拒绝了,那么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呢?实际上这个问题我已经回答了很多次了。

挖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说起来非常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可是非常的难,别的不说,里面的水银挥发出来,周边的百姓怎么办?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秦始皇墓如果开挖,那么毫无疑问地表景观都会被破坏。第二个原因,秦始皇墓挖掘并不是几天或者几十天就能完成的,露天作业总不可能吧,大棚是必须要修建的。目前全世界能够搭建这样大棚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虽然是其中之一,但依然是难度不小。

第三个原因,考古工作是非常细致的工作,兵马俑挖了三十年才挖了三分之一,换成秦始皇陵墓呢?

第四个原因,里面的东西以现在的技术无法妥善保存,如果造成损失,那便是历史的罪人,郭沫若曾经挖了万历皇帝的墓,造成了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剧。原因很简单,无法有效保护。

第五个原因,投资实在是太大了。况且秦始皇墓以现在来看,完全没有必要挖掘,不如把这些留给子孙后代,现在很多提倡挖掘的人都是站在经济角度来看的,有专家预言,秦始皇墓如果挖掘成功,每年带来的经济至少是上百亿的,但是有这个必要吗?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为什么现在不能挖?刀叔认为得先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地上景观如何保护

其实有个办法可以保护地上景观,只要搭一个全包围的屏障,二十四小时保证固定的湿度、温度以及各种条件,把自然环境和墓室完全隔离开。但是,秦始皇陵有多大呢?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

如果你认为人和钱都不事儿,看看下边这个。

第二,多长时间能挖完

如果不计深度,只算地宫的面积,约有25000平方米,那么就是秦公大墓面积的4倍多,要挖40年;是兵马俑实际挖掘面积的5倍多,也要挖150年。前两年有位经济学家说挖开秦始皇陵墓,马上就能出几十个亿的经济效益。我就当他在放屁,他可能只算了经济账,压根儿没想到要挖这么多年的吧?

当然了,他可以选择暴力强拆,但秦始皇也不是北漂,人家当钉子户几千年,也没见谁能拆得动。

第三,里边的文物能不能保护

这一个问题实际上是结合上述问题综合形成的。即便里边只是兵马俑这样的无机物,天长日久暴露在外,还生出了几十种病菌。况且,秦始皇应该没那么穷,我可不信只有那点东西,当年项羽带兵30万,30多天都没运完。

当然了,除了以上三个原因之外,还有很多花边新闻,比如龙脉说,说那里是华夏龙脉,不能动。也有疑冢说,说那里是秦始皇小时候的陵墓等等,今天就不一一列举了。

统一六国、三公九卿,郡县代分封、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这一辈子够累的了,作为今人的我们及华夏后代,就别打扰他老人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