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隐身雷达,其实都是套路

近日跟一圈好友谈起战机隐身(老托忍不住再次埋汰了把苏57),听到一些人竟然论起了TG常在各大航展上露脸的反隐身雷达。以己之矛,防己之盾,貌似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问题是,反隐身雷达这玩意真的靠谱吗?老托想说,这背后其实都是套路.....

“反隐身”,其实并不是什么黑科技。现代隐身战机的设计,基本是不会考虑针对UHF/VHF波段进行设计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米波”。VHF的波长其实更长于前者。我们海军052D上的“八木天线”说穿了就是部米波雷达,用于日常警戒,探测距离远,能耗低,还不怕隐身,实惠到爆棚。

反隐身雷达,其实都是套路

体积庞大是米波雷达的通病

大波长,就需要大天线。即便是相控阵化,我兔所展出的反隐身雷达都是巨大无比的体积。一般而言,这个夯货是不可能整装机动的——要么折叠要么分拆。所以即便是6,7千吨级的052D驱逐舰也只能上体积大但轻便得多的八木天线。可想而知反隐身雷达在我军应该装备量非常有限。

反隐身雷达,其实都是套路

052D上的米波雷达天线

米波能提供非常不错的探测距离不假,但却没有火控的能力。所以在实际作战中这些反隐身雷达其实只能为作战部队提供个对手大致的位置,引导本方的战机或防空导弹部队接敌。防空导弹的跟踪雷达一般采用C波段,“宙斯盾”舰的四面盾基本都为S波段,而战机多为X波段多功能雷达。现代隐身战机恰好是针对这几个波段进行的隐身设计。所以真打起来,隐身的一方依然可以有很大概率突进到你的防御圈并先于你开火。这么打,交换比绝对也好看不了。

反隐身雷达,其实都是套路

三代战机不隐身是死穴,引导他们去对抗隐身战机根本不靠谱

现在来看,真正实用并靠谱的反隐身手段还要数F35以及歼20上所装备的光电探测系统。探测距离比不了米波雷达但也得有个50来公里没问题。而现代战机隐身能力,最佳状态甚至能接近到20来公里以三代战机的探测能力都无法发现。所以这个是非常实用的探测距离

反隐身雷达,其实都是套路

  • FA18的瞄准吊舱在38海里上的成像效果,四代战机光电系统成像效果肯定不会比这差。有这个清晰度,才能谈真正的反隐身

说了这么多,那么“反隐身雷达”存在的意义在于哪里呢?好吧,这就是大家的套路了。其实事实上,用隐身战机搭配这种反隐身雷达,才能够真正地构建现代的反隐身防空作战网,不然我军这样的雷达大户为啥还得发展两款隐身战机呢.....?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群不差钱却贼差安全感的土豪们,他们的梦想就是用钱去买回安全.......但我们又不可能把歼20这样的镇宅之宝拿出来给他们。所以我们的这些个雷达除了自用以外,用作大件装备外销的敲门砖其实能正中一大圈土豪的下怀——君不见中东某国已经有F35了.....

反隐身雷达,其实都是套路

F35的扩散,是威胁但同样含有机会

FC31虽然进度完全模糊,老托也一直并不看好。但这好歹也是一款用心设计了隐身外形的战机。对于买不到F35又不想被毛子坑的苦逼们,其实还能算一种选择。反正这么一搭配,隐身反隐身能力就都算有了,真要开干还真得掂量掂量,凑合过吧........

反隐身雷达,其实都是套路

  • 体系作战时代嘛,有搭配才有战斗力。没有F35这样的圈钱项目,只能玩套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